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3
第一章 隐喻的哲学史观 3
1.1古希腊哲人的隐喻观 4
1.2罗马帝国初年哲学家的隐喻研究 6
1.3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隐喻观 7
1.4 16和17世纪经验主义哲学家的隐喻研究 9
1.5 18和19世纪哲学家的隐喻研究 11
1.6 20世纪上半叶哲学家的隐喻研究 13
1.7 20世纪下半叶至今——隐喻研究的鼎盛时期 14
第二章 隐喻本质的心理现实性:以“重要性是重量”为例 18
2.1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9
2.2实验结果对隐喻本质的解释 24
第三章 隐喻的三种结构 30
3.1三种隐喻的认知结构 31
3.2三种隐喻的认知关系 34
3.3关系体映射的本质 36
第四章 隐喻结构的数学解析 41
4.1三种结构的关系 41
4.2三种结构关系的数学解析 43
4.3对数学解析过程的解析 44
4.4隐喻结构理解过程的数学解析 45
第五章 隐喻关系的可逆性研究 48
5.1 ABC构式隐喻的可逆性及其特征 48
5.2可逆性在语义、逻辑和句法上的认知动因 49
5.3对可逆性本质的认识 55
第六章 非言语隐喻研究 59
6.1速度隐喻的例证 60
6.2速度开关隐喻的经验基础和连贯性特征 63
6.3某些速度开关缺失隐喻的经验基础和连贯性 64
6.4言语隐喻对非言语隐喻的印证 66
第七章 隐喻过程中的非对称性研究 68
7.1概念特征置换: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68
7.2非对称性概念特征置换:各种隐喻理论的盲区 70
7.3喻体强势与非对称性概念特征置换 72
7.4本体强势与非对称性概念特征置换 75
7.5信念在非对称性概念特征迁移中的作用 77
7.6概念特征过度迁移与隐喻推理的比较 78
应用篇 85
第八章 现代汉语中的军事隐喻 85
8.1八类军事隐喻 86
8.2现代汉语中军事隐喻泛滥的程度:以英语为参照系 92
8.3对现代汉语中军事隐喻泛滥原因的分析 94
第九章 计算机与互联网术语中的隐喻 99
9.1普遍存在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术语中的隐喻 99
9.2计算机及互联网隐喻的连贯性 105
9.3计算机及互联网隐喻对人类日常语言运用的影响 107
第十章 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母亲隐喻 108
10.1母亲框架的识解 109
10.2母亲框架的功效 113
10.3母亲框架的强化 117
第十一章 诗歌隐喻的映射研究 122
11.1隐喻与映射 122
11.2诗歌中的概念隐喻与映射 123
11.3诗歌中的意象隐喻与映射 124
第十二章 概念映射与委婉语解读 128
12.1委婉语的解读的理论视角 129
12.2涉及两个输入空间的概念映射 130
12.3涉及多个输入空间的概念映射 133
12.4概念特征迁移的可及性制约 134
第十三章 一致式问题与根隐喻标准 137
13.1什么是一致式问题 137
13.2一致式的标准问题 138
13.3根隐喻的标准 141
13.4名词化的范围 142
13.5关于含蓄性 144
第十四章 转喻与隐喻的关系以及词语的缩略机制 146
14.1隐喻与转喻 146
14.2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147
14.3转喻思维与词语缩略 148
14.4语言转喻与词语缩略的过程 149
14.5缩略语的理解 155
第十五章“魔鬼身材”语义解读中的隐喻与转喻现象 158
15.1“魔鬼身材”的意义与例证 158
15.2“魔鬼”的语义内容 159
15.3“魔鬼”的本义与隐喻意义的取舍原则 160
15.4“魔鬼身材”的转喻机制与实现过程 161
参考文献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