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 3
一、“民营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3
二、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13
三、当代中国三次最重大的制度选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0
四、关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几个理论问题 33
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促进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7
六、改革开放30年我国所有制的结构性变迁 42
七、民营方式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50
八、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多元双重性特征及阶级阶层分析法 59
九、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及其可塑性 72
十、正确认识与协调民营企业家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关系 81
十一、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对策 86
十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 96
十三、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 104
第二编 发展具有现代国际大都市特点的非公有制经济 111
一、改革开放30年与上海民营经济 111
二、上海非公有制经济30年及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4
三、关于“十一五”期间上海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133
四、加快发展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上海非公经济 145
五、民营经济在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 152
六、民营经济在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161
七、加快上海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发展的对策 171
八、上海私营企业市场准入状况的调研报告 180
九、新形势下上海民营企业“走出去”研究 193
十、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背景下上海民营经济综合状况分析 202
十一、加快上海郊区私营经济发展 211
十二、混合所有制经济:上海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最佳制度安排 218
十三、上海非公经济30年来的税费变化及其面临的问题 223
十四、“大世博”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 229
十五、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瓶颈”的根本途径 234
第三编 新形势下经济园区和非公企业的发展转型 241
一、上海民营企业转型提升的实践及对策 241
二、上海希望经济城17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253
三、上海富民模式和富民经济园区的创新发展 258
四、上海新城经济区17年发展与转型 264
五、民营企业园区的企业集群效应及对策 269
六、把握机遇,推动宝山经济发展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274
七、转型企业变革模式与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 277
八、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个问题 285
九、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探讨 292
十、积极建设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朱家角镇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查 300
十一、朱家角镇促进就业拓展劳动岗位的调查报告 314
十二、私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和政策环境 325
十三、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创新 330
十四、民营企业文化管理中和谐的缺失与建构 340
十五、有效提高上海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46
十六、科技创新是上海企业家竞争力的根本 355
十七、长三角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对策 359
十八、上海、江苏、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比较研究 371
十九、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特征与问题 394
二十、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 398
二十一、求解“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的出路 402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