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主要内容与本书架构 5
1.2.1 主要内容 5
1.2.2 本书架构 8
1.3 主要创新点 8
第一篇 基础理论与知识 15
第二章 创新及相关概念 15
2.1 何为创新 15
2.1.1 创新的内涵 15
2.1.2 创新与其它几个概念的区别 17
2.1.3 创新的主体 20
2.2 何为创新驱动 21
2.3 何为创新驱动增长 23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5
3.1 创新理论与相关研究 25
3.1.1 起源与发展 25
3.1.2 熊彼特假说及其研究发展 29
3.1.3 中国创新理论研究 38
3.1.4 创新理论的发展趋势 40
3.2 内生增长理论 42
3.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48
3.3.1 研究现状 48
3.3.2 文献综述 50
3.3.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论 58
第四章 创新驱动政策梳理 62
4.1 国家是否应该有创新政策 62
4.2 创新政策的内涵 66
4.3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梳理 68
4.3.1 从1975年《汇报提纲》到1978年科学大会 70
4.3.2 全面改革(1985年《决定》) 71
4.3.3 深化改革(1995年《决定》和1999年《决定》) 71
4.3.4 向创新型国家迈进(2006年~2020年) 72
4.3.5 总结与展望 74
4.4 中国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 74
第五章 创新与统计 80
5.1 创新活动的衡量 80
5.2 创新能力评价 83
5.2.1 国际创新能力评价 84
5.2.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85
5.2.3 中国创新指数介绍 86
5.3 创新调查介绍 91
5.3.1 创新调查的缘起与发展 91
5.3.2 国际创新调查介绍 93
5.3.3 中国创新调查介绍 95
5.4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99
5.4.1 什么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99
5.4.2 R&D经费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100
5.4.3 R&D经费的基础数据来源 103
5.4.4 R&D经费数据的解读与完善方向 105
5.5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GDP核算改革 107
5.5.1 SNA2008关于研发的界定及美国的经验 108
5.5.2 将研发支出纳入我国GDP核算的思考 109
5.5.3 研发资本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 110
附录5—1:2014年企业创新调查基层表式 114
附录5—2:企业创新调查抽样方案 125
附录5—3:中国创新指标体系及指数编制方法 128
第二篇 应用与实证分析 137
第六章 模型与方法介绍 137
6.1 经典CDM模型介绍 137
6.1.1 模型价值 137
6.1.2 模型结构 138
6.1.3 模型估计 141
6.1.4 模型不足 141
6.2 四方程递归模型 142
6.3 考虑反馈机制的联立方程组模型 145
6.4 估计方法介绍 149
6.4.1 Tobit模型 149
6.4.2 联立方程组模型 150
6.4.3 工具变量法 156
第七章 样本与数据描述 159
7.1 样本选取说明 159
7.2 横截面数据描述 160
7.3 面板数据描述 165
附录7—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 170
附录7—2: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173
附录7—3: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175
第八章 四方程递归模型的应用 177
8.1 模型形式与变量说明 177
8.2 模型估计方法介绍 179
8.3 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180
8.4 基于2012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187
8.5 2012年与2010年结果的比较分析 194
第九章 考虑反馈机制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应用 198
9.1 模型形式与变量说明 198
9.2 模型估计方法介绍 201
9.3 基于2010年~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213
10.1 主要结论 213
10.2 创新驱动的国际比较 218
10.3 政策建议 222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