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苏辙诗歌写作背景与文艺理论 9
第一节 写作背景 9
一、时代背景 10
二、学风思潮 12
三、家学师友 15
四、生平经历 24
第二节 文艺理论 30
一、诗学理论 30
二、艺术理论 35
第三章 从「自我意识」看苏辙诗歌主题类型 39
第一节 生命情境之展开 40
一、山水纪行 40
二、仕隐冲突 51
三、典范追寻 61
四、历史怀古 70
第二节 社会现状之关怀 82
一、民生疾苦 82
二、风土民情 91
三、政治批评 99
四、塞北出使 109
第三节 心灵情思之感悟 123
一、题画赋诗 123
二、咏物托意 140
三、应酬唱和 149
四、园林寄情 162
第四章 苏辙诗歌之思想体现 173
第一节 春秋书法与史笔精神 173
一、家学渊源的影响 175
二、内在的史家意识 176
三、诗歌的史笔精神 178
第二节 兼容宏阔的蜀学特色 189
一、兼容三教 193
二、有为而作 197
三、笃厚质朴 200
第三节 老庄崇道思想的追求 203
一、崇道历程 205
二、受道家影响形成之文学理论 218
第四节 禅释意蕴的人生安顿 221
一、静处安身,研佛学理 223
二、禅悦风尚,僧俗相济 228
三、达观超旷,恬适见性 238
下册 243
第五章 苏辙诗歌之审美意向 243
第一节 审美取向 243
一、小中见大 245
二、人文化成 252
三、以丑为美 262
四、化俗为雅 271
第二节 审美特徵 275
一、淡雅 276
二、高妙 280
三、峻整 285
第三节 苏辙诗思与意象 288
一、感伤怨慕 290
二、幽独闲远 295
三、恬适自足 300
第六章 苏辙诗歌之艺术经营 307
第一节 意境营造之法式与层面 307
一、「意境生成」之方式 310
二、「意境营造」之层面 314
第二节 诗歌修辞艺术之呈现 329
一、奇特解会的设计 330
二、意象凸显的规划 363
三、文句灵动的法则 373
四、音韵节奏的效果 381
第七章 苏辙与苏轼唱和诗歌之比较 387
第一节 苏辙、苏轼之诗歌体制、数量之比较 387
第二节 苏辙、苏轼唱和诗歌之异同 391
一、背景差异 391
二、苏辙、苏轼唱和诗歌比较 393
第八章 结论 441
附录一苏辙题画诗表 445
附录二 苏辙年表记事及引用诗歌 449
引用书目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