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散叶 王庆其医话医案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庆其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4605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王庆其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6代从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40余年,学验俱丰。本书是他学习、体验、感悟、临床实践及多年积累的结晶。本书采用医话随笔形式,记录作者的跟师心路、临证心验、读书心得以及有关学术心悟。

甲篇 跟师札记 1

金水六君煎治频咳 3

升麻功用纠错 3

苦参治心律失常 4

牡蛎应用种种 4

治胃脘痛经验 5

治咳经验 6

白塞综合征治案 7

慢性肝炎治疗经验 7

仲景的“方证药法” 10

房颤治案 10

应用黄芪经验 11

治男性不育经验 13

医病先医心 13

治病必治药 14

化验指标与用药 15

要多读方书 16

心血管病的治疗 16

炎症的治疗 17

细辛的配伍 17

补泻理肾方 18

析理、变法、通方、识药 18

临床医生要多读三种书 19

诊断中的“印象” 20

医有常道,法无常法 20

磁朱丸新用 21

活用小青龙汤 21

释“濂洛关闽” 22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解读 23

槐花治高血压 23

解“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23

“此事难知”论 24

与唐云先生轶事 24

“反激逆从,杂乱有章”论 25

炙甘草汤治心病 25

用药剂量议 26

关于“神明” 26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27

读书要“猛火煮,慢火温” 27

蜀漆与泽漆 28

白芍是一味破药 28

正之不存,邪将焉祛 29

运用龙胆经验 29

治老年性痴呆三原则 30

为医者当熟谙药性 30

孙思邈大方复治 30

先生用附子 31

用黄柏的经验 31

论景岳学术经验 32

治真心痛经验 33

治头痛经验 34

用干姜经验 34

用当归六黄汤经验 35

用甘草经验 35

用生姜经验 36

降血脂方 36

三天汤 37

五花汤 37

继承工作要点 38

治萎缩性胃炎方 38

治不孕症不育症经验 38

辛开苦泄法的运用 39

运用扶正法经验 40

立方平正说 41

一药之用,掌握非易 42

疑难病证治疗八法 43

“是动”、“所生病”解 44

“头风宁”经验方 44

《伤寒论》似一部规范性医案 45

用虫类药经验举隅 45

培补脾肾法 46

治病无拘于陈说 47

关于脉诊 47

关于甘草的功用 47

咳嗽用熟地黄 48

用药不拘泥于表里、寒热、虚实 48

养生贵在“全神” 49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49

孙思邈是温病治法的创导者 50

读书法门 50

治胀病经验 51

治咳心验 51

窦性心动过缓治验 52

补泻理肾汤治案 52

运用山茱萸经验 53

提倡综合治疗 54

裘老自拟格言 54

景岳用熟地黄 55

治结节性红斑 55

养正法的功效 56

“内外贯通法”的应用 56

抓主症用古方 57

“医者意也” 57

对临床分型立方的反思 58

辛开苦泄治胃炎 58

蠲饮泄肺治慢支 59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60

肿瘤治疗的思路 61

跟师小记 62

学习裘师的“甜酸苦辣汤” 63

读裘老“漫谈中医发展问题”的体会 64

识度、失度、适度 65

中医的“三大常规” 65

“圆机活法” 66

“风”与“气” 66

脘腹胀者可用甘草 67

“要学习我的思路” 67

对“炎”,的循名责实 68

附子白术治头痛眩晕 68

读《治病有法不囿法》 69

读《‘人学发凡’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70

读《‘人学发凡’内容提要》第二部分 71

读《健康长寿的保证书——论孙思邈的养生法》 73

读《直自金元错到今——升麻功用质疑》 73

中医特色,时代气息 74

但开风气不为师 75

读《读书苦乐有乘除》 76

读《不废江河万古流》 77

读《医患相得法》 78

治学经验 79

辨治少阴病的经验 82

学习先生治哮喘案经验 87

学习裘师治心悸不宁案 87

学习先生治结肠炎案 88

论各家学说的学习 89

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92

对临床若干问题的思考 95

立方遣药经验 98

谈中华文化与养生之道 102

跟名师学医,做岐黄传人 105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108

旁搜远绍,刮垢磨光,取精用宏 111

乙篇 临床走笔 113

治脾胃可以调五脏 115

萎缩性胃炎治案 116

胃食管反流病案 118

溃疡性结肠炎案 119

郁证案 120

抽动综合征案 121

头汗过多案 122

面部痤疮案 122

面部色素沉着案 123

肝硬化腹水案 123

口腔溃疡案 124

牛皮癣案 125

湿疹案 126

营卫不和汗出案 127

慢性胃肠炎案 128

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案 129

老慢支案 131

发热案 132

三叉神经痛案 133

面神经炎案 134

眼肌痉挛案 136

痛风案 136

肿瘤案 13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案 140

祛风药的应用 140

治咳小议 141

症状性精神病治案 142

肠梗阻案 143

小儿面瘫案 143

阑尾炎案 144

尿毒症治疗种种 144

关于阴阳两盛 145

乙肝肾炎案 145

中药治疗法门 146

寒温补泻治尿毒症 146

气血阴阳治冠心病 147

“老烂脚”治案 147

“三心”疗法 148

书写痉挛症案 148

治病当心身同治论 148

子宫内膜异位症案 149

糖尿病治案 149

流火案 150

焦虑神经症案 151

深部静脉血栓案 151

强迫性神经症 152

舌中裂纹剥苔案 153

乳腺小叶增生案 153

暴聋案 154

口腔扁平苔癣案 154

夜谈中医治病 155

健康的本质是和谐 155

衷中参西说 156

半侧肢体麻木案 156

桥本病案 157

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反应案 157

关于忌口 158

睡行症案 158

不拘一格论处方 159

不明原因失神案 159

反应性精神病案 160

腹型癫痫案 161

HP感染治验 162

女童性早熟案 162

唾液增多案 162

氮质血症案 163

肠癌化疗后腰臂剧痛案 164

腮腺肿块案 164

严重类天疱疮案 164

精囊炎案 166

癌症化疗杂感 166

三叉神经痛伴偏头痛案 167

面部湿疹案 168

美容的理念 168

顽固呃逆案 169

紫癜性肾炎验案 169

脑挫伤后高热神昏案 171

肝癌案 171

顽固性咳嗽案 172

支气管哮喘案 173

脑梗死案 173

黄疸疑案 175

不治之症先扶正 175

严重痤疮案 176

肠伤寒案 177

乳房小叶增生案 177

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178

老年性便秘案 178

喉源性咳嗽案 179

慢支治案 179

肾炎肾病型案 180

三叉神经瘤术后神经痛 181

从瘀论治老年病举隅 182

膏方贵在乐胃 185

膏方心验 187

丙篇 耕读拾遗 203

“权衡以平” 205

麻黄治疗黄疸 205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206

仲景辛开苦泄法 207

仲景用地黄 211

仲景用牡蛎 212

“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 213

药以攻病说 214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214

尿毒症治疗经验辑要 215

仲景用甘草 216

“药中四维” 218

治黄经验辑要 220

仲景药对举隅 221

“病随大小便去” 222

“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223

“血不利则为水” 224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 224

甘温化阳与酸甘化阴 225

“阳加于阴谓之汗” 225

“气化则能出焉” 226

“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226

“甘者令人中满” 227

“肝为语” 227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228

“但见一证便是,不以必悉具” 228

“适事为故” 22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30

“急下之”,“当下之”,“可下之” 230

仲景用细辛 231

仲景用芍药 235

“年长则求之于府” 236

“神去则机息” 236

“辛以润之” 237

仲景用黄芪 237

仲景用甘草治腹满 238

仲景用薏苡仁 239

“痛者寒气多也” 239

“百病生于气” 240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240

“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241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241

“有故无殒,亦无殒” 242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242

“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243

“逸者行之” 243

“阴虚生内热”议 244

六味地黄丸加减方 244

仲景用干姜 245

仲景用大黄 247

仲景用附子 248

仲景治风湿方 249

仲景治黄疸方 250

仲景用人参 252

阳微阴弦 254

苦参的应用 254

阴阳俱不足,可将以甘药 255

《内经》疾病观 255

医者五知 256

五脏心痛 257

各家论补 258

“中风”病因诸说 259

仲景用柴胡 260

五虚、五实治法 261

脉有可凭不可凭 262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263

阳病多语,阴病无声 263

泻火法辨 264

威灵仙用法 265

五脏的藏与泻 265

“治水者,必须治气” 266

“治胀必以通阳为务” 266

“肝气一逆,诸气皆逆” 267

“体柔而用刚” 267

识证与辨证 268

“塞因塞用”新解 268

“疸久不愈则补脾” 269

“肾者,胃之关” 269

勇怯与致病 270

仲景用桂枝 270

关于“郁” 272

景岳论治疗 273

“乙肝”治疗的扶正与祛邪 274

医疗三要素 275

《内经》研究雏议 275

仲景用方的启示 277

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278

《内经》的学术成就及其思考 279

临床思维方式种种 280

处方格局面面观 280

祛风药临床应用探讨 281

“形寒寒饮则伤肺” 282

“进与病谋,退与心谋” 283

医有常道 而无定法 283

提高临床疗效刍议 284

对科研的一些认识 285

学术经验的学习继承 286

“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 287

“以药制药,以药引药” 287

话说疗效 288

《黄帝内经》的心身观 289

中医学对生命与健康的解读 291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96

养生必先养心 298

食疗养生三辨 303

读、化、用、悟 304

方寸之间彰显精神 305

当前亟需加强健康与养生文化教育 307

健康的本质和谐 309

寄兴临池 怡悦心身 311

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中医学 313

中医心身相关问题研究 318

《黄帝内经》文化内涵探析 324

“天人合一”的医学价值 329

“仁者爱人”——儒家文化的核心 337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的核心 338

丁篇 医余闲话 341

中医我见 343

闲话健康 344

中医文化 344

认识中医 345

教学经典 345

衷中参西 346

人与自然 347

关于“和” 348

生死夷然 348

中医要念好“三自经” 349

创造生命的意义 349

远离江湖气 350

中药的毒性 351

书者,舒也 351

做官与做学问 352

医学就是人学 353

养生其实并不复杂 354

名医与明医 355

谋生与谋道 356

解读孔子人生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