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从理性存在论到感性存在论 24
第一节 康德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25
一、知性化的感性 25
二、知性存在论 29
第二节 黑格尔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34
一、理性化的感性 34
二、理性存在论 38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70
一、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与感性直观 70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论革命与感觉存在论 81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感性活动的存在论 93
第一节 马克思的感性概念 93
一、受黑格尔—鲍威尔影响阶段 93
二、受费尔巴哈影响阶段 99
三、批判费尔巴哈及一切形而上学阶段 101
第二节 马克思的存在概念 108
一、感性对象性原则 108
二、对象性活动原则 116
第三节 马克思的感性存在论 119
第三章 马克思的感性原理 122
第一节 感性的现实性 122
第二节 感性的丰富性全面性 134
一、感性意识和感性对象 135
二、感性占有和感性需要 144
第三节 感性的社会性 158
一、社会 158
二、社会关系 172
第四节 感性的对象性 177
第四章 感性存在论中的主体概念 184
第一节 感性主体的生成性 184
第二节 感性主体的辩证性 186
第三节 感性主体的自由性 198
一、西方近代的自由传统 198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 207
三、马克思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感性证明 222
四、自由时间 228
第五章 感性存在论中的哲学和历史科学 232
第一节 感性哲学观 232
第二节 历史科学 239
结语 253
参考文献 256
附录 马克思“纯粹经验的方法”和生活世界问题 261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