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军,汪友明,王猛,染京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41911
  • 页数:1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多平台、多时相、高分遥感数据资料和“3S”技术,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面-线-点”三个层次,对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全书共分为五章,系统介绍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全面查明了汶川地震灾区39个县(市、区)新增地质灾害的类型、数量、规模、危害对象等;详细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了地震地质灾害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关系;通过多时相的遥感对比研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震地质灾害其成因机理及发展趋势。本书可为汶川地震灾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减灾防灾工作提供遥感地质基础资料和科学决策依据。

绪论 1

一、主要研究内容 1

二、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三、主要认识及研究成果 3

四、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 4

第1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6

1.1 概述 6

1.1.1 地理位置 6

1.1.2 交通条件 7

1.2 自然地理条件 8

1.2.1 气象与水文 8

1.2.2 地形地貌 10

1.3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2

1.3.1 大地构造格架 12

1.3.2 地层岩性 14

1.3.3 岩浆岩 17

1.3.4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18

1.4 主要活动断裂带特征 20

1.4.1 龙门山中央断裂带 22

1.4.2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 22

1.4.3 龙门山后山断裂带 23

1.5 地震活动 24

1.5.1 历史地震记录 24

1.5.2 “5.12”汶川特大地震 25

第2章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方法 27

2.1 遥感信息源及基础资料收集 27

2.1.1 遥感信息源 27

2.1.2 其他基础资料 29

2.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 29

2.2.1 无人机航空数据的快速获取 29

2.2.2 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 31

2.2.3 基于卫星影像立体像对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 33

2.3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34

2.3.1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34

2.3.2 无人机航空遥感图像处理 37

2.4 遥感解译方法 40

2.4.1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0

2.4.2 遥感解译方法及步骤 40

2.4.3 地质灾害规模的遥感划分标准 41

2.5 野外调查验证 42

2.5.1 野外调查验证内容 42

2.5.2 野外调查验证方法 42

2.6 遥感成果图件编制 43

2.6.1 图件编制原则 43

2.6.2 图件编制步骤 43

第3章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研究 45

3.1 遥感信息源选择 45

3.1.1 县(市、区)遥感信息源 45

3.1.2 重点研究区遥感信息源 47

3.1.3 典型地震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源 48

3.2 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影像特征 50

3.2.1 地震滑坡的遥感影像特征 50

3.2.2 地震崩塌的遥感影像特征 52

3.2.3 泥石流的遥感影像特征 54

3.2.4 不稳定斜坡的遥感影像特征 56

3.3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57

3.3.1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类型 57

3.3.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规模 59

3.3.3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害对象 60

3.4 典型地震地质灾害遥感研究 62

3.4.1 滑坡 62

3.4.2 崩塌 83

3.4.3 泥石流 85

3.4.4 不稳定斜坡 93

第4章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研究 96

4.1 重点研究区概述 96

4.1.1 北川县擂鼓—青川县东河口研究区 96

4.1.2 绵竹市汉旺—茂县研究区 98

4.2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99

4.2.1 地震烈度与地震地质灾害 99

4.2.2 地层岩性与地震地质灾害 101

4.2.3 地形地貌与地震地质灾害 103

4.2.4 水系与地震地质灾害 106

4.3 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107

4.3.1 崩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107

4.3.2 地震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111

4.3.3 地震地质灾害与龙门山断裂带关系的初步分析 113

第5章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式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119

5.1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影响因素分析 119

5.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式特征分析 120

5.3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123

5.3.1 同震型地震地质灾害形成阶段 123

5.3.2 地震地质灾害体转移、汇集阶段 124

5.3.3 谷底天然坝溃决、泥石流暴发阶段 124

5.3.4 同流域多支沟泥石流群发阶段 125

5.4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126

5.4.1 牛圈沟 126

5.4.2 走马岭沟 134

5.4.3 红椿沟 140

5.4.4 文家沟 146

结束语 152

主要参考文献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