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与无声之间(代序) 1
文学研究 3
象征元:作为意义生成的客体——象征元导论 3
从苏吉士形象看《蜃楼志》的创新意义及其局限 33
中西融汇的现代词学观——评叶嘉莹先生的两种词学近著 45
中国古典小说的非虚构化倾向 56
解读与阐释:把钱锺书《读伊索寓言》作为一个接受的个例 4
镜子里的立体形象——小说《美食家》中的朱自冶与高小庭 69
“各执一词”:还从王朔说起——“后现代主义”断想 73
作为文学史研究标本的“丁、陈案” 78
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正格》的几点看法 87
影视与传媒研究 93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93
“十七年”中国电影“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直接历史 110
“十七年”电影人物的类型分析 125
“政治主题”的变化,与“冲突”的表现 142
中国电影、电视理论建设前瞻 153
《祝福》:从电影到小说——试图寻找另一种提问方式 164
《姊妹花》:“写实主义”的巧合 176
电影史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 184
评论与札记 193
传媒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价值传播——从《于丹<论语>心得》热销看《百家讲坛》的社会文化意义 193
从“普通知识”看阅读的意义 197
作为知识生产的学术论文写作 199
重申批评——对“崔永元怒打《手机》”事件及陈思和“传媒批评”的进一步讨论 202
杂文创作的一条新路——知识性杂文谈 208
高度·“创新”与极限 211
情境·论敌及鲁迅的唾沫——关于《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的随想 214
我们怎样越过雷池 217
电影与理论一起彷徨 219
由胡平的两部报告文学集看当下的报告文学 221
抽象的康德每天准时散步 224
美的感悟与文化关怀——评《川端康成散文选》 227
遥望小泉八云 230
上帝给我们的杯子——《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随想 232
辛德勒与郁达夫:救赎的随想 234
关于成舍我百年诞辰的纪念 236
日益增长的演义癖 238
余秋雨的两处“硬伤” 240
李广田的遗产 242
冬日里的告别——追忆邓广铭教授 244
有关柳无忌先生的书缘、旧事——纪念柳无忌先生百年诞辰 247
述评与调研 267
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现代性概念的整体建构 267
“中国古典学”面临重新定向吗? 274
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 28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史风波” 288
从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事件”看学术团体的生存状况 297
关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调研报告 308
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状况 321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