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自序 7
【上编】 19
先秦的社与社戏研究 19
绪论 19
一、社戏正名 23
二、社戏的生存空间 26
社与社祭 30
一、建木与建鼓 30
二、儒家经典中的「社」 39
三、社祭用乐 47
殷商远声:从桑林到沙丘 56
一、《夏社》寻绎 57
二、桑林与《大濩》 67
三、瞽宗与殷学 80
四、商纣的「大聚乐戏于沙丘」 89
周礼中的社歌 99
一、观兵与誓社 99
二、克殷后的盛大社事 109
三、周社之乐——《大武》 118
四、大丰礼与「大和会」 123
歌舞小戏的文学记述——《诗经》中的社歌与新乐 132
一、祭社辞与乡乐 133
二、新乐与淫祀 140
傩与蜡 147
巡狩仪仗与封禅大典中的原社精神 161
一、求鼎与赭山 161
二、始皇帝的赵地情结 165
三、巡狩与封禅的社火色彩 169
《九歌》的戏剧文化学考察 176
一、「巫风大兴」与《九歌》的创作 176
二、以戏剧的标准衡量《九歌》 179
三、民间山水之祀的乐章 181
角抵戏与百戏 187
一、角抵的发生与衍演 187
二、饮射与武戏 192
三、张衡《西京赋》与《东海黄公》 197
明代苏州迎神赛社的珍贵文献——《吴社编》叙论 203
一、缘起和组织 204
二、规模和场景 208
三、社火队舞的构成 210
四、社火中的戏剧 216
五、《吴社编》的写作时间及其它 219
【下编】 223
论戏曲形象的传奇化特征 223
一、戏曲,传奇的命名和传奇的形象 225
二、传奇精神在戏曲形象中的泛化 228
三、现实形象与非现实形象 230
四、戏曲形象中现实因素与非现实因素的杂糅 233
五、形象传奇化寻因:戏曲形象的四大来源 234
六、论传奇化 241
七、附《传奇意绪》自序 243
论戏曲形象的言情化特征 248
一、引言 248
二、戏曲形象言情化特征例说 251
三、情的抽象与具象 258
四、情的贯穿和间离 261
五、言情·写意·传神 264
六、言情与意境 266
七、情是永远不会老化的 269
八、论言情化 272
《西厢记·长亭送别》时间纠谬一辨 274
《西厢记·长亭送别》时间纠谬再辨——兼答祝尔康先生 278
论《宝剑记》 285
一、引论 286
二、李开先与《宝剑记》的写作 288
三、论《宝剑记》 315
四、《宝剑记》的声韵 338
五、结语 352
悍妇之悔——《烂柯山》崔氏形象与故事源流寻绎 363
一、名载两史的朱买臣及其婚姻悲剧 364
二、《烂柯山》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368
三、元代戏曲舞台上的崔氏形象 375
四、两个剧本和形象系统在明代的发展 379
五、清代,《烂柯山》的流行和在地方戏中的普泛 386
六、丑,渐染在传统道德精神的延亘中 388
焦竑的隐居、交游与其署号「龙洞山农」 392
一、由焦竑的隐居生涯论其即龙洞山农 393
二、由《焚书》论焦竑即龙洞山农 398
三、由焦竑的交游论其即龙洞山农 402
四、这一发现的啓示 404
明代野史未有过焉者——沈德符与他的《万历野获编》 407
一、沈德符的家世与生平 408
二《万历野获编》的成书、版本与流传 416
三、沈氏的史识与史笔 421
关于戏曲审美原则与道德精神的思考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