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锡炎,王科,杨亚光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20059647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四川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四川省软科学重点项目:本书内容包括“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三个代表”与党的历史任务和执政使命、“三个代表”与扩充党的领导和执政资源等。

绪论 “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 1

一、“三个代表”是党的领导规律的深刻昭示 2

二、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是治党治国之要策 14

三、与时俱进是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的内在属性 26

四、领导体制是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的中心环节 35

第一章 “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 40

一、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资格 41

二、吸取历史教训,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资格 52

三、顺应时代潮流,始终掌握领导和执政的主动权 63

第二章 “三个代表”与党的历史任务和执政使命 75

一、历史任务与执政使命是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的方向和目标 76

二、党的历史任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83

三、党的执政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0

四、党的领导方略: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95

五、党的领导性质: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100

第三章 “三个代表”与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107

一、正确把握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环境的时代性变化 108

二、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16

三、实现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略的历史性跨越 126

第四章 “三个代表”与扩充党的领导和执政资源 141

一、不断扩充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政治资源 142

二、不断扩充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思想文化资源 159

第五章 “三个代表”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基础 177

一、执政基础是确定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的主要依据 178

二、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对党的领导和执政基础的新挑战 183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87

第六章 “三个代表”与创新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 201

一、创新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是坚持“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202

二、实现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209

三、改进和转变党的领导方略和执政方式的关键、重点和突破口 219

第七章 “三个代表”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233

一、“三个代表”是建立健全和改进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的根本方向 234

二、改进和创新党内领导体制的主要思路 242

三、改进和完善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体制的主要思路 258

第八章 “三个代表”与建立健全党的科学领导机制 267

一、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建立健全党的科学领导机制 268

二、建立健全民主化、科学化的领导决策机制 273

三、建立健全公开、规范、科学、配套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279

四、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和有约束力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 291

第九章 “三个代表”与创新党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01

一、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实施领导方略的必要条件和策略形式 302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创新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04

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08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10

五、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12

六、“驾驭矛盾、统揽全局”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15

七、以“发展”聚集全党全民注意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18

八、以“科技、创新、改革”为动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22

九、运用“中介”传递力量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29

十、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31

十一、“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不争论”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334

第十章 “三个代表”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37

一、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三个代表”在领导行为上的外化表现 338

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能力 340

三、提高驾驭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的局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 344

四、提高驾驭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力 346

五、提高驾驭民主政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 348

六、提高驾驭拒腐防变斗争,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能力 351

七、提高驾驭党风建设核心问题,解决执政党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的能力 355

八、提高驾驭复杂局面,保持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能力 359

九、提高驾驭干部新老交替规律,培养造就优秀领导人才的能力 362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366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