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净土思想的流布&觉醒 1
《弘明集》、《广弘明集》的历史价值——以魏晋至唐初三教关系内容为中心&杨曾文 8
新因明的公理、规则和过失论——从逻辑符号学的层面上所作的初步考察&沈剑英 25
憨山德清笔下的伏牛山佛教及其影响&黄夏年 35
圆敬律师略考&徐文明 54
佛教戒律的社会学诠释&李向平 63
印度佛教中的“轮回”与“解脱”观念&姚卫群 75
“法”之意义之考察——以《杂阿含经》为中心&屈大成 83
隋唐佛教的内道场&圣凯 96
康熙时期朱、王学术的选择与佛教——兼论儒释关系与政治理性的意义&周齐 107
多元佛教与佛教人本主义&陈坚 120
佛教与唐宋梦幻文学&夏广兴 131
“除宗有法”研究&姚南强 145
追问“空”性——禅宗的性空本体的解构逻辑&韩凤鸣 156
吐蕃宗论双方修学体系的比较&尹邦志 162
两晋巴蜀佛教略考&段玉明 180
慧远佛学思想的重新解读&夏金华 186
“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台宗创始人智?的美学观&祁志祥 19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管窥&曹曙红 209
紫柏大师与晚明佛教复兴&戴继诚 215
从徐霞客《楚游日记》看晚明湖南佛教生态&杨斌 231
尊孔而抑孟——杨文会居士的《论语发隐》与《孟子发隐》&韩焕忠 240
民国大德名僧对沪上居士佛教影响略考&唐忠毛 闫乐乐 248
弘一大师于律学之贡献暨佛教律学在华流布得失探微&金易明 258
论弘一大师的净土观&蒋九愚 273
《慧琳音义》各本异同和校勘&徐时仪 289
《央掘魔罗经》的思想及其在中土的影响&杨维中 304
东亚海上交通路线的变化与普陀观音道场的建立&王青 327
中国根艺中的佛教题材研究&启明 336
当代中国人间佛教的价值逻辑和神圣性重塑研究&梁胜兴 356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论纲&陈红兵 364
持不杀生戒何以可能&傅小凡 果圆 378
观身不净与心灵净化&史文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