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1
第一节 四书学的方法概念 1
第二节 时代的转折与朱熹四书学在东亚的变化 9
第三节 丁若镛在东亚学术上的意义及本书的章节安排 22
第二章 丁若镛与朱熹四书诠释取向之异 29
第一节 注解的内容与诠释的路径 29
第二节 朱熹与丁若镛的诠释之异:以《论语》中对管仲的评价为例 32
第三节 义理取向的诠释系统与意义取向的诠释系统 43
第四节 四书的文本结构内含两类诠释的系统 50
第三章 丁若镛人性论与洙泗学、朱子学及西学间的距离 55
第一节 对丁若镛学术定位的两种看法 55
第二节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来源及特色 58
第三节 丁若镛的心性论及其上帝一词的使用 64
第四节 性三品说在丁若镛四书学中的理论位置 69
第五节 丁若镛的人性论为对孟子心性论的回归 75
第四章 人性论的延伸——丁若镛四书诠释中“仁”、“心”、“性”、“天”的理论意义 79
第一节 围绕在孔子“仁”说中的重要概念 79
第二节 丁若镛“仁”说中“交互主体”的动、静二态义 80
第三节 由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嗜好之性”与“可仁之理” 90
第四节 “性、道、教”解释架构下的“天”、“人”关系与“天”在丁若镛思想中的理论地位 96
第五节 “仁说”及“事天说”为对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与超越性的追求 104
第五章 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的开展——丁若镛的文质论 107
第一节 以王者的礼乐刑政为主之儒学解释与丁若镛论说的倾向 107
第二节 朝鲜学者对文质问题的三种解释倾向 110
第三节 星湖李瀷对“忠、质、文”的考辨及其影响 118
第四节 丁若镛文质论的要义 124
第五节 丁若镛文质论的价值 129
第六章 丁若镛《中庸》诠释之特色——与日本古学派的对比 134
第一节 对《中庸》的质疑及定位 134
第二节 日本古学派对《中庸》的诠释 138
第三节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中庸》诠释的思想史意涵 149
第四节 从比较的观点论丁若镛的《中庸》诠释 154
第五节 丁若镛与日本古学派在诠释上的差异 165
第六节 丁若镛对日本古学派的态度 172
第七章 丁若镛的《大学》诠释及其四书学架构 175
第一节 《大学》的价值与日本古学派的看法 175
第二节 丁若镛的《大学》诠释 178
第三节 由丁若镛《大学》诠释论其四书架构 193
第四节 丁若镛对四书学的整体构想 197
第八章 结论 205
第一节 从东亚儒学的发展论丁若镛四书学的发生意义 205
第二节 丁若镛四书学在东亚儒学中的意义 212
第三节 从东亚秩序的变革论丁若镛四书学的时代意义 216
参考书目 222
人名索引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