第一章 绪论 1
1.1 电子战基本概念 1
1.1.1 电子战定义 1
1.1.2 电子战的分类 3
1.1.3 电子战与信息战的关系 4
1.2 雷达电子战的基本内容 10
1.2.1 雷达电子支援 10
1.2.2 对雷达的电子攻击 11
1.2.3 对雷达的电子防护 12
1.3 雷达电子战实例及其经验教训 13
1.3.1 雷达电子战史回顾 13
1.3.2 历史的经验教训 16
第二章 雷达电子支援 19
2.1 概述 19
2.1.1 雷达侦察的基本内容 19
2.1.2 雷达侦察的分类 20
2.1.3 雷达侦察的特点 20
2.1.4 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 21
2.1.5 雷达侦察的信号环境 22
2.1.6 对现代雷达侦察系统的要求 23
2.2 侦察作用距离 25
2.2.1 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 25
2.2.2 侦察作用距离 26
2.2.3 旁瓣侦察作用距离 30
2.2.4 散射侦察 32
2.3 对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 34
2.3.1 测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34
2.3.2 现代测频技术分类 36
2.3.3 频率搜索接收机 37
2.3.4 信道化接收机 43
2.3.5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 47
2.3.6 压缩接收机 55
2.4 对雷达方向侦察的方法和技术 59
2.4.1 测向概述 59
2.4.2 测向的方法 61
2.4.3 振幅法测向 61
2.4.4 相位法测向 69
2.4.5 现代谱估计测向技术 73
2.5 对雷达定位方法和原理 75
2.5.1 单点定位 75
2.5.2 多点定位 76
2.6 雷达侦察中的信号处理 79
2.6.1 对雷达信号进行侦察的典型过程 79
2.6.2 信号处理的任务与技术要求 80
2.6.3 脉冲去交错 82
2.6.4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 83
第三章 对雷达的电子攻击 85
3.1 引言 85
3.1.1 对雷达电子攻击的概念 85
3.1.2 雷达干扰分类 85
3.2 干扰方程及有效干扰空间 87
3.2.1 干扰方程 87
3.2.2 有效干扰区和干扰扇面 90
3.3 对雷达的有源干扰 95
3.3.1 遮盖性干扰 95
3.3.2 欺骗性干扰 112
3.3.3 干扰机设备 131
3.4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 142
3.4.1 干扰箔条 142
3.4.2 反射器 148
3.4.3 假目标及雷达诱饵 153
3.5 对雷达的杀伤性压制 155
3.5.1 反辐射导弹 156
3.5.2 定向能武器 163
3.6 对雷达的隐身技术 168
3.6.1 隐身技术发展水平 168
3.6.2 隐身目标探测空域的减缩 169
3.6.3 对雷达隐身的技术途径 169
3.6.4 典型隐身飞机F-117A简介 175
第四章 雷达的电子防护 178
4.1 雷达反侦察 178
4.1.1 截获因子 178
4.1.2 雷达反侦察措施 179
4.2 雷达抗干扰技术 180
4.2.1 波形选择 180
4.2.2 空间选择 189
4.2.3 功率对抗技术 196
4.2.4 频率选择技术 213
4.2.5 接收机内抗干扰技术 225
4.2.6 动目标处理技术 234
4.2.7 战术抗干扰措施 244
4.3 导弹系统抗干扰 245
4.3.1 制导系统概述 245
4.3.2 导弹下行通道抗干扰 247
4.3.3 导弹上行通道的抗干扰 250
4.3.4 引信抗干扰 251
4.4 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技术 253
4.4.1 抗反辐射导弹的总体设计 253
4.4.2 对ARM的探测、告警和诱偏 255
4.4.3 抗反辐射导弹的系统对抗措施 258
4.5 雷达反隐身技术 260
4.5.1 频域扩展反隐身技术 260
4.5.2 空域扩展反隐身技术 262
4.5.3 提高现有雷达潜能的反隐身技术 264
4.5.4 其他新体制反隐身技术 265
习题与思考题 268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