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影视文化与影视文化批评 1
第一章 世纪之交文化艺术转型整体观 41
第一节 艺术思潮作为一个整体谱系 41
第二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转型与艺术表征 44
第三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艺术转型的层级和趋势 47
第四节 审美转换: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57
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主体变迁与话语转换 65
第二章 “现代性”的历程 91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复杂含义 91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99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112
第四节 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120
第三章 纪实的 “补课” 131
第一节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初潮 132
第二节 第五代导演:纪实潮流的中止与转向 135
第三节 第六代导演:纪实的“补课”与“救赎” 139
第四节 新纪录运动:“另类的”纪实 145
第五节 DV运动:影像革命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162
第四章 “艺术电影”的流变 171
第一节 “艺术电影”辨析 172
第二节 艺术电影的“苏醒”:诗意与纪实 174
第三节 视觉造型美学:崛起与分化 177
第四节 “边缘的求索”:纪实与实验 179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流向 182
第五章 影响的迷踪 187
第一节 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溯源 189
第二节 新时期电影外来影响 197
第三节 “影响的焦虑”:第四、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影响接受 200
第四节 新世纪:好莱坞影响的重启和多元融合 211
第六章 “铁屋子”的故事与“家”的寓言 219
第一节 走不出去的“家”或“铁屋子” 219
第二节 不同时代的主旋律变奏:从《小城之春》到《黄土地》 222
第三节 一个圆形叙事结构的叙事分析与文化意味 227
第四节 奇观与反讽:“家”的寓言与“铁屋子”原型结构的变异 233
第七章 “自我”的形象 237
第一节 影像、主体、自我 237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自我意识的觉醒 247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焦虑的主体和放大的自我 250
第四节 平民自我:自恋与解构的“双刃剑” 254
第五节 第六代导演:个体主体性的成长 258
第八章 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263
第一节 青年、青年文化性与摇滚 263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的“摇滚”及文化含义 266
第三节 青年文化性的影像表征 272
第四节 第六代电影与青春类型片 278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喜剧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281
第九章 中国电影大片:工业、美学与文化 287
第一节 历程与转折:从《英雄》到《集结号》 289
第二节 大片的工业:票房拯救市场 292
第三节 中国电影大片:“类型性”的生长 294
第四节 中国电影大片:“类型性”的背反与迷失 298
第十一章 中国电影的创意批评:产业与主体 305
第一节 影视作为创意文化产业 306
第二节 电影创意的要素和中国电影的创意人才 309
第三节 中国电影创意人才战略构想 321
第四节 “创意”为王:中影集团创作格局与产业发展个案分析 324
第十一章 新世纪电影的文化批评实践 331
第一节 《手机》:冯小刚的一次“变脸”与电影中的媒体 331
第二节 《太阳照常升起》:叙事实验、意象拼贴与破碎的个人寓言 336
第三节 《集结号》:双重的突破与“庶民的胜利” 344
第四节 《梅兰芳》:艺术人生的还原心灵史诗的呈现 349
第五节 《建国大业》:“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 356
第六节 《孔子》:“主流文化商业大片”的价值选择与国家形象塑造 364
第七节 《赵氏孤儿》:叙事与哲理的龃龉或“因意害辞” 370
第十二章 电视剧的文化批评与类型分析 377
第一节 电视剧文化批评空间的拓展 377
第二节 电视剧分析:原型与类型 384
第三节 当下电视剧的类型性态势分析 386
第四节 当下电视剧受众心理分析 394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399
附录二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大事编年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