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认知神经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正直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315892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抑郁症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神经心理机制是抑郁症发生、发展与复发的基础,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本书分别对抑郁症的负性注意、负性记忆(心境一致性记忆、自传体记忆、指向遗忘)、负性思维、执行功能、社会信息加工的行为学、ERP特点以及神经加工回路等方面,从目前研究进展、实验研究以及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心理医生、神经认知心理学研究者提供新视野和新思路。

第一章 抑郁认知神经基础概述 1

第一节 抑郁认知加工理论 1

一、抑郁的认知理论 1

二、抑郁的信息加工理论 3

第二节 抑郁注意偏向理论 5

一、抑郁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 5

二、抑郁患者注意偏向理论 6

第三节 抑郁症的整合情绪记忆模型 8

一、早期的抑郁症情绪记忆模型 8

二、抑郁症的整合情绪记忆模型 9

三、整合情绪记忆模型对抑郁症的解释 11

四、问题及展望 13

第四节 抑郁患者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CaR-FA-X模型 14

一、抑郁患者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新解释——CaR-FA-X模型 14

二、功能回避、“捕捉”/沉思、执行控制资源减少三者共同解释抑郁个体过度概括化的自传体记忆 16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17

第五节 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脑机制 18

一、抑郁症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特点及脑机制 18

二、抑郁症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特点及脑机制 19

三、抑郁症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特点及理论假设 20

四、现阶段研究中的局限与展望 22

第六节 抑郁症的认知神经假说 23

一、抑郁症认知功能的改变来源于大脑相关区域功能的异常 23

二、认知治疗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自下而上的加工和(或)通过增强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减少负性图式激活而减少抑郁症状 24

三、认知控制的神经回路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25

第二章 抑郁与注意偏向 30

第一节 抑郁个体返回抑制特点 31

一、抑郁个体返回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 32

二、抑郁个体返回抑制能力的ERP研究 35

三、讨论 42

第二节 抑郁个体干扰抑制特点 43

一、抑郁个体干扰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 44

二、抑郁个体干扰抑制能力的ERP研究 46

三、讨论 49

第三节 抑郁个体分心抑制特点 50

一、抑郁个体分心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 50

二、讨论 53

第三章 抑郁与心境一致性记忆 56

第一节 悲伤心境诱导下非临床抑郁个体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行为学特点 57

一、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VAS评分特点 59

二、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性别判断反应时的特点 59

三、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的特点 60

四、讨论 61

第二节 悲伤心境诱导下非临床抑郁个体外显心境一致性记忆的行为学特点 62

一、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VAS评分特点 63

二、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新旧判断反应时的特点 63

三、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新旧判断正确率的特点 64

四、讨论 65

第三节 悲伤心境诱导下非临床抑郁个体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ERP特点 66

一、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VAS评分特点 67

二、两组被试对不同呈现时间情绪面孔的新旧判断的行为学特点 67

三、两组被试完成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早、晚期ERP振幅特点 68

四、讨论 73

第四节 悲伤心境诱导下非临床抑郁个体外显心境一致性记忆的ERP特点 74

一、正常组和非临床抑郁个体组被试的VAS评分特点 75

二、两组被试对不同呈现时间情绪面孔的新旧判断的行为学特点 75

三、两组被试完成外显心境一致性记忆的早、晚期ERP振幅特点 77

四、讨论 81

第四章 抑郁与自传体记忆 86

第一节 抑郁情绪个体自传体记忆水平方法的检测 87

一、无外显指导语条件下,SCEPT任务和AMT任务敏感性研究 87

二、外显指导语任务下,SCEPT-SI和标准的AMT任务敏感性研究 88

三、讨论 89

第二节 自传体记忆测验中的线索词的修订与评价 89

一、Williams自传体记忆测验中线索词的修订与信效度研究 89

二、高尔顿线索词的修订与信效度研究 91

三、讨论 94

第三节 抑郁症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行为学特点 96

一、评定者评分一致性分析 97

二、三组被试对线索词具体性记忆得分的分析 97

三、不同性别的被试对线索词具体性记忆得分的比较 97

四、不同程度抑郁情绪被试的正性、负性线索词的具体性记忆得分的比较 98

五、讨论 98

第四节 抑郁症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大脑激活特点 99

一、正常对照组与抑郁症患者组回忆内容的自评情况 100

二、自传体记忆任务提取的脑区激活情况 102

三、讨论 105

第五节 抑郁症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在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行为学特点 109

一、正常组与抑郁症组具体性记忆和概括性记忆得分的比较 110

二、正常组与抑郁症组在不同效价线索词上的具体性记忆和概括性记忆的比较 111

三、正常组与抑郁症组具体性记忆和概括性记忆的反应时差异 111

四、正常组与抑郁症组不同效价线索词具体性记忆和概括性记忆的反应时比较 112

五、讨论 113

第六节 抑郁症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大脑激活特点研究 114

一、脑区激活特点&(]] 4

二、联合脑区激活特点 121

三、讨论 126

第五章 抑郁与反事实思维 139

第一节 抑郁个体自发反事实思维特点 140

一、自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特点 142

二、自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特点 143

三、自发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特点 145

四、自发反事实思维与抑郁程度的相关关系 147

五、讨论 147

第二节 抑郁个体诱发反事实思维特点 149

一、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 149

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 150

三、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 151

四、诱发反事实思维与抑郁程度的相关关系 152

五、讨论 152

第三节 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推理能力特点 153

一、反事实思维推理能力 154

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得分的性别差异 154

三、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得分与抑郁程度的相关关系 155

四、讨论 155

第四节 抑郁个体执行功能特点 156

一、Stroop色词干扰测试的错误率特点 157

二、Stroop色词干扰测试的反应时特点 158

三、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159

四、讨论 160

第五节 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特点与执行功能之间关系 160

一、自发反事实思维与执行功能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161

二、诱发反事实思维与执行功能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162

三、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得分与执行功能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163

四、讨论 163

第六章 抑郁与指向遗忘 169

第一节 抑郁症状大学生指向遗忘特点 170

一、正常组与抑郁症状组对情绪词指向遗忘加工的混合设计方差分析 172

二、正常组与抑郁症状组自由回忆阶段指向遗忘特点 173

三、正常组与抑郁症状组再认阶段指向遗忘特点 174

四、讨论 177

第二节 抑郁症状大学生指向遗忘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 178

一、正常组和抑郁症状组被试指向遗忘范式下情绪词诱发的ERPs 179

二、正常组和抑郁症状组ERP成分波幅、潜伏期的分析比较 180

三、正常组和抑郁症状组ERP成分的方差分析 182

四、ERP成分地形图分析 183

五、讨论 185

第七章 抑郁与转换功能 189

第一节 抑郁症状个体工作记忆中注意焦点转换的行为学特点 190

一、语音环—视空画板间任务类型特点 192

二、语音环一视空画板转换代价比较分析 192

三、讨论 193

第二节 抑郁症状个体工作记忆中注意焦点转换的ERP特点 194

一、抑郁症状个体工作记忆中注意焦点转换的N2平均波幅分析 195

二、语音环与视空画板的P3a特点 199

三、语音环与视空画板的P3b特点 200

四、讨论 201

第三节 抑郁症状个体任务转换的行为学特点 201

一、抑郁症状个体任务正确率的转换代价 202

二、抑郁症状个体任务反应时的转换代价 202

三、讨论 202

第四节 抑郁症状个体任务转换的ERP特点 203

一、抑郁症状个体任务转换线索锁时的ERP特点 203

二、抑郁症状个体任务转换靶子锁时的ERP特点 205

三、抑郁症状个体任务转换反应锁时的ERP特点 208

四、讨论 209

第八章 抑郁与社会信息加工 212

第一节 抑郁症状中学生自我相关生活事件的编码特点 213

一、抑郁症状中学生编码正性、负性、中性条目量的特点 215

二、抑郁症状中学生对正性、负性和中性条目的编码特点 215

三、抑郁症状中学生的编码偏向的特点 216

四、讨论 216

第二节 不同回忆条件下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回忆特点 217

一、正性条件对抑郁症状中学生回忆的影响 217

二、负性条件对抑郁症状中学生回忆的影响 218

三、中性条件对抑郁症状中学生回忆的影响 218

四、不同回忆条件对抑郁症状中学生回忆偏向的影响 218

五、讨论 219

第三节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再认特点 219

一、抑郁症状中学生对正性、负性和中性条目的再认量特点 220

二、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再认偏向的特点 220

三、讨论 221

第四节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启动效应特点 221

一、抑郁症状中学生启动加工特点 221

二、抑郁症状中学生对正性、负性和中性条目的启动加工特点 222

三、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启动偏向的特点 223

四、讨论 223

第五节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负性认知与血清细胞因子关系 224

一、抑郁症状中学生与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8、IL-2和IL-6的水平比较 224

二、抑郁症状中学生Beck、Zung和自主思维总分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分析 225

三、抑郁症状中学生Beck量表项目因子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相关分析 225

四、抑郁症状中学生自主思维量表项目因子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相关分析 226

五、讨论 227

第九章 抑郁与情绪加工和认知控制脑回路 234

第一节 抑郁症患者正性、负性情绪加工和认知控制相互作用的行为学特点 235

一、两组被试注视和忽视不同情绪效价面孔时的正确率比较 236

二、两组被试注视和忽视不同情绪效价面孔时的反应时比较 237

三、讨论 237

第二节 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和认知控制脑回路激活特点 238

一、两组被试注视和忽视不同情绪效价面孔时情绪加工脑区的活性比较 239

二、两组被试注视和忽视不同情绪效价面孔时认知控制脑区的活性比较 240

三、两组被试注视和忽视不同情绪效价面孔时情绪加工脑区与认知控制脑区活性的相关分析 240

四、讨论 242

第三节 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情绪加工脑区与认知控制脑区的功能连接 244

一、两组被试静息状态下情绪加工脑区与认知控制脑区及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 244

二、两组被试静息状态下情绪加工脑区与认知控制脑区及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比较 245

三、讨论 245

第十章 抑郁认知神经发生论与展望 254

第一节 抑郁的注意偏向眶额叶激活特点及注意训练 254

一、抑郁症与返回抑制能力缺陷 255

二、OFC 5-HT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患者返回抑制能力缺陷的生理基础 255

第二节 抑郁症过度概括性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脑机制及训练 256

一、自传体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 257

二、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的神经网络 257

三、自转体记忆具体性训练可能改善抑郁 257

第三节 抑郁杏仁核-前额叶神经回路机制 258

一、杏仁核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加工过度激活相关 258

二、背外侧前额皮质与认知控制能力不足有关 258

三、抑郁患者杏仁核-前额叶神经回路的作用 258

第四节 前额叶腹内侧和背外侧皮质在抑郁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259

一、抑郁症患者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活性下降 259

二、抑郁症患者前额叶腹内侧皮质的功能增强 260

三、前额叶腹内侧皮质和背外侧皮质相互作用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