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二、核心概念的界说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5
四、研究目标 14
五、研究内容 15
六、创新之处 18
七、研究方法 19
第一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的现状 21
第一节 当前我国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的概况 21
一、国家的宏观要求 21
二、地方的实施情况 28
第二节 当前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取得的成绩 35
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35
二、教育经费显著增加 39
三、教师队伍水平提高 42
四、教育管理实现规范 43
第三节 当前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47
一、定位不准 47
二、逻辑不清 48
三、贪大求全 48
四、内容空泛 49
五、重面轻点 50
六、忽视差异 50
第二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的核心——县级政府的教育责任 51
第一节 县级政府教育责任在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地位 51
一、中西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51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55
三、“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60
第二节 县级政府教育责任在县级政府职责中的定位 65
一、县级政府的职责 65
二、县级政府教育责任定位 67
第三节 县级政府教育责任的主要内容 73
一、教育保障 73
二、教育管理 85
三、教育发展 89
第三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的理论依据、法律与政策基础和测量工具 99
第一节 理论依据 99
一、量化理论 100
二、比较理论 105
三、成本理论 110
四、效益理论 116
第二节 法律与政策基础 120
一、法律保障 121
二、政策支撑 130
三、文件指导 132
第三节 测量工具 133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工具特性 134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工具功能 136
第四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 138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38
一、系统论的基本理论 138
二、系统论的方法论意义 144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48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149
二、构建的具体原则 153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路径 158
一、运用整体性原理,发挥系统优势 161
二、运用自组织性原理,提高合理性与操作性 164
三、运用层次性原理,促进多层次参与和认同 166
四、运用结构功能原理,推进结构整合与功能优化 170
五、运用开放性原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172
第五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创新 177
第一节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的体系构建 177
一、体系的构架 178
二、指标的选择 180
三、指标体系的内容 182
四、指标的测量 184
五、分数的计算 188
第二节 教育投人指标评估与计分方法 191
一、人均教育经费 191
二、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193
三、生均公用经费 195
四、教师工资水平 197
第三节 教育资源指标的评估与计分方法 199
一、教育资源增量 199
二、中小学幼儿园班额 203
三、学校布局调整情况 205
四、优质资源占比 206
第四节 教师队伍指标的评估与计分方法 209
一、师生比 210
二、高一级学历教师占比 212
三、名优骨干教师占比 212
四、每100名教师年发表论文数 213
第五节 教育普及率指标的评估与计分方法 214
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214
二、义务教育巩固率 215
三、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217
四、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 217
五、从业人员年培训率 218
第六节 教育服务质量指标的评估与计分方法 219
一、教育公平情况 219
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222
三、社会满意度 225
第六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227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关系 227
一、上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考核 227
二、人民群众对政府教育的监督 232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方法 234
一、信息有效采集 234
二、数据真实验证 237
三、数据综合分析 239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程序 240
一、自评 241
二、他评 244
三、结果运用 248
第七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测试 251
第一节 个案测试——可行性验证 251
一、苏北某县2009年度县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报告 251
二、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255
第二节 专家评估——科学性验证 257
一、专家评估 257
二、指标的科学性分析 261
第三节 民意调查——公信力验证 264
一、民意调查 264
二、指标的公信力验证 270
结语 275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