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
1.1耕地易地补充的概念界定 3
1.2耕地易地补充研究的意义 6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2.1耕地价值与补偿价值 17
2.2发展权在耕地保护中的探讨 23
2.3耕地易地补充的发展 26
2.4耕地保护价值的测算 30
2.5研究的突破点 38
2.6研究的主要思路 39
2.7研究的技术路线 44
3理论基础 46
3.1可持续发展理论 46
3.2宏观调控理论 51
3.3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53
3.4产权经济理论 58
3.5生态经济学理论 61
3.6粮食安全理论 69
4研究区概况 73
4.1自然地理概况 73
4.2社会经济概况 77
4.3因素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85
5补偿模式的设计 89
5.1建立易地补充经济补偿模式的设想 89
5.2耕地保护易地补充的经济补偿模式建立 92
5.3模式选择 96
6区域耕地补偿价值测算 99
6.1区域耕地易地补充指标选择与优化的原则 99
6.2区域耕地经济补偿测算指标选择 100
6.3指标量化方法 103
6.4权重确定方法 112
6.5数据获取方法 113
7数据选取与分析 114
7.1经济效能数据获取 114
7.2自然资源数据选取 115
7.3社会资源数据选取 117
7.4生态效能数据获取 118
8研究结果 123
8.1经济效能预测结果 123
8.2自然资源效能预测结果 126
8.3社会资源效能预测结果 129
8.4生态效能预测 133
9补偿货币化 135
9.1自然资源货币化 135
9.2社会资源货币化 135
9.3生态效能货币化 139
9.4综合价值货币化 144
10结论与分析 148
10.1研究结论 148
10.2结果分析 149
11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保障措施 153
11.1共建平台,统一调度易地补充资源 153
11.2规范评估,构建多尺度考核机制 154
11.3专渠管理资金,保障资金融通 154
11.4理顺收益,构建统一市场配置 155
11.5注重民生,打造生态和谐 155
11.6合理规划,加强宏观调控 155
11.7创新机制,协调利益均衡 156
11.8体察民意,强化公众监督 156
参考文献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