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能光网络概述 1
1.1概述 1
1.1.1智能光网络主要特点 1
1.1.2智能光网络发展现状 2
1.1.3智能光网络运维管理 2
1.2智能光网络基础知识 4
1.2.1智能光网络构成 4
1.2.2网络基本术语 5
1.2.3网络业务特性 7
1.2.4网络时钟特性 17
1.3 OTN关键技术 18
1.3.1技术优势 19
1.3.2光层调度 19
1.3.3电层调度 20
1.3.4 OTN传输中的关键技术 20
1.3.5智能光功率管理功能 24
1.4 OTN传输特性 28
1.4.1假设参考光通道 28
1.4.2 OTN网络分层 29
1.4.3 OTN网络分域 29
1.4.4误码性能 30
1.4.5误码性能可用性目标 31
1.4.6抖动和漂移特性 32
第2章 OTN设备类型和功能 34
2.1 OTN设备概述 34
2.1.1 OTN设备类型 34
2.1.2客户信号的映射 37
2.1.3 OTN设备功能 39
2.1.4典型的ROADM 41
2.2 OTN设备接口 44
2.3 OTN保护类型及功能 44
2.3.1通用保护功能 44
2.3.2线性保护功能 45
2.3.3环网保护功能 47
2.3.4保护和恢复协调机制 49
第3章 典型OTN设备介绍 50
3.1华为OptiX OSN 6800 50
3.1.1系统结构原理 50
3.1.2网络应用环境 51
3.1.3光层技术 51
3.1.4电层技术 52
3.1.5接入业务类型 52
3.1.6保护机制 53
3.1.7 OTN关键技术 54
3.1.8 PID光集成技术 55
3.1.9时钟特性 56
3.1.10 ROADM技术 57
3.1.11设备硬件主要指标 60
3.2中兴ZXONE 8000 68
3.2.1系统结构原理 68
3.2.2设备主要特点 69
3.2.3光层调度 71
3.2.4电层调度 71
3.2.5二层(L2)交换功能 72
3.2.6 WASON功能 73
3.2.7设备硬件主要指标 75
3.3烽火FONST 3000 87
3.3.1系统结构原理 87
3.3.2设备主要特点 88
3.3.3网络应用环境 89
3.3.4交叉调度能力 89
3.3.5传输容量与距离 90
3.3.6业务接入能力 91
3.3.7保护能力 91
3.3.8波长可调功能 92
3.3.9光功率管理功能 92
3.3.10故障定位和分析 95
3.3.11性能在线监测 95
3.3.12智能风扇 96
3.3.13设备硬件主要指标 97
3.3.14配置应用 107
3.3.15传输性能指标 113
第4章 典型ASON设备介绍 116
4.1华为OptiX OSN 7500 116
4.1.1设备应用环境 116
4.1.2设备交叉容量 117
4.1.3业务接入功能 117
4.1.4保护功能 120
4.1.5扩展功能 121
4.1.6网络管理特性 123
4.1.7设备硬件主要指标 124
4.2中兴ZXONE 5800 133
4.2.1设备主要特点 133
4.2.2设备交叉容量 135
4.2.3业务接入功能 135
4.2.4设备智能功能 137
4.2.5保护功能 139
4.2.6定时功能 140
4.2.7设备硬件结构 141
4.2.8设备主要性能 147
4.3烽火FonsWeaver780A 154
4.3.1设备主要特点 154
4.3.2设备应用环境 154
4.3.3设备接口 155
4.3.4交叉组网能力 157
4.3.5保护能力 158
4.3.6 DCC和SSM 159
4.3.7系统硬件结构 160
4.3.8设备主要性能 164
第5章 智能光网络网管主要功能 166
5.1概述 166
5.1.1网管主要功能 166
5.1.2网管主要特点 167
5.2安全管理 168
5.2.1用户管理 168
5.2.2权限管理 169
5.2.3网管用户鉴权管理 170
5.3拓扑管理 172
5.3.1拓扑图及其功能 172
5.3.2拓扑告警显示 173
5.3.3拓扑自动发现 173
5.3.4时钟视图及功能 174
5.4告警管理 175
5.4.1告警级别 175
5.4.2告警上报和处理流程 176
5.4.3全网告警监视 176
5.4.4告警统计与屏蔽 179
5.4.5相关性分析 179
5.4.6告警同步 180
5.4.7告警抑制 181
5.4.8告警跳转 181
5.4.9告警维护经验库 182
5.5故障诊断 183
5.5.1 FTTx远程故障诊断 183
5.5.2 IP网络故障诊断 183
5.6性能管理 184
5.6.1性能管理能力 184
5.6.2性能管理过程 185
5.6.3网络性能监控 186
5.7 ASON特性管理 187
5.7.1智能拓扑管理 187
5.7.2控制链路管理 187
5.7.3成员链路管理 187
5.7.4 TE链路管理 187
5.7.5智能路径管理 188
5.7.6 UNI业务管理 188
5.7.7智能时钟子网管理 188
5.7.8智能路径和传统路径的融合 189
5.8 OTN特性管理 189
5.8.1 OTN网元管理 189
5.8.2 OTN保护子网管理 192
5.8.3 OTN端到端管理 192
5.8.4管理控制平面参数 193
5.8.5光功率调节 194
5.8.6色散补偿 195
5.8.7海缆线路管理 195
5.8.8海缆线路监控 195
5.9 MSTP特性管理 195
5.9.1 MSTP网元管理 195
5.9.2 MSTP保护子网管理 198
5.9.3 MSTP端到端管理 199
5.9.4 MSTP IP端到端管理 200
5.10存量管理 200
5.11日志管理 201
5.11.1日志类型 202
5.11.2查询/统计日志 202
5.11.3日志转发 202
5.11.4日志转储/导出 202
5.12数据库管理 203
第6章 OTN网络调测 205
6.1 OTN系统测试参考点 205
6.1.1 OTN光终端复用设备参考点 205
6.1.2 OTN电交叉设备参考点 206
6.1.3 OTN光交叉设备参考点 206
6.1.4 OTN光电混合交叉设备参考点 206
6.1.5 OTN系统通用参考点 207
6.2 S/R点光接口测试 207
6.2.1平均发送光功率 207
6.2.2接收机灵敏度 208
6.2.3接收机过载功率 208
6.2.4中心频率(波长)及偏移 209
6.2.5最小边模抑制比(SMSR) 209
6.2.6最大-20 dB谱宽(σ-20) 210
6.2.7抖动产生 211
6.2.8输入抖动容限 211
6.3光监测通道(OSC)测试 212
6.3.1光监控信道平均发送光功率 212
6.3.2光监控信道实际接收光功率 212
6.3.3接收灵敏度测试 213
6.4 FEC/AFEC纠错前/后误码率测试 213
6.4.1 FEC/AFEC纠错前误码率测试 213
6.4.2 FEC/AFEC纠错后误码率测试 214
6.5以太网业务24小时长期误码测试 214
6.6主光通道光功率测试 215
6.6.1 MPI-S点输出光功率测试 215
6.6.2 MPI-R点输入光功率测试 216
6.6.3总输出输入光功率测试 216
6.6.4 MPI-R点每通道光信噪比 217
6.7光线路放大器(OLA)测试 217
6.8 OTN交叉功能测试 218
6.8.1 OTN电交叉功能测试 218
6.8.2 OTN光交叉(OCH)功能测试 220
6.8.3 OTN光交叉(OCH、ODUκ)功能测试 221
6.9保护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 221
6.9.1 OCh的1+1保护倒换 221
6.9.2 ODUk的SNC保护倒换 222
6.9.3光波长共享保护(OCh SPRing)倒换 222
6.9.4 ODUκ环网保护(ODUκ SPRing)倒换 222
6.10 OTN控制平面测试 222
6.10.1控制平面系统性能测试 222
6.10.2自动发现和链路管理功能测试 223
6.10.3控制平面的手工配置功能 223
6.10.4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恢复测试 223
6.11网管功能测试 224
第7章 ASON网络调测 226
7.1 ASON参考点及组网模型 226
7.1.1 ASON参考点 226
7.1.2 ASON组网模型 226
7.2传送平面测试 227
7.2.1 SDH光接口测试 227
7.2.2电接口测试 227
7.2.3交叉连接功能测试 227
7.2.4端到端误码/丢包率性能测试 230
7.3控制平面功能测试 231
7.3.1信令功能测试 231
7.3.2路由功能测试 239
7.3.3自动发现功能测试 244
7.3.4分布式控制验证 247
7.4 ASON控制平面可靠性测试 247
7.4.1控制通道失效测试(带内和带外方式) 247
7.4.2控制平面节点失效测试 249
7.5控制平面性能测试 251
7.5.1 SC连接建立时间 251
7.5.2 SPC连接建立时间 252
7.5.3 SC连接拆除时间 253
7.5.4 SPC连接拆除时间 253
7.6路由协议收敛时间 254
7.7 ASON控制平面协议测试 255
7.7.1 E-NNI协议测试 255
7.7.2 UNI接口协议测试 261
7.8管理平面测试 271
7.8.1传送平面管理功能测试 271
7.8.2控制平面管理功能测试 271
7.8.3故障管理 280
7.8.4性能管理 280
7.8.5计费管理 281
7.8.6安全管理 282
7.9网络保护恢复测试 282
7.9.1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测试 282
7.9.2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测试 282
7.10网络恢复测试 286
7.10.1恢复路由的计算方式 286
7.10.2预置重路由恢复(单故障和多故障) 287
7.10.3动态重路由恢复(单故障和多故障) 288
7.10.4软重路由 288
7.10.5恢复的优先级 289
7.10.6额外业务测试 290
7.11保护与恢复的结合 291
7.11.1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与动态恢复的结合 291
7.11.2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与动态恢复的结合 294
7.12在线更改业务的保护恢复属性 297
7.13大业务量保护和恢复测试 298
7.14域间保护恢复 300
7.14.1域间链路保护 300
7.14.2域间节点故障 300
第8章 智能业务规划与仿真 302
8.1概述 302
8.1.1智能的业务种类 302
8.1.2智能业务选路策略 303
8.1.3智能业务规划模拟工具 303
8.2智能业务规划流程 303
8.3智能业务规划实例 304
8.3.1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 304
8.3.2收集网络信息 305
8.3.3业务矩阵信息 305
8.3.4 SLA等级划分和业务分布分析 306
8.3.5智能节点选取 306
8.3.6网络容量计算 308
8.3.7网络安全性分析 309
8.3.8输出规划结果 311
8.4网络发展中的网络规划 312
第9章 智能业务的创建与开通 314
9.1资料及器材准备 314
9.1.1资料准备 314
9.1.2双主控板的准备 314
9.1.3器材工具准备 314
9.2开启智能特性之前的准备 315
9.2.1查询/设置DCC字节 315
9.2.2查询/设置每个智能网元的Node ID 315
9.2.3初始化网元并创建单板 315
9.2.4 ECC子网规划 315
9.3智能网元创建 316
9.3.1开启智能特性 316
9.3.2创建智能网元 316
9.3.3查询/设置控制通道状态 316
9.4拓扑自动发现 317
9.4.1智能网元自动发现 317
9.4.2控制链路自动发现 317
9.4.3 TE链路自动发现 318
9.5创建TE链路 319
9.5.1控制通道 319
9.5.2控制链路 319
9.5.3创建TE链路 319
9.6创建复用段和SRLG 322
9.6.1创建复用段 322
9.6.2创建SRLG 322
9.7创建智能业务 322
9.7.1创建钻石级业务 322
9.7.2创建隧道业务 323
9.7.3端到端的业务配置 323
9.7.4智能业务的删除 324
9.8智能电路不同SLA间转换 324
9.9创建智能业务组 324
9.10智能路径的创建和删除 325
9.10.1创建智能链路的条件 325
9.10.2创建LSP的过程 325
9.10.3删除LSP的过程 326
9.10.4 LSP的重路由过程 327
9.10.5修改LSP路由的过程 328
第10章 智能光网络日常维护 329
10.1智能业务日常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329
10.1.1 Node ID配置 329
10.1.2开关智能特性 329
10.1.3接口配置 329
10.1.4硬件操作 330
10.2日常维护项目及维护周期 330
10.3智能网元数据库备份 331
10.4智能业务的日常维护基本操作 332
10.4.1 TE链路检查 332
10.4.2离散交叉检测 332
10.4.3智能业务检查 333
10.4.4智能业务组检测 333
10.4.5控制平面告警检查 334
10.4.6业务承载方案检查 335
10.4.7 DCC穿通链路检查 335
10.5网络生存性仿真分析 336
缩略语 337
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