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牧斋之家世与生平 1
导言 1
1家世 2
1.1与吴越国之关系 2
1.2与钱惟演之关系 6
1.3与常熟奚浦支之关系 10
2生平 16
2.1第一阶段:万历时期 16
2.2第二阶段:万历末年至天启时期 19
2.3第三阶段:崇祯时期 23
2.4第四阶段:南明弘光时期 26
2.5第五阶段:入清时期 27
结语 30
注释 31
第二章:牧斋之著述 49
导言 49
1著述遭禁 49
2著述 53
2.1诗文著作 53
2.2学术著作 63
3牧斋笺注杜集刊本释名 71
结语 76
注释 77
第三章:《钱笺杜诗》与宋人之杜集著述 94
导言 94
1《钱笺》依据之底本 94
1.1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 95
1.2吴若本《杜工部集》 109
2《钱笺》征引之宋人杜集著述 117
2.1杜工部年谱 117
2.2诗话 125
2.3杜诗注本 128
结语 148
注释 149
第四章:《钱笺杜诗》之体例 177
导言 177
1《读杜小笺》、《读杜二笺》 177
2《杜工部集笺注》 179
2.1《草堂诗箋元本序》、季振宜序 179
2.2《注杜诗略例》 179
2.3《少陵先生年谱》 186
2.4《诸家诗话》、《唱酬题咏》、《志传集序》 193
2.5杜工部诗笺注 198
结语 214
注释 214
第五章:牧斋笺杜之用心与寄托 229
导言 229
1“讽君说”之建立 229
1.1宋明清三代以少陵为忠君说 229
1.2“忠君”与“讽君”之关系 231
1.3《钱笺》之“讽君说” 234
2牧斋笺杜之寄托 246
2.1与晚明时局之关系 246
2.2与阁讼枚卜之关系 250
2.3与失节降清之关系 252
结语 257
注释 257
第六章:《钱笺杜诗》所见牧斋之文学观 266
导言 266
1对黄庭坚学杜之评价 266
2对李梦阳复古之评价 274
3对刘辰翁批杜之评价 283
4对竟陵派论杜之评价 287
5重视兴寄托讽 300
结语 303
注释 304
第七章:《钱笺杜诗》对诗史互证法之继承与发扬 319
导言 319
1传统之诗史观念 319
2宋人以杜诗为“诗史”说析论 326
3牧斋之诗史观 342
4《钱笺》对诗史互证法之运用 352
结语 356
注释 357
第八章:《钱笺杜诗》与明清之际学术风气之关系 372
导言 372
1务实之治学态度 373
2通博之学风 381
3藏书成风,讲究版本 386
4考据学之萌发 393
结语 398
注释 399
第九章:《钱笺杜诗》对清代注杜事业之贡献 412
导言 412
1大开清代注杜之风 412
2成清人杜集著述之底本 416
2.1郑沄《杜工部集》 416
2.2管凤苞《杜诗纂注》 417
2.3诸家批校本 417
3清代注杜诸家对《钱笺》之继承与辩证 419
3.1朱鹤龄《杜工部集辑注》 419
3.2黄生《杜工部诗说》 430
3.3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 431
3.4仇兆鳌《杜诗详注》 432
3.5张远《杜诗会粹》 434
3.6浦起龙《读杜心解》 435
3.7杨伦《杜诗镜铨》 437
3.8潘来《书杜诗钱笺后》 438
4《钱笺》与《全唐诗稿本》、《全唐诗写本》及《御定全唐诗》之关系 440
结语 447
注释 448
总结 459
参考书籍 465
参考论文 499
附录一:《钱笺》征引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考 517
1诗歌系年 517
2诗题异文 517
3诗句异文 519
4音读辞解 522
5注文 525
注释 530
附录二:《钱笺》征引吴若本《杜工部集》考 533
1诗题异文 533
2诗句异文 533
3字解 534
4注文 535
5逸诗拾遗 536
注释 536
附录三:《钱笺》所引“吴若本”注与“二王本”注、《赵注》、《百家注》、《分门集注》、《九家注》及《补千家注》比较 538
1诗题异文 538
2诗句异文 539
3音读字解 542
4注文 544
5逸诗拾遗 558
注释 558
附录四:《钱笺》、吴若本《杜工部集》诗题编次对照表 564
注释 579
附录五:《钱笺》征引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考 580
1诗歌编年 580
2字解 581
3注文 583
注释 594
附录六:《钱笺》征引《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考 598
注释 611
后记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