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地震灾区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问题 5
一、背景与概述 5
二、救灾与救助安置阶段 6
(一)总体概况 6
(二)残疾人权利保护问题 11
(三)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问题 12
(四)妇女权益保护问题 14
(五)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15
(六)低保人员和新“三无”人员问题 16
(七)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18
(八)针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问题 19
三、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21
(一)总体概况 21
(二)残疾人 22
(三)未成年人 25
(四)妇女 26
(五)老年人 29
(六)特殊的精神创伤人群 30
(七)法律援助 32
(八)灾后重建中的纠纷解决机制 34
四、弱势群体与灾害风险管理 36
(一)作为社会过程的灾害 36
(二)地方性知识与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 37
(三)从个人模式到社会模式 37
(四)社会性别意识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性 38
五、结论与建议 39
第二章 政府救助中的法律问题 41
一、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政府救助的现状和对策 41
(一)灾后恢复重建政府救助现状——以2009年8月绵竹地区实地调研为例 41
(二)对灾后重建中政府救助现状的分析 46
(三)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对策与制度构建 49
二、灾后住宅救助的调研分析与制度构建 82
(一)汶川地震灾后住宅救助政策 82
(二)域外灾后住宅救助的法律制度 85
(三)关于制定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法》的建议 90
(四)灾后住房重建融资行为的调研分析和建议 97
三、政府救助中的其他法律问题 104
(一)背景和概述 104
(二)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 106
第三章 与土地、房屋相关的法律问题 110
一、受灾群众异地重建中的法律问题 110
(一)背景和概述 110
(二)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 110
二、受灾群众的土地权利问题 113
(一)背景和概述 113
(二)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 113
三、与土地、房屋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 122
(一)灾后重建房屋和捐助物的权属问题 122
(二)土地使用权纠纷的法律问题 123
(三)房屋等不动产毁损时损失承担问题 125
(四)房屋倒塌和需要拆除的认定 127
第四章 与债权、环境保护和价格干预相关的部分法律问题 128
一、灾后债权相关问题及其法律应对——基于不可抗力的视角 128
(一)不可抗力视角下的地震违约责任 128
(二)不可抗力视角下的地震侵权责任 129
(三)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金给付问题 131
(四)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相互关系 131
二、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132
(一)抗震救灾阶段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132
(二)恢复重建阶段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134
三、地震灾区的价格干预相关法律问题 136
(一)价格干预和经营者定价权等权益的平衡问题 137
(二)灾区的市(州)级人民政府实行价格干预的决定权问题 137
(三)价格干预和省外企业的权益保障问题 137
第五章 灾后重建的域外法制经验及借鉴 139
一、日本灾后重建的经验 139
(一)领导体制和法律体系 139
(二)救助体系 139
(三)灾后住房重建融资体制的市场机制 140
二、台湾地区灾后重建的经验 140
(一)依法重建 140
(二)灾后重建的主体 141
(三)灾后住房重建融资科学合理 141
三、美国灾后重建的经验 142
(一)住房恢复计划 142
(二)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 142
(三)金融信贷支持的作用 142
四、巴基斯坦灾后重建的经验 143
五、灾后重建中的域外法制经验借鉴 144
(一)政府是灾后重建的主导者 144
(二)市场是灾后重建的协助者 145
第六章 灾后重建暨灾害风险管理中若干宏观层面的法律思考 147
一、关于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147
(一)灾害风险管理理念 148
(二)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148
(三)风险转移机制 149
(四)灾害风险管理法制体系 149
二、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 150
(一)政府主导论 150
(二)市场主导论 152
(三)非常态社会中的政府与市场行为边界 153
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