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药学史概要 2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4
第三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5
一、援物比类 5
二、司外揣内 5
三、试探与反证 6
第二章 阴阳五行 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与应用 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与应用 10
第三章 气血津液 14
第一节 气 14
一、气的含义 14
二、气的运行 14
三、气的生理功能 15
四、气的分类 15
第二节 血 16
一、血的含义 16
二、血的生成及运行 17
三、血的生理功能 17
第三节 津液 17
一、津液的含义 17
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排泄 18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18
第四节 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18
一、气与血的关系 18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9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9
第四章 脏腑经络 21
第一节 五脏 22
一、心 22
二、肺 23
三、脾 24
四、肝 25
五、肾 26
第二节 六腑 27
一、胆 28
二、胃 28
三、小肠 28
四、大肠 29
五、膀胱 29
六、三焦 29
第三节 奇恒之腑 30
一、脑 30
二、女子胞 3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0
一、脏与脏的关系 30
二、脏与腑的关系 32
三、六腑之间的关系 33
第五节 经络 33
一、经络的含义 3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4
三、十二正经 35
四、奇经八脉 37
五、经络的功能作用 38
第五章 病因 41
第一节 六淫 41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41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42
三、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2
第二节 疫疠 44
一、疫疠的基本概念 44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45
第三节 七情 45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45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45
第四节 饮食劳逸 46
一、饮食失宜 46
二、劳逸失度 47
第五节 其他病因 47
一、痰饮与瘀血 47
二、外伤 49
第六章 发病与病机 50
第一节 发病 50
一、正气不足与发病 50
二、邪气与发病 50
三、环境与发病 51
第二节 病机 51
一、邪正盛衰 51
二、阴阳失调 53
第七章 诊法 56
第一节 望诊 56
一、望神 56
二、望面色 57
三、望形态 58
四、望头颈肢体皮肤 58
五、望排出物 59
六、望小儿指纹 59
七、望舌 60
第二节 闻诊 62
一、听声音 62
二、嗅气味 63
第三节 问诊 63
一、问寒热 64
二、问汗 65
三、问疼痛 65
四、问饮食 66
五、问睡眠 66
六、问二便 67
七、问经带 67
第四节 切诊 68
一、脉诊 68
二、按诊 71
第八章 辨证 7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3
一、表里辨证 74
二、寒热辨证 75
三、虚实辨证 76
四、阴阳辨证 77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78
一、气病辨证 79
二、血病辨证 80
三、气血同病辨证 81
四、津液病辨证 82
第三节 脏腑辨证 83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83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84
三、脾与胃病辨证 86
四、肝与胆病辨证 87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89
六、脏腑兼病辨证 90
第四节 其他辨证 91
一、六经辨证 91
二、卫气营血辨证 93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 96
第一节 预防疾病采取的措施 96
一、未病先防 96
二、既病防变 97
第二节 治则 97
一、治病求本 97
二、扶正祛邪 98
三、三因制宜 99
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01
一、藏象研究 101
二、经络研究 102
三、舌诊研究 103
四、脉象研究 104
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 107
第十章 中药学基础理论 107
第一节 中药性能 108
一、四气 108
二、五味 109
三、归经 110
四、升降浮沉 111
五、毒性 111
第二节 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 112
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 112
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 116
第十一章 常用中药 122
第一节 解表药 122
一、发散风寒药 122
麻黄 123
桂枝 123
紫苏 124
生姜 124
荆芥 124
防风 125
羌活 125
白芷 126
细辛 126
二、发散风热药 127
薄荷 127
牛蒡子 127
桑叶 128
菊花 128
蝉蜕 129
柴胡 129
升麻 130
葛根 130
第二节 清热药 132
一、清热泻火药 133
石膏 133
知母 133
栀子 134
芦根 134
夏枯草 135
二、清热燥湿药 135
黄芩 135
黄连 136
黄柏 136
龙胆 137
三、清热解毒药 137
金银花 138
连翘 138
板蓝根 138
大青叶 139
蒲公英 139
鱼腥草 140
大血藤 140
白头翁 140
马齿苋 141
四、清热凉血药 141
地黄 141
玄参 142
牡丹皮 142
赤芍 143
水牛角 143
五、清虚热药 144
青蒿 144
地骨皮 144
第三节 泻下药 147
一、攻下药 147
大黄 148
芒硝 148
番泻叶 149
二、润下药 149
火麻仁 149
郁李仁 149
三、峻下逐水药 150
甘遂 150
牵牛子 150
第四节 祛风湿药 152
一、祛风湿散寒药 152
独活 153
威灵仙 153
木瓜 153
二、祛风湿清热药 154
防己 154
秦艽 154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155
桑寄生 155
五加皮 155
第五节 化湿药 157
苍术 157
广藿香 158
砂仁 158
豆蔻 158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160
茯苓 160
薏苡仁 161
泽泻 161
猪苓 162
车前子 162
滑石 162
茵陈 163
金钱草 163
第七节 温里药 165
附子 165
干姜 166
肉桂 166
吴茱萸 167
第八节 理气药 168
厚朴 169
枳实 170
陈皮 170
木香 170
香附 171
薤白 171
第九节 消食药 173
山楂 173
神曲 174
麦芽 174
莱菔子 174
第十节 驱虫药 175
槟榔 176
使君子 176
苦楝皮 177
第十一节 止血药 178
白及 179
仙鹤草 179
地榆 180
槐花 180
白茅根 180
三七 181
蒲黄 181
茜草 182
艾叶 182
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184
川芎 184
延胡索 185
郁金 185
丹参 186
牛膝 186
桃仁 187
红花 187
益母草 188
莪术 188
第十三节 化痰药 190
半夏 191
天南星 191
旋覆花 192
桔梗 192
川贝母 193
浙贝母 193
瓜蒌 194
竹茹 194
第十四节 止咳平喘药 196
苦杏仁 196
紫苏子 197
枇杷叶 197
百部 198
紫菀 198
款冬花 198
桑白皮 198
葶苈子 199
第十五节 安神药 200
酸枣仁 200
柏子仁 201
首乌藤 201
远志 201
龙骨 202
第十六节 平肝潜阳药 203
石决明 204
珍珠母 204
牡蛎 205
赭石 205
蒺藜 206
第十七节 息风止痉药 207
羚羊角 207
牛黄 208
钩藤 208
天麻 209
僵蚕 209
地龙 209
第十八节 开窍药 211
麝香 211
冰片 212
苏合香 212
石菖蒲 213
第十九节 补虚药 214
一、补气药 214
人参 215
西洋参 216
党参 216
黄芪 217
白术 217
甘草 218
二、补血药 218
当归 219
熟地黄 219
阿胶 220
何首乌 220
白芍 221
三、补阴药 221
南沙参 222
麦冬 222
枸杞子 222
女贞子 223
龟甲 223
鳖甲 224
黄精 224
四、补阳药 225
鹿茸 225
淫羊藿 226
巴戟天 226
杜仲 226
续断 227
冬虫夏草 227
菟丝子 228
补骨脂 228
益智 229
紫河车 229
第二十节 收涩药 231
五味子 232
山茱萸 232
桑螵蛸 233
乌梅 233
肉豆蔻 234
海螵蛸 234
第二十一节 涌吐药 236
常山 236
胆矾 236
第二十二节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237
硫黄 238
升药 238
硼砂 239
炉甘石 239
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 241
一、四性的现代研究 241
二、五味的现代研究 242
三、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 243
四、归经的现代研究 244
五、毒性的现代研究 245
下篇 方剂学基本知识 247
第十二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 247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247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47
二、主要治法 248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249
一、组成原则 250
二、组成变化 251
第三节 方剂的应用形式与用法 252
一、方剂的剂型 252
二、方剂的用法 254
第十三章 常用方剂 256
第一节 解表方 256
麻黄汤 257
桂枝汤 257
九味羌活汤 257
银翘散 258
桑菊饮 258
败毒散 258
第二节 和解方 260
小柴胡汤 261
逍遥散 261
半夏泻心汤 262
大柴胡汤 262
第三节 清热方 264
白虎汤 265
清营汤 265
龙胆泻肝汤 265
左金丸 266
白头翁汤 266
黄连解毒汤 266
五味消毒饮 267
青蒿鳖甲汤 267
第四节 泻下方 270
大承气汤 270
大黄牡丹汤 271
大黄附子汤 271
麻子仁丸 271
黄龙汤 272
第五节 祛湿方 273
平胃散 274
藿香正气散 274
茵陈蒿汤 275
三仁汤 275
八正散 275
二妙散 276
五苓散 276
真武汤 276
独活寄生汤 277
第六节 温里方 279
理中丸 280
吴茱萸汤 280
四逆汤 280
当归四逆汤 281
第七节 消食方 282
保和丸 283
健脾丸 283
枳术丸 284
第八节 理气方 285
越鞠丸 286
半夏厚朴汤 286
枳实薤白桂枝汤 286
金铃子散 287
旋覆代赭汤 287
第九节 理血方 289
血府逐瘀汤 289
补阳还五汤 290
桃核承气汤 290
生化汤 290
桂枝茯苓丸 291
失笑散 291
十灰散 291
小蓟饮子 292
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294
二陈汤 294
半夏白术天麻汤 295
温胆汤 295
小青龙汤 29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96
第十一节 平肝息风方 298
镇肝熄风汤 298
天麻钩藤饮 299
羚角钩藤汤 299
第十二节 安神方 300
酸枣仁汤 301
甘麦大枣汤 301
天王补心丹 302
第十三节 开窍方 303
安宫牛黄丸 303
苏合香丸 304
第十四节 补虚方 305
四君子汤 306
参苓白术散 306
补中益气汤 307
生脉散 307
四物汤 308
当归补血汤 308
归脾汤 308
六味地黄丸 309
一贯煎 309
肾气丸 310
第十五节 固涩方 312
玉屏风散 313
金锁固精丸 313
完带汤 314
四神丸 314
第十六节 驱虫方 315
乌梅丸 316
附:方剂学研究进展 318
一、方剂的物质基础研究 318
二、方剂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319
三、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20
参考文献 322
索引 324
一、中药中文名索引 324
二、中药拉丁名索引 328
三、方剂索引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