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6
一、徐爱录——心即是理 6
1.徐爱引言 6
2.亲民与新民 8
3.无善无恶心之体 9
4.孝道要出自于内心 10
5.至善是发自心性的本源 12
6.知行合一 13
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4
8.君子慎独,格物致知 16
9.尽心即是尽性 17
10.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 19
11.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20
12.知是心的本源 20
13.“礼”即是“理” 21
14.道心无人伪之杂 22
15.务本尚实,反朴还淳 23
16.时变,法亦变 25
17.“经”、“史”不可分 27
18.孔子精删《诗经》 28
19.徐爱跋 29
二、陆澄录——格物无动静之分 30
1.“主一”的核心在存天理 30
2.其志坚,其愿必成 31
3.立世为人之道 32
4.人心天理浑然 33
5.心明如镜 33
6.理、道无穷尽 35
7.人须在事上磨 36
8.下学与上达 36
9.惟精惟一 37
10.知行并举 38
11.盈科而进 39
12.心即性,性即理 40
13.心与理不可分离 41
14.反省慎独 42
15.思存天理 43
16.心不正则迷 44
17.定是心之本体 45
18.孔子正名 45
19.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47
20.率性、修道 48
21.《易经》六十四卦之源 49
22.存养夜气 49
23.无出无入,动静如一 50
24.因时制宜 51
25.自愿原则 52
26.良工心独苦 53
27.“治生说”误人 54
28.气、神、精一也 54
29.“中和”的境界 55
30.防微杜渐 55
31.“礼乐”的本源 56
32.后天修养之功 57
33.道无精粗 57
34.私欲如灰尘 58
35.克己功夫 58
36.道无方体 59
37.阳明的自然观 60
38.随才成就 61
39.做学问要有源泉 62
40.贯通古今 63
41.心为五官之“君” 63
42.遏止恶念、扩充善念 64
43.屏息思虑,去除私欲 64
44.志之所至,气亦至 65
45.圣人如天 66
46.静坐养心、求中见性 67
47.颜子没而圣学亡 68
48.现成良知 69
49.本体不动 69
50.心外无物 70
51.格物功夫 71
52.“格”的本义 71
53.做功夫的目标 72
54.“仁”的根本 74
55.阳明批评佛教 75
三、薛侃录——一以贯之 76
1.心之神明 76
2.求学重在志向真切 77
3.减得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 78
4.朱子先治经后明道 80
5.顿悟良知本体之理 82
6.惟患夺志 82
7.心有主宰,从容自在 83
8.不务空名 84
9.吃一堑,长一智 85
10.体用一源 85
11.不可与不肯 86
12.善用俱是 86
13.体未立,用安从生 87
14.心上用功 88
15.立志贵专一 89
16.涵养与见识合一 90
17.格物致知,内心灵明 90
18.本体中原无念虑 91
19.为荀子辩解 92
20.主宰自我的良知 93
21.忧思伤心 96
22.龙场悟道 97
23.真知即是行 98
24.息有养,瞬有存 99
25.解偏救弊 100
26.复良知之本体 101
中 卷 104
一、答人论学书——知行合一 104
1.特倡诚意 104
2.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105
3.功夫无次第 106
4.“知行合一”的本体论依据 107
5.进学之道 109
6.合心与理为一 112
7.学、问、思、辨、行 114
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117
9.“知行合一”的体用关系 118
10.正本清源 120
二、答周道通书——在事上磨炼1.心意之所向 131
2.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 131
3.圣人气象 132
4.“致良知”是真切功夫之本 133
5.格物是致知功夫 135
6.身体实践 135
7.性气一体 137
三、答陆原静书——良知学说 138
1.妄心与照心 138
2.良知无始无终 139
3.精、一、理、气 140
4.良知流行发用 141
5.良知在体用之内 142
6.天理是不动的 143
7.良知与情感交融一体 144
8.洞彻无碍之心 145
9.无妄无照 145
10.去欲存理 146
11.明善就是诚身 148
12.良知即是道 149
13.减一分私欲,增一分真乐 151
14.致知功夫,至诚不息 152
15.钱德洪跋 154
四、答欧阳崇一——万物皆备于我心 155
1.良知与见闻 155
2.思索是良知的发挥运用 157
3.素其位而行 158
4.至诚自可前知 160
五、答罗整庵少宰书——正心诚意 163
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163
2.恢复《大学》旧本 165
3.不可不辨 166
4.公天下 168
5.笃信自己学说 171
六、答聂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172
1.言而信,行而说 172
2.良知之学不明 174
3.天下皆吾心 175
4.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176
5.回归自性良知 177
6.阳明的绝笔书信 179
7.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180
8.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182
9.宇宙万物是性所派生 183
10.本体即是良知 184
11.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186
12.致知的三重境界 187
13.至当归一 189
七、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贵在引导 189
八、教约——神而明之 189
下 卷 189
一、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 189
1.“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 196
2.格物犹造道 199
3.故静 200
4.虽闻见而不流 201
5.静心体悟,事上磨炼 202
6.功夫与本体不可分离 203
7.陆学粗处 203
8.理障说 204
9.人人皆可为尧舜 205
10.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207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08
12.委曲谦下 209
13.事上为学 210
14.学问为我所用 211
二、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212
1.博学于文 212
2.学与思相结合 212
3.四句教 213
4.阳明格竹 215
5.童子格物 216
6.为学“主一” 217
7.知觉是心的作用 219
8.格物即慎独戒惧 219
9.道德内省 220
10.阳明的“精微”说 221
11.见性 222
12.声色货利之交 222
13.实事磨炼,身体力行 223
14.“悟”良知 223
15.超越见闻 224
16.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225
17.发起成圣的信心 226
18.笃实下功夫 227
19.立命是“知行合一”的实践 227
20.性相近即性善 228
21.顺良知之自然发用 229
22.本体与功夫的关系 229
23.仁人悯物之心 230
24.圣学的根本 231
25.惟变所适 232
26.回未助“道” 233
27.国裳请题字 233
28.成圣之道 234
29.随人分限所及 235
30.一念发动就是行 235
31.圣人本体明白 236
32.善恶皆天理 237
33.“诚”为知行本体 238
34.分上事 238
35.动静无分 239
36.矜持太过终是弊 240
37.言之有物 241
38.无轻重之分 241
39.回归天理正轨 242
40.出世间而即世间 243
三、黄修易录——生之谓性 244
1.去恶念,复心之本体 244
2.良知存久心自明 244
3.无根之树 245
4.“艺”、“义”、“道” 246
5.修养本心 247
6.气亦性,性亦气 248
7.处处是进德之资 249
8.天植灵根 250
9.返照自心 251
10.卜筮是理 252
四、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253
1.义即是良知 253
2.思无邪 254
3.道心人心 255
4.因人施教 255
5.学问至极处 256
6.杀身成仁 257
7.毁誉在外,自修何如尔 258
8.不厌外物 258
9.因人而异 259
10.简化“知识” 260
11.圣人之志 261
12.阳明诚意论的最高追求 262
13.致良知无动无静 262
14.内外两忘,心、事合一 263
15.“内心省察”的修心之方 264
16.人心与天地一体 265
17.养心不离事物 266
18.告子的片面性 267
19.良知与万物一气同体 268
20.对天理、性命的彻悟 269
21.剜肉做疮 270
22.贯彻心志 271
23.良知无前后 272
24.聪明睿知之道 273
25.“将迎”之心 274
26.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275
27.巧、力非两事 275
28.是非之心 276
29.为学功夫 277
30.圣人之常 278
31.知行即是功夫 279
32.心安则乐 279
33.不可作茧自缚 280
34.还原“初心” 281
35.音乐能化育人心 282
36.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284
37.在心上用功 284
38.善与人同 285
39.良知妙用处 286
40.未发即已发 287
41.阳明的人性论 288
42.不为气所乱 289
43.行不掩言 290
44.反其言而进之 291
45.儒者气象 292
46.念谦之之深 292
47.天泉证道 293
五、钱德洪跋——辗转刊行 293
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