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乌托邦,宛若“心游” 1
人们为什么需要乌托邦? 9
乌托邦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精神需求 10
对乌托邦的不同评价 16
乌托邦的内在逻辑和思维特征 20
乌托邦的写作形式 31
游记、政论与法典 32
空间与时间 36
陈列国家制度与展示人的生活 41
对话与辩论 46
空想与虚构的区别 51
理想中的物质分配 53
从公共仓库到“交易簿” 54
从“时间货币”到“道德银行” 68
从“懒人津贴”到剧院门口的“票匦” 71
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吃饭? 78
美妙的劳动 89
生产力的幻想 90
社会分工的消灭 97
回归乡村之梦 107
休闲的幻想 114
从“劳动军”到小型个体生产 117
在计划与市场之间 121
反对商业的理由 122
反对竞争,保留竞赛 126
从全能的统计到订单式生产 135
乌托邦中的计划经济及其反对者 142
理想的国家还是理想的人? 149
单向封闭——隐秘中的开放 150
乌托邦:强制的还是自由的? 155
乌托邦:单一的还是多样化的? 159
由社会的理想到个人生活的理想 164
晚期乌托邦与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 170
从理想的社会到理想的人 173
性,国家的还是个人的? 181
从柏拉图的“公妻制”到张竞生的“情人制” 182
傅立叶对道德的批判及其极端化的性观念 196
政治的想象 207
从“哲学家王”到国家的消亡 208
暴力革命与过渡时期 217
从“新村”到世界——乌托邦的扩展模式 230
乌托邦实现的日程 235
乌托邦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控制 237
由《福音书》到实景剧 238
从“社会书店”到焚书制度 244
从严刑峻法到法律消亡 250
在乌托邦的国土上旅行 257
城建规划:从“田园城市”到“万米长廊” 258
环境:绿色遍染的国度 268
教育:从傅立叶的“儿童队”到康有为的“人本院” 275
科学:从“所罗门之宫”到测谎仪治国 280
在乌托邦的“反面” 291
“反乌托邦”,冷冷地站在乌托邦对面 292
乌托邦文本与实践的反差 303
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文本 313
李汝珍的《镜花缘》 314
康有为的《大同书》 318
张竞生的“美的社会” 323
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 328
刘仁航的《东方大同学案》 334
乌托邦的当代意义 341
也许有一些“乌托邦”已经悄然实现 342
当代问题唤醒乌托邦精神 344
当代未来学是不是一种乌托邦? 348
附录:本书涉及的主要乌托邦著作及相关著作 352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