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1
一、定义、学科性质和任务 1
二、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 2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4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6
一、生物医学模式 6
二、需要新的医学模式 6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7
一、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 8
二、心理生理学观点 10
三、行为主义观点 11
四、人本主义观点 12
五、认知心理学观点 13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3
一、研究对象 13
二、研究任务 14
三、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17
第一节 概述 17
一、心理现象 17
二、心理的实质 18
第二节 认识过程 20
一、感觉与知觉 20
二、记忆 22
三、想象 24
四、思维 26
五、注意 28
第三节 情感与意志 30
一、情感 30
二、意志 32
第四节 个性 33
一、动机 33
二、能力、气质和性格 35
第三章 心理健康 41
第一节 概述 41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41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43
三、心理卫生发展简史 44
四、我国关于年龄段的划分 44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45
一、胎儿发育期的心理健康维护与胎教 45
二、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46
三、学龄期心理健康 48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健康 49
一、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49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50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 50
第四节 中老年心理健康 52
一、中年期心理健康 52
二、老年期心理健康 54
第五节 社会群体心理健康 56
一、家庭心理健康 56
二、独生子女心理健康 58
三、学校心理健康 60
四、教师心理健康 60
五、军人心理健康 61
六、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61
第四章 变态心理 62
第一节 概述 62
一、变态心理和变态心理学 62
二、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62
第二节 变态心理的分类 64
一、现象学分类 64
二、精神病学分类 65
第三节 心境障碍 66
一、概述 66
二、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性障碍 67
三、抑郁性障碍的心理干预 68
第四节 神经症性障碍 70
一、焦虑障碍的概念 71
二、焦虑障碍的分类 71
三、焦虑障碍的原因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72
四、焦虑障碍的表现 73
五、焦虑障碍的心理干预 74
第五节 人格障碍 76
一、概述 76
二、人格障碍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 76
三、人格障碍的分类 77
四、人格障碍的心理干预 79
第六节 性心理障碍 80
一、概述 80
二、性心理障碍的分类 81
三、性心理障碍的心理学解释 81
四、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 82
第五章 心理应激 84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84
一、应激及其来源 84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88
三、应激反应 90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应对 93
一、问题指向性应对 94
二、情绪指向性应对 94
第六章 心身疾病 99
第一节 概述 99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99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 100
三、心身疾病的分类 100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01
一、心理动力理论 101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102
三、学习理论 102
四、综合机制 102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102
一、心身疾病的诊断 103
二、心身疾病的治疗 104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 105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心身疾病 105
一、冠心病 105
二、原发性高血压 106
三、糖尿病 108
四、支气管哮喘 109
五、多动症 110
六、癌症 111
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 113
第一节 睡眠障碍 113
一、睡眠概述 113
二、睡眠障碍的类型 115
第二节 疼痛 117
一、疼痛的概述 117
二、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119
三、疼痛的干预 121
第三节 成瘾行为 121
一、酒精成瘾 122
二、药物成瘾 123
三、网络成瘾 124
第四节 残疾心理 126
一、概述 126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127
三、残疾的心理干预 129
四、社会因素对残疾人的影响与克服 130
第八章 心理评估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用途 131
二、心理评估者的条件和职业要求 131
三、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132
第二节 晤谈技术 133
一、晤谈阶段 133
二、晤谈技巧 133
三、晤谈中的提问类型 135
四、非词语沟通在晤谈中的重要意义 136
五、晤谈的注意事项 136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 137
一、心理测验的概念 137
二、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 137
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137
四、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 138
第四节 常用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 139
一、智力测验 139
二、人格测验 140
三、临床评定量表 144
第九章 心理咨询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151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 153
三、心理咨询的意义 154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模式、准则与过程 155
一、心理咨询的模式 155
二、心理咨询的准则 156
三、心理咨询的过程 158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分类、方式和技巧 159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159
二、心理咨询的方式 161
三、心理咨询的技巧 162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范围及应注意的问题 164
一、心理咨询的范围 164
二、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65
第十章 心理治疗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历史 168
二、心理治疗的分类 170
三、心理治疗的技巧 171
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 173
一、基本理论 173
二、基本方法 174
三、进展与现状 176
第三节 行为疗法 176
一、基本理论 176
二、基本方法 177
三、进展与现状 180
第四节 人本主义疗法 180
一、基本理论 180
二、基本方法 181
三、进展与现状 182
第五节 认知治疗 182
一、基本理论 182
二、基本方法 183
三、进展与现状 184
第六节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184
一、森田疗法 184
二、暗示和催眠疗法 184
三、支持疗法 186
四、松弛疗法 186
第十一章 病人的心理 190
第一节 概述 190
一、病人角色 190
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191
三、病人角色的变化 192
第二节 病人的求医与遵医行为 193
一、病人的求医行为 193
二、病人的遵医行为 194
第三节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95
一、病人的心理需要 195
二、病人的心理反应 196
第四节 特殊病人的心理反应 200
一、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干预 200
二、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干预 203
三、监护病房病人心理问题的观察与处理 205
第十二章 医患关系 206
第一节 医患关系的概念 206
一、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206
二、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208
三、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209
第二节 医患交往中的问题 210
一、医患交往方式 210
二、交往水平 210
三、交往中的问题 211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 212
一、主动—被动型 212
二、指导—合作型 213
三、共同参与型 213
第四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14
一、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原则 214
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要求 214
三、医患沟通的技巧 215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221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