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少白 1
导言 独特的历史语境 1
第一章 新中国电影的启动与人民艺术的光彩(1949—1952) 9
第一节 新的电影制导系统的确立 9
一、新的时代与新的体制 9
二、新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政策 11
三、新的组织机构与干部队伍 12
四、顺利与挫折紧相连的创作态势 13
第二节 历史大变革中的工农与知识分子形象 16
一、银幕上的产业工人与市民形象 17
二、两部展示农村新生活的影片 25
三、走向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 27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题材影片 30
一、革命历史故事片 31
二、人物传记片 47
三、准史诗片《南征北战》 50
第四节 《无形的战线》与反特片的兴起 54
第五节 首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内蒙春光》及其修改 57
第六节 私营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变革及其出品 60
一、私营电影制片厂的沿革及其社会主义改造 60
二、努力开辟新的题材领域——表现工农兵生活 65
三、从新的政治立场与艺术视角体现知识分子与市民生活 71
第七节 重视宣教功能与实用价值的电影评论 85
一、电影评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 85
二、发轫阶段电影评论的三个特点 87
第二章 艺术规律的强调与电影创作的转折(1953—1955) 91
第一节 电影界两个会议的召开与政务院关于电影工作的决定 91
第二节 工业题材影片的新进展及其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95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呼唤工业题材影片 95
二、三部雷同的工业题材故事片《英雄司机》、《无穷的潜力》、《伟大的起点》 95
三、反映“五反”运动的《三年》 98
第三节 《一场风波》及为合作化政策服务的农村故事片 99
第四节 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新风貌 101
一、革命战争片的新突破 102
二、反映土地改革斗争的《土地》 108
第五节 异军突起的惊险片 110
一、一个新的影片样式的诞生 110
二、军事惊险片 111
三、反特惊险片 116
第六节 迈上新台阶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120
一、《哈森与加米拉》 120
二、《草原上的人们》 122
第七节 打破停滞局面的儿童片创作 123
一、《祖国的花朵》 123
二、《鸡毛信》 125
第八节 历史片《宋景诗》的成就与问题 126
第九节 戏曲片的崛起及两部轰动海内外的影片 131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132
二、《天仙配》 135
第十节 初步的理论成果与作为“批判武器”的影评 137
第三章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银幕风格的多样化(1956—1957) 141
第一节 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气勃勃的电影事业 141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41
二、电影事业出现了全方位突进的局面 142
三、风格多样化与电影娱乐审美功能的初步复归 143
第二节 努力寻求突破的农村故事片 145
一、《凤凰之歌》 146
二、《洞箫横吹》 148
第三节 革命历史与当代军人生活影片创作的新追求 149
一、革命历史片的新视角 150
二、不见硝烟战火的革命斗争 161
三、《沙漠里的战斗》与当代军人的新征程 164
第四节 贴近时代与现实的一批影片 166
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真实纪录 166
二、题材风格有新突破的两部影片 175
第五节 走向成熟的惊险片 179
一、反特惊险片的丰收 179
二、军事惊险片与地下革命斗争片 185
第六节 喜剧意识的觉醒与喜剧的悲剧结局 188
一、吕班对新时代电影喜剧的探索 188
二、《幸福》及其他喜剧片 194
三、可贵的探索精神 197
四、喜剧的悲剧结局 199
第七节 富有精品意识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 200
一、《祝福》 200
二、《家》 204
第八节 蓬勃发展的戏曲片 207
一、《十五贯》 208
二、《刘巧儿》 209
第九节 两部别开生面的历史片 211
一、《李时珍》 211
二、《秋翁遇仙记》 214
第十节 展示南疆少数民族风情的两部影片 216
一、《边寨烽火》 217
二、《芦笙恋歌》 218
第十一节 《两个小足球队》与进展不大的儿童片创作 220
第十二节 短暂的活跃与可贵的理论勇气 222
一、《文汇报》开展的有关电影问题的讨论 222
二、《电影的锣鼓》及对它的批判 223
三、几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专论 224
第十三节 电影界的“反右派”斗争及其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 226
第四章 狂热中的冷静与创作高峰的崛起(1958—1959) 229
第一节 “拔白旗”与“大跃进”形势下的电影创作 230
一、银幕上的“拔白旗”冲击 230
二、电影事业与电影创作的“大跃进” 232
三、“大跃进”的畸形怪胎——“纪录性艺术片” 233
四、“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与《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236
五、化创新为平庸——《探亲记》的修改 238
六、不该被抛弃的《谁是被抛弃的人》 240
第二节 “双百”余韵犹动听 242
一、求新求异的农村故事片 243
二、两部各具特色的革命历史片 250
三、稳步前进的惊险片 254
四、处于探索中的“青春片” 258
五、《风筝》《画中人》及其他影片 264
第三节 国庆十周年“献礼片”的创作与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 267
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267
二、现实生活的银幕观照 268
三、两部“歌颂性喜剧” 273
四、辉煌壮丽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画卷 277
五、屹立在峰顶的两部艺术精品 291
第四节 跟“风”的电影评论与颇有建树的电影理论 299
第五章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艺术生机的焕发(1960—1963) 303
第一节 “两反”的提出与文艺政策调整相互交叉的复杂语境 303
一、“两反”的提出及其负面影响 304
二、文艺界“两会”的召开与周恩来讲话对艺术生机重振的推动 306
三、电影界新事的涌现 307
第二节 从红色记忆中寻求战胜时艰的精神力量——在“两结合”创作方法影响下推进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片 308
一、红色浪漫与英雄传奇的二重奏 310
二、在坚守中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影片 322
三、两部政论样式片 336
四、三部触及敏感历史问题的影片 340
第三节 紧贴而又疏离现实的农村故事片 345
第四节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与“纪录性艺术片”的终结 358
第五节 民族性阶级性与人性的三色调和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新亮点 361
第六节 避“重”就轻的喜剧片 372
一、轻喜剧 373
二、讽刺喜剧《抓壮丁》 381
第七节 质朴与华彩相间的惊险片 382
一、反特惊险片 383
二、悬念迭出的红色间谍片(地下革命斗争片)《51号兵站》 393
第八节 追求童心童趣的儿童片 396
第九节 异曲同工的民族正气歌——历史片 401
第十节 避风港中好生息的戏曲片 407
第十一节 红歌与民歌声中的历史想象——歌剧片 415
第十二节 敢于涉足人道主义禁区的《早春二月》 422
第十三节 《创新独白》与电影评论的新聚焦 428
第六章 山雨欲来的政治气候与电影人对艺术家园的退守(1964—1965) 437
第一节 “两个批示”的下达与左倾强势话语的再次冲击 437
第二节 《霓虹灯下的哨兵》与一批图解阶级斗争的影片 441
一、一批图解阶级斗争的影片 441
二、《霓虹灯下的哨兵》 445
第三节 革命传统教育与银幕上的青年形象 447
第四节 在惯性推动下向前滑行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片 453
一、两曲高昂的英雄主义赞歌 454
二、退守中的革命现实主义影片 460
三、军教故事片《地道战》 467
第五节 工业题材影片创作的困境与《浪涛滚滚》的有限突破 470
第六节 人性与阶级性的二重唱——深沉的爱情悲剧《阿诗玛》及反映阶级斗争的《天山的红花》 475
第七节 富有人文价值的《舞台姐妹》 481
第八节 超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片《东方红》 486
第九节 沦为“政治大批判”工具的电影评论 489
结束语 “十七年”电影创作成败得失初探 491
后记 505
主要参考资料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