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家庭宣言 3
第一次家庭宣言 3
第二次家庭宣言 5
第三次家庭宣言 8
第四次家庭宣言 13
第五次家庭宣言 16
第六次家庭宣言 18
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人将老,莫弃多代同堂(Ⅱ)&关秀芳 23
代际关系谈(Ⅱ)&金一虹 36
家庭与老年(Ⅱ)&杨宗传 44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二元化趋向(Ⅲ)&叶南客 唐仲勋 54
上海家庭对子女的期望(Ⅳ)&(香港)郭康健 64
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Ⅳ)&风笑天 73
中国人家庭结构意愿的心理分析(Ⅴ)&时蓉华 78
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状况调查(Ⅵ)&骆风 83
照顾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Ⅵ)&童晓频 91
家庭伦理与家庭问题再婚夫妇家庭关系的调适(Ⅱ)&戴可景 97
离婚的心理动因试析(Ⅱ)&徐安琪 111
中日夫妻关系比较(Ⅲ)&刘英 120
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Ⅳ)&丁文 崔铭中 陈开颜 130
市场经济下家庭伦理文化的彷徨与出路(Ⅳ)&吴灿新 137
家庭变迁对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构建的挑战(Ⅴ)&郑晨 143
海派妻子:来自上海青年丈夫的调查报告(Ⅴ)&徐安琪 150
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Ⅴ)&张一兵 160
德法并行,共同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Ⅵ)&林平 164
离婚标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Ⅵ)&叶文振 169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Ⅵ)&潘允康 182
上海一般家庭的婚姻暴力问题探析(Ⅵ)&徐安琪 191
现代城市婚姻伦理文化的变迁(Ⅴ)&周运清 李学斌 208
婚恋观与性观念中国贞操观的探微和反思(Ⅱ)&张允熠 215
非婚同居:态度和评价(Ⅴ)&邓壬富 231
试论当代中国婚姻观念的代际异同(Ⅲ)&郑晨执笔 239
打工妹的婚恋观念及其困扰(Ⅴ)&陈印陶 254
婚姻家庭观念的新变化、新特征(Ⅳ)&郑晨执笔 266
中国大学生婚恋观透视(Ⅳ)&宣兆凯 277
新时期两性道德观探析(Ⅴ)&张建如 284
婚姻质量与性别研究妇女就业对城市家庭的影响(Ⅲ)&谭深 291
我国城市婚姻的现状及其趋势(Ⅲ)&徐安琪 299
性和谐——高质量婚姻的主要指标(Ⅲ)&徐安琪 308
云南贫困地区妇女的省际迁移问题(Ⅳ)&张锡盛 313
缓解女性角色冲突八点(提纲)(Ⅳ)&邓伟志 320
香港的婚前准备(Ⅳ)&(香港)甘炳光 文锦燕 322
婚姻和家庭生活质量指标结构探讨(Ⅴ)&风笑天 易国松 341
夫妻地位差与性别分层(Ⅵ)&林聚任 355
城乡家庭实权分配的比较(Ⅵ)&高培文 364
家庭经验的再框定(reframing)与充权(empowerment)教育(Ⅵ)&(台湾)夏林清 377
社会变迁与婚姻家庭商品经济与农民生活方式(Ⅱ)&柳明执笔 391
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生产功能的变迁(Ⅲ)&杨善华 401
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农村家庭婚姻的变化(Ⅲ)&马有才 411
家庭政策与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家庭(Ⅲ)&李楯 423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我国婚姻家庭(Ⅳ)&邓壬富 428
家族文化与现代化(Ⅳ)&岳庆平 435
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Ⅴ)&李玲 446
论市场经济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和对策(Ⅴ)&叶文振 452
我国城市婚姻变革的伦理学思考(Ⅴ)&王爱丽 459
北方农民家庭的变化与发展(Ⅴ)&周伟文 464
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Ⅵ)&邓伟志 徐新 470
家庭消费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Ⅵ)&郑晨执笔 477
广东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展望(Ⅵ)&杨建珍 吴梅影执笔 488
家庭展望 499
21世纪人类家庭的走向(Ⅴ)&王雅林 499
中国家庭转型取向(提纲)(Ⅴ)&王玉波 506
21世纪中国家庭内犯罪预测及对策建议(Ⅵ)&王金玲 高雪玉 510
21世纪中国城乡婚姻家庭发展差异(Ⅵ)&陈新欣 517
后记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