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代序 1
论文 3
从时空领域看文学的美学生命 3
论《红楼梦》的写作主旨与创作思想 13
论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意义 26
黛玉、宝钗异同论 42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变调 46
神圣的劳工 吃奶的诗人——论五四文学中的无产者形象 52
新中国预言诗人的歌唱——略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特色与独特贡献 64
论郭沫若的史剧理论与实践 74
蹇先艾和他的创作 95
贵州农村的“三部曲”——读《在贵州道上》、《风波》和《乡场上》 103
论石定的小说创作 111
韦翰小说创作论 120
评论 137
子君悲剧的典型意义和真实性——兼与咏华同志商榷 137
论《清宫风云》的艺术美 144
石定创作的视角与意蕴 150
反映当代青年追求与希望的篇章——谈余未人的小说创作 157
谈谈儿童诗的儿童化问题 163
塑造典型要力求真与美的统一——读《阳光照不到的院落》 166
性格的美 灵魂的美——《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美感作用讨论 172
特殊历史环境里的特殊人物——评《啊,人……》的人性描写 175
鼓舞人们扬起生活的风帆——读《命运与奋斗的交响》 179
青春的温馨与叹息——评苗月的小说 183
发自心田的歌——读李发模的诗歌 187
要正确地理解和描写爱情——短篇小说《沙基》小议 192
淙淙流淌的山泉——评李发模诗集《呼声》中的抒情短诗 195
从生活中发掘闪光的东西——读何士光、伍本芸、汤保华的三篇小说 200
勇于和生活同步前进——评《工人作品》1984年第5、6期的“建设者征文” 203
借一斑略知全豹——读程乃珊的《洪太太》 208
历史与道德评价的冲突——关于电影《山雀儿》的思考 211
龚光融小说之我见 213
并非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读《菩提本无树》 217
舒缓适宜 诙谐俏皮——读短篇小说《美洲叔叔》 223
观影片《春归红楼》三得 226
正确认识文学中的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谈《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札记 229
私情与国法的较量——京剧《双廉吏》观后 231
晶莹的眼睛 纯洁的心灵——赞电影《清水湾,淡水湾》的主人公顾婷婷 233
寓庄于谐 寓教于乐——轻喜剧《阿混新传》观后 235
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看电影《寒夜》 237
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解剖——读契诃夫的《艺术品》 239
人间地狱的活写照——影片《月牙儿》观后 241
一曲新时代的《国殇》——看电视剧《军魂》 243
贵州先民与大自然的颂歌 245
贵州方言喜剧的新突破——《爱的幺二三》观后 247
歌唱吧,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 249
文艺随笔 253
“主题先行”与“意在笔先” 253
诗·酒·山水 256
丫头·小姐·虎狼药 258
文章不厌百回改 260
爱情与味精 262
自然·理想·美 264
南鹞北鸢与生活积累 266
吃柿饼与作家的实地经验 269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 271
“一鳞半爪”与艺术概括 273
人物形象的正面观与面面观 275
借鉴·采撷·创新 278
诗的平淡与浓艳 280
襟抱·学识·创作 282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84
乐景写哀与哀景写乐 286
从《失乐园》只卖五英镑说起 288
讲技巧与“无技巧” 290
“目暗”、“耳聩”及其他 292
身边琐事与时代风云 294
灵魂工程师的灵魂 296
从“行春图”说到艺术真实 298
话说“即兴”与“赋得” 300
从画芭蕉、孔雀说到创作态度 302
“进入角色”与“跳出角色” 304
现实生活与作家心灵 306
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有情 308
功夫深处渐天然 310
乐人不易 动人尤难 312
为戴嵩说几句话 314
多唱唱团结奋斗之歌 316
“小童放风鸢图”之联想 318
文学与系统理论漫议 320
闻一多与新诗格律 322
情节·悬念·人物 324
出之贵实 用之贵虚 326
幻觉艺术与写意艺术 328
文胜、情胜及其他 330
思想境界与精神产品质量 332
漫淡艺术再现中的观念更新 334
为“主旋律”唱和声 336
“功夫在诗外” 338
析“国民劣根性” 340
虚拟·实具·传神 343
文艺综述 349
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讨论述评 349
对文学主体性论争的述评与思考 356
关于戏曲危机与戏曲更新的争鸣 364
贵州近年来文艺理论研究一瞥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