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足反射学的定义和任务 1
第二节 足反射疗法的功能 2
第三节 足反射疗法的优点 4
第四节 区位的特点 5
第五节 足反射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7
第二章 足反射学的机理和理论基础 15
第三章 区位的定位 37
第一节 足的方位 37
第二节 足部骨骼 39
第三节 足部的表面标志 44
第四章 足反射疗法的手法操作 49
第一节 手法的特点 49
第二节 手的基本姿势 49
第三节 手法的种类 51
第四节 双手操作的重要性 54
第五章 人体解剖生理简介 57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57
第二节 运动系统 58
第三节 呼吸系统 62
第四节 消化系统 64
第五节 循环系统 68
第六节 泌尿系统 71
第七节 生殖系统 73
第八节 神经系统 76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 79
第十节 感觉器官 82
第六章 各区位的定位方法和手法操作 85
肾 85
输尿管 87
膀胱 88
肾上腺 89
腹腔神经丛 90
前额 91
三叉神经 92
小脑 93
脑干 94
颈项 96
颈椎 97
鼻 98
大脑 99
垂体 100
甲状旁腺 102
甲状腺 104
额窦 105
眼 106
耳 109
斜方肌 112
肺 113
支气管 114
心 115
脾 116
肝 117
胆囊 118
胃 119
胰 120
十二指肠 121
盲肠 122
升结肠 123
横结肠 124
降结肠 125
乙状结肠 126
肛门 127
小肠 128
性腺 129
胸椎 130
腰椎 131
骶骨 133
内尾骨 134
前列腺(子宫) 135
尿道阴道 137
内肋 138
腹股沟 139
内髋 140
直肠肛门 141
坐骨神经 142
肩 143
肘 145
膝 147
外尾骨 148
睾丸(卵巢) 149
输精(卵)管 151
肩胛 152
外肋 153
外髋 154
下腹 155
上颌 156
下颌 158
扁桃体 159
面 160
胸部淋巴结 161
喉 162
气管 164
迷路 165
胸 167
膈 168
腹部淋巴结 170
盆腔淋巴结 171
第七章 治疗总论 173
第一节 治疗和保健的不同 173
第二节 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174
第三节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74
第四节 力度和刺激量 176
第五节 操作要求 177
第六节 足反射疗法的禁忌症 177
第七节 足反射疗法的副作用 180
第八节 影响疗效的因素 181
第九节 各区位的操作顺序 183
第十节 患侧区位和健侧区位 184
第十一节 区位的敏感点 184
第十二节 功效的累积作用 185
第十三节 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 186
第十四节 治疗的实施程序和疗程 187
第十五节 重点区位及其选择原则 188
第八章 指压法 191
第一节 姿势的基本要求 192
第二节 手法种类 192
第三节 操作要求 192
第四节 穴位及其定位 193
独阴 194
定喘 194
涌泉 194
泻白 195
安眠 195
泉生足 195
承山 195
隐白 196
大都 197
太白 197
定神 197
公孙 197
然谷 198
天癸 199
然后 199
水泉 199
眩晕点 199
商丘 200
照海 200
足太阴 200
太溪 200
复溜 201
三阴交 201
至阴 201
足通谷 202
束骨 202
京骨 202
足枢 203
金门 204
下申脉 204
申脉 204
下昆仑 205
足太阳 205
昆仑 205
悬钟 205
光明 206
胆囊 206
阳陵泉 206
大敦 206
厉兑 207
足窍阴 207
承敦 207
行间 208
内庭 208
侠溪 208
腰痛点 209
降压 209
陷谷 209
落枕 210
足临泣 210
地五会 210
内太冲 211
太冲 211
通理 211
冲阳 212
丘墟 212
解溪 212
上巨虚 212
足三里 213
第九章 治疗各论 215
普通感冒 216
过敏性鼻炎 217
慢性支气管炎 218
支气管哮喘 219
功能性消化不良 220
消化性溃疡 221
呃逆 222
胆石症 223
便秘 224
高血压病 225
偏头痛 226
眼屈光不正 227
晕动症 228
耳鸣 229
梅尼埃病 230
失眠 231
面神经炎 23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33
脑梗塞 234
脑出血 236
震颤麻痹 237
老年性痴呆 238
遗尿症 239
尿路感染 240
肾结石 240
糖尿病 242
类风湿性关节炎 243
前列腺增生症 244
乳腺增生症 245
痛经 245
功能性子宫出血 246
更年期综合征 247
子宫肌瘤 248
男性性功能障碍 249
恶性肿瘤 250
寻常性荨麻疹 252
寻常痤疮 253
带状疱疹 253
肩关节周围炎 254
颈椎病 255
腰椎间盘突出症 257
腰软组织劳损 258
颈椎小关节绞锁症 260
第十章 颐年棒的使用 263
第一节 颐年棒的优点和缺点 263
第二节 颐年棒的结构及各部位的名称和应用 264
第三节 颐年棒的使用方法 266
第四节 各区位的棒法操作 270
肾 271
输尿管 271
膀胱 272
肾上腺 272
腹腔神经丛 273
前额 273
三叉神经 274
小脑 275
脑干 275
颈项 276
颈椎 276
鼻 277
大脑 278
垂体 278
甲状旁腺 279
甲状腺 280
额窦 281
眼 281
耳 283
斜方肌 285
肺 286
支气管 286
心 287
脾 287
肝 288
胆囊 288
胃 胰 十二指肠 289
盲肠 289
升结肠 横结肠 乙状结肠 降结肠 290
肚门 291
小肠 291
性腺 292
胸椎 腰椎 骶骨 292
内尾骨 293
前列腺(子宫) 293
尿道阴道 294
内肋 294
腹股沟 295
内髋 295
直肠肛门 296
坐骨神经 296
肩 297
肘 297
膝 298
外尾骨 298
睾丸(卵巢) 299
输精(卵)管 300
肩胛 300
外肋 301
外髋 301
下腹 302
上颌 下颌 302
扁桃体 303
面 303
胸椎淋巴结 喉 气管 304
迷路 305
胸 305
膈 306
腹部淋巴结 306
盆腔淋巴结 307
附录 309
足反射疗法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TCD检测&陈意麟等 312
足部热水浴对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王福印等 317
足反射区中频电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初探&乔妙根等 321
感音神经性耳鸣的足反射疗法疗效分析&王宁宇等 325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对IL-1β、IL-6基因表达的影响&詹强等 331
中国足部按摩简史&郝万山等 340
推广脚部按摩 造福百万人民&顾培德 345
足反射疗法的安全问题&陈意麟 351
足反射学的发展和展望&陈意麟 356
答记者采访的综合述记&陈意麟 362
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认识健康和养生&陈意麟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