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基本概念 1
0.2发展简史 1
0.3中国近现代大地构造学 2
0.4当前的主要任务 4
0.5研究内容和途径 5
第一篇 总论 9
第1章 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9
1.1地壳的形成 9
1.2太古宙地壳的性质与演化 11
1.2.1岩石组合及其形成环境 11
1.2.2早期地壳的生长 15
1.2.3地壳的克拉通化 17
1.2.4陆壳的生长方式 18
1.3华北古陆的形成与演化 19
1.3.1古陆核的形成 19
1.3.2古陆核生长与克拉通化 22
1.3.3克拉通的后期演化 25
1.4古裂陷与克拉通化 29
1.5西域古陆的形成与演化 32
1.5.1概述 32
1.5.2早前寒武纪构造特征 34
1.5.3晚前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41
1.6威尔逊旋回与联合古陆 43
第2章 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 47
2.1岩石圈速度与磁电结构 47
2.1.1地震波 47
2.1.2壳幔速度分层 48
2.1.3中国壳幔结构 50
2.1.4壳幔磁电结构 53
2.1.5古地磁与大陆漂移 56
2.2岩石圈温压结构 58
2.2.1壳幔热结构与热异常 58
2.2.2岩石圈力学结构 60
2.3化学地球动力学 66
2.3.1壳-幔的岩石、矿物与化学成分 66
2.3.2壳-幔成分研究 68
2.3.3壳-幔物质交换(玄武岩、花岗岩、蛇绿岩与深俯冲研究) 71
2.4岩石圈动力学 75
2.4.1地球动力学概述 75
2.4.2重力异常与壳幔均衡作用 76
2.4.3板块构造与地幔对流 79
2.4.4对板块构造的质疑 85
第3章 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88
3.1基本概念 88
3.1.1造山作用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88
3.1.2全球造山带的分布 90
3.2造山带的基本结构 94
3.2.1弧前体系 95
3.2.2弧后体系 95
3.2.3被动陆缘体系 97
3.2.4地体增生带 99
3.2.5造山带的主要类型 100
3.3陆缘型造山带的类型和结构 101
3.3.1 日本岛弧型 102
3.3.2新西兰北岛型 102
3.3.3科迪勒拉型 104
3.3.4安第斯型 106
3.3.5莫克兰型 107
3.4陆间型造山带的类型和结构 109
3.4.1概述 109
3.4.2特提斯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型) 111
3.4.3秦-祁型 116
3.4.4天山型 118
3.4.5阿尔泰型(突厥型) 119
3.5克拉通内造山作用 121
3.5.1概述 121
3.5.2华北板内造山作用 122
3.6晚和后造山作用 129
3.6.1变形机制 129
3.6.2前缘逆冲推覆 129
3.6.3伸展变形与根带深变质杂岩的土隆 131
第4章 沉积盆地 132
4.1概述 132
4.2伸展型盆地 133
4.2.1变形方式与基本特征 133
4.2.2裂谷盆地 136
4.2.3被动陆缘盆地(陆缘伸展盆地) 137
4.2.4陆内伸展型盆地 141
4.2.5克拉通盆地 142
4.3挠曲型盆地 146
4.3.1前陆盆地 146
4.3.2西南天山前缘早、中二叠世前陆盆地 152
4.3.3山前拗陷盆地 153
4.4走滑型盆地 155
4.4.1走滑拉分盆地 155
4.4.2滑脱型盆地 158
4.5盆地基本构造样式 159
4.5.1张性构造样式 159
4.5.2挤压构造样式 160
4.5.3反转构造样式 163
4.5.4扭动构造样式 164
4.6全球海平面升降幕的同步性 167
第5章 中国及其邻区板块构造区划 170
5.1板块类型 170
5.2板块边界类型 171
5.2.1板块边界的不同划分方案 171
5.2.2板块边界类型的划分 172
5.3板块构造单元区划 172
5.3.1西伯利亚板块 172
5.3.2巴尔喀什-准噶尔-南蒙古-松辽-佳木斯联合板块 173
5.3.3-卡拉库姆-塔里木-中朝板块 174
5.3.4昆仑-阿尔金-北祁连-秦岭-大别造山带(秦祁阿昆或中轴造山带) 175
5.3.5大扬子板块 176
5.3.6伊朗-藏滇-印支联合板块 177
5.3.7东亚岛弧-边缘海 178
第二篇 各论 181
第6章 亚洲北部(北亚)地区 181
6.1概述 181
6.1.1古亚洲洋 181
6.1.2北亚板块构造划分 182
6.2西伯利亚板块及其西缘(乌拉尔)和东缘(维尔霍扬斯克)造山带 182
6.2.1西伯利亚板块 183
6.2.2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地区 184
6.2.3维尔霍扬斯克(Verkhoyansk)地区 185
6.3西伯利亚板块南缘(蒙古)地区 187
6.3.1区域构造特征 187
6.3.2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构造演化 192
6.4巴尔喀什-准噶尔地区 193
6.4.1斋桑泊-额尔齐斯-图尔根断裂带 193
6.4.2巴尔喀什微板块 195
6.4.3西准噶尔弧盆体系 195
6.4.4东准弧盆体系 196
6.4.5准噶尔台块与准噶尔盆地 197
6.4.6吐哈台块与吐哈盆地 203
6.5天山造山带 206
6.5.1概述 206
6.5.2北天山 207
6.5.3中天山东段(中国境内) 210
6.5.4中天山西段(中亚境内) 214
6.5.5中天山北缘板块缝合带 217
6.5.6中天山南缘板块缝合带 218
6.5.7南天山 220
6.5.8西南天山南缘早-中二叠世板内俯冲带 221
6.6中国东北及其邻区 224
6.6.1概述 224
6.6.2大兴安岭带与东蒙古地区 226
6.6.3布列亚-佳木斯微板块 228
6.6.4锡霍特-阿林(Sikhote Alin)造山带 231
6.6.5结亚-松辽地体与盆地 233
第7章 卡拉库姆-塔里木-中朝板块 238
7.1中朝板块 238
7.1.1概述 238
7.1.2构造演化 239
7.1.3区域构造概述 245
7.1.4北华北台块与渤海湾盆地 248
7.1.5南华北盆地 251
7.1.6鄂尔多斯地块与鄂尔多斯盆地 253
7.1.7郯庐裂谷和环鄂尔多斯中-新生代地堑系 257
7.2吉冀蒙板块缝合带与北山构造楔 261
7.2.1吉冀蒙板块缝合带 261
7.2.2北山构造楔 266
7.3塔里木板块与塔里木盆地 267
7.3.1概述 267
7.3.2基底构造 269
7.3.3构造-沉积特征 272
7.4卡拉库姆板块与盆地 278
7.4.1概述 278
7.4.2构造-沉积演化 280
7.4.3区域构造特征 281
第8章 秦岭(秦)-祁连(祁)-阿尔金(阿)-昆仑(昆)造山带 284
8.1概述 284
8.2东秦岭地区 285
8.2.1构造轮廓 285
8.2.2洛栾被动陆缘 287
8.2.3北秦岭复式碰撞造山带 288
8.2.4中南秦岭被动陆缘造山带 292
8.2.5北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 293
8.2.6武当隆起 295
8.2.7南襄盆地 296
8.3大别-苏鲁-韩国构造带 297
8.3.1桐柏-大别段 297
8.3.2苏-鲁段 299
8.3.3朝鲜半岛南段 300
8.4西秦岭地区 304
8.4.1板块边界 304
8.4.2西秦岭地体 306
8.5祁连-阿尔金-东昆仑地区 310
8.5.1概述 310
8.5.2走廊被动陆缘拗陷带 312
8.5.3北祁连板块缝合带 312
8.5.4中-南祁连地体 313
8.5.5敦煌地块与阿尔金-柴北缘地区 317
8.5.6柴达木地块与柴达木盆地 322
8.5.7东昆仑 324
8.6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 328
8.6.1岩相古地理 329
8.6.2区域构造特征 331
8.6.3构造演化 333
第9章 大扬子板块与华南造山带 337
9.1概述 337
9.1.1基本特征 337
9.1.2壳幔结构 338
9.2中上扬子台块与四川、江汉盆地 338
9.2.1上扬子台块 338
9.2.2四川盆地 344
9.2.3中扬子台块与江汉盆地 347
9.3下扬子台块与苏北盆地 349
9.3.1基底构造 349
9.3.2区域构造与演化 351
9.4江南隆起 353
9.4.1构造属性 353
9.4.2变形特征 354
9.4.3构造与沉积演化 356
9.5松潘-甘孜被动陆缘造山带 358
9.5.1构造属性 358
9.5.2三叠纪盆地 360
9.5.3构造-沉积演化 363
9.6右江-南盘江被动陆缘造山带 364
9.6.1海西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364
9.6.2印支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366
9.7华南被动陆缘造山带与华夏古陆 367
9.7.1概述 367
9.7.2华夏古陆 368
9.7.3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371
9.7.4构造单元划分 375
第10章 伊朗-藏滇-印支地区 381
10.1特提斯构造域 381
10.2新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 382
10.2.1洋盆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基本特征 382
10.2.2高加索洋盆的形成与演化 383
10.2.3科佩特洋盆的形成与演化 384
10.2.4伊朗-阿富汗地体群 386
10.2.5帕米尔-北巴基斯坦 387
10.3滇-藏地区 389
10.3.1基本构造特征 389
10.3.2岩相古地理 392
10.3.3羌塘地体与羌塘盆地 394
10.3.4班公湖-怒江板内俯冲带 398
10.3.5冈底斯-拉萨-保山岛弧地体 400
10.3.6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 401
10.3.7喜马拉雅推覆构造带 403
10.4三江地区 405
10.4.1西金乌兰-金沙江板块缝合带 406
10.4.2澜沧江板内俯冲带 410
10.4.3昌都-兰坪-思茅地体 411
10.5印支地区 414
10.5.1概述 414
10.5.2印支地体(Indochina或Annamia) 416
10.5.3掸泰地体(Shan Thai或Sibumasu) 420
10.5.4主要蛇绿岩带 421
10.5.5西缅甸岛弧地体 424
第11章 东亚岛弧-边缘海 425
11.1概述 425
11.1.1构造轮廓 425
11.1.2古太平洋与东亚岛弧-边缘海 425
11.1.3特提斯洋的东延与东亚岛弧-边缘海 427
11.1.4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 430
11.2堪察加-日本岛弧 430
11.2.1堪察加岛弧 430
11.2.2日本岛弧 431
11.3日本海 435
11.4台湾岛弧 437
11.4.1概述 437
11.4.2区域构造 437
11.4.3构造演化 439
11.5黄海-东海盆地 439
11.5.1概述 439
11.5.2东海盆地 441
11.5.3北黄海盆地 443
11.5.4南黄海盆地 444
11.6马里亚纳-菲律宾岛弧 444
11.6.1马里亚纳沟弧系 445
11.6.2西菲律宾海盆地 446
11.6.3吕宋岛弧 447
11.7南中国海盆地 450
11.7.1概述 450
11.7.2基底构造 450
11.7.3构造演化 454
11.7.4沉积盆地 456
主要参考文献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