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光熠主编;王淑英等副主编;于伯承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224963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分总论及各论。总论重点讲述药理学的现代研究、影响药物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药理作用的特点、药理学研究思路。各论按药物传统分类划分章节,包括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学生能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药物药理作用的机制和不良反应。实验课通过验证某些药物的基本理论及药理作用,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的药理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第一章 绪论 1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

二、药物和药理学的发展 1

三、药理学研究方法 3

四、新药的临床评价 3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5

第一节 药物作用 5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5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5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6

第二节 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9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9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9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11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12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3

第一节 药物跨膜转运 13

一、被动转运 13

二、主动转运 14

第二节 药物体内过程 14

一、吸收 14

二、分布 16

三、生物转化 17

四、排泄 18

第三节 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时量曲线 19

第四节 药动学常用参数与给药方案 20

一、曲线下面积 20

二、生物利用度 20

三、表观分布容积 21

四、药物的消除与蓄积 21

五、清除率 22

六、半衰期及意义 22

七、稳态血药浓度 23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4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24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27

三、其他因素 29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30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0

一、传出神经的解剖学分类 30

二、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30

三、传出神经的化学功能 31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31

一、传出神经系统递质 31

二、传出神经系统受体 32

第三节 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及机制 32

一、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 32

二、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机制 33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34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 34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34

第六章 拟胆碱药 35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35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 35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 36

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 37

第二节 胆碱酯酶抑制药 37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37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38

第三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40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42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42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42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44

第二节 N1胆碱受体阻断药 45

第三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45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 45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46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47

第一节 α受体激动药 47

第二节 α、β受体激动药 49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 52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4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54

一、α1、α2受体阻断药 54

二、α1受体阻断药 55

三、α2受体阻断药 56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56

一、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58

二、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58

三、α、β受体阻断药 58

第十章 麻醉药 59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59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61

一、吸入性麻醉药 61

二、静脉麻醉药 62

三、复合麻醉 63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64

第一节 苯二氮?类 64

第二节 巴比妥类 65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66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67

第一节 抗癫痫药 67

一、常用抗癫痫药 68

二、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 69

第二节 抗惊厥药 70

第十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 71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71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74

一、抗躁狂症药 74

二、抗抑郁症药 74

第十四章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老年性痴呆药 76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76

一、拟多巴胺药 76

二、中枢抗胆碱药 78

第二节 治疗老年性疾呆药 78

一、中枢胆碱酯酶抑制药 79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 79

三、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药 80

四、其他药物 80

第十五章 中枢兴奋药 81

第一节 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81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82

第三节 促脑功能恢复药 83

第十六章 镇痛药 84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84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 85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87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88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 88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89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 90

第四节 镇痛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91

一、非麻醉性镇痛药 91

二、癌症患者止痛的阶梯疗法 91

三、毒品与戒毒 91

四、阿片受体阻断药及应用 92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93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93

一、水杨酸类 94

二、苯胺类 95

三、吡唑酮类 96

四、吲哚乙酸类 96

五、邻氨基苯甲酸类 97

六、芳基烷酸类 97

七、昔康类 97

第二节 抗痛风药 97

一、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98

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98

三、抑制白细胞游走进入关节的药物 98

第十八章 抗心律失常药 99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99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99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101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102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02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02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03

一、钠通道阻滞药 103

二、β受体阻断药 106

三、钾通道阻滞药 106

四、钙通道阻滞药 107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用药原则 108

第十九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11

第一节 正性肌力药 111

一、强心苷类 111

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114

第二节 减轻心脏负荷药 115

一、利尿药 115

二、血管扩张药 115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16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16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117

三、醛固酮拮抗药 117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117

第二十章 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19

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 119

一、硝酸酯类 119

二、β受体阻断药 121

三、钙通道阻滞药 122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23

一、调血脂药 124

二、抗氧化剂 127

三、多烯脂肪酸类 127

四、保护动脉内皮药 128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129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29

第二节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130

一、利尿药 130

二、钙通道阻滞药 131

三、β受体阻断药 132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33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134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135

一、中枢性降压药 135

二、α1受体阻断药 136

三、血管扩张药 137

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138

五、神经节阻断药 138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139

一、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139

二、根据病情程度选择药物 139

三、根据合并症选择药物 139

四、用药方案个体化 139

五、联合用药 140

第二十二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141

第一节 利尿药 141

一、利尿药的生理学基础 141

二、常用利尿药 143

第二节 脱水药 147

第二十三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 149

第一节 抗贫血药 149

一、铁制剂 149

二、维生素类 150

三、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152

第二节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 153

一、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 153

二、促凝血药 154

三、抗凝血药 156

四、抗血栓药 158

第三节 扩充血容量药 162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 163

第一节 助消化药 163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163

一、抗酸药 164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164

三、黏膜保护药 165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166

第三节 泻药与止泻药 166

一、泻药 166

二、止泻药 167

第四节 止吐药和胃肠动力药 167

一、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 167

二、5-HT3受体阻断药 167

第五节 胆石溶解药和利胆药 168

第六节 治疗肝昏迷的药物 168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169

第一节 平喘药 169

一、支气管扩张药 169

二、抗炎平喘药 171

三、抗过敏平喘药 171

第二节 祛痰药 171

一、痰液稀释药 172

二、黏痰溶解药 172

第三节 镇咳药 172

一、中枢性镇咳药 172

二、外周性镇咳药 173

第二十六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174

第一节 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174

第二节 H1受体阻断药 174

第三节 H2受体拮抗剂 175

第二十七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177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177

一、垂体后叶素类 177

二、前列腺素类 178

三、麦角生物碱类 179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179

第二十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81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181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 187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187

一、促皮质素 187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188

第二十九章 性激素类药及抗生育药 189

第一节 性激素类药 189

一、雌激素类及抗雌激素类药 189

二、孕激素类及抗孕激素类药 191

三、雄激素类及同化激素类药 193

第二节 抗生育药 194

一、抗生育药 194

二、抗早孕药 195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196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196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198

一、硫脲类 198

二、碘及碘化物 199

三、放射性碘 201

四、β受体阻断药 201

第三十一章 降血糖药 202

第一节 胰岛素类药 202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204

一、磺酰脲类 204

二、双胍类 205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206

四、胰岛素增敏药 206

五、其他 207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论 208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208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09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210

一、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210

二、细菌耐药性的转移方式 211

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211

一、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 211

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212

第三十三章 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 213

第一节 喹诺酮类 213

一、概述 213

二、常用药物 215

第二节 磺胺类 216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 219

第三十四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22

第一节 青霉素类 222

一、天然青霉素 222

二、半合成青霉素 224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226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 228

一、头霉素类 228

二、碳青霉烯类 228

三、氧头孢烯类 228

四、单环β-内酰胺类 228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29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230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230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231

第三节 多肽类 232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35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同特点 235

二、常用药物 235

第三十七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237

第一节 四环素类 237

第二节 氯霉素 238

第三十八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240

第一节 抗真菌药 240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240

二、唑类抗真菌药 242

三、其他类抗真菌药 243

第二节 抗病毒药 244

一、抗疱疹病毒药 244

二、抗呼吸道病毒药 246

三、抗肝炎病毒药 247

四、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 247

第三十九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249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249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 249

二、抗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253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253

第四十章 抗寄生虫药 255

第一节 抗疟药 255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255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257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257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258

一、抗阿米巴病药 258

二、抗滴虫病药 260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 261

第四节 抗丝虫病药 261

第五节 抗肠蠕虫药 262

第四十一章 抗恶性肿瘤药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一、肿瘤细胞生物学及药物治疗的关系 264

二、抗恶性肿瘤药物分类及有关特性 265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267

一、烷化剂 267

二、抗代谢药 268

三、抗肿瘤抗生素 270

四、铂类配合物 271

五、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 271

六、影响激素功能的抗癌药物 272

七、其他药物 274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275

第四十二章 免疫功能调节药 276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276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277

第四十三章 药理学实验实训 278

第一节 概述 278

一、药理学实验研究 278

二、药理学实验动物 278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279

四、药理学实验实训的目的及要求 283

五、药理学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84

第二节 实验实训项目 284

一、普萘洛尔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284

二、肝药酶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影响 285

三、哌替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286

四、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86

五、喷托维林的止咳作用 287

六、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 288

七、某些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 288

八、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289

九、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血压的影响 290

十、硝苯地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91

十一、对乙酰氨基酚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292

十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293

主要参考书目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