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北京政治 1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中央政相 2
一 中央政府及政制的更迭 2
二 段祺瑞整合北洋体系的努力 9
第二节 国会制度在中国政治中消亡 19
一 贿选之后国会的党派构成及运作状况 19
二 实力派的政治决断与国会议员的抗争 27
三 民初国会制度消亡的政治语境 33
第三节 直奉战后政治格局的变化 39
一 中国政治中文武关系的变化 40
二 地方意识兴起与中国政治的区域化 51
三 外交与内政混一政治格局的形成 59
第二章 善后会议:和平统一的最后尝试 67
第一节 善后会议的由来及各方的立场 67
一 直奉战争“善后”问题的提出 67
二 实力派的态度及社会各方的立场 72
三 国民党方面欲迎还拒的姿态 78
第二节 善后会议的召开 93
一 善后会议的筹备工作 93
二 善后会议正式召开及通过的主要议案 95
三 联治派在善后会议中的活动 106
第三节 善后会议自身的善后问题 113
一 善后会议面临的困境及最后结局 113
二 国民会议运动 120
第三章 初期国共合作 127
第一节 国共合作局面的成立 127
一 “联俄”与“容共”实际步伐的迈出 127
二 国民党改组筹备工作的开展 135
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40
第二节 初期的国共合作与冲突 147
一 初期的国共合作 147
二 国共两党矛盾冲突的逐渐公开化 153
三 国民党组织的正式分裂 164
第三节 蒋介石政治立场明朗化及中共的反应 176
一 中山舰事件及其善后处置 178
二 整理党务案的通过 184
三 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的对策 186
第四章 五卅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192
第一节 五卅事件的发生 192
一 上海日纱厂二月工潮 192
二 顾正红案及反帝宣传运动的发起 197
三 5月30日的南京路事件 204
第二节 北京政府对五卅事件因应及交涉之经过 208
一 事发后执政府的内部反应 208
二 外交抗议与初期交涉 211
三 北京公使团的分歧与单独对英策略的提出 220
四 “沪案重查”与交涉的悬搁 225
第三节 五卅运动的形成与扩散 228
一 上海“三罢”运动的发起 228
二 上海罢工工人的维持 234
三 运动在外地的扩展 239
四 运动的衰退与中止 242
第四节 民族主义群众运动的运用及走向 248
一 五卅运动中各种势力的利用 248
二 民气可恃:国民外交的巅峰 260
三 革命与“反赤”:群众运动的影响 264
第五章 北伐前中外关系格局的演变 271
第一节 条约体系与中外关系 271
一 条约体系的文化解读 272
二 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内争与外力的纠结互动 282
第二节 中苏建交谈判 293
一 加拉罕来华及中俄初期交涉 295
二 王正廷与加拉罕再度谈判 307
三 王加草案的签订及内阁的否定 310
四 国民外交的展现 322
五 中俄协定的签署及其对双方的影响 329
六 归还俄使馆和中苏会议的召开 335
七 奉俄协定 342
第三节 关税特别会议 349
一 北伐前中国的财政状况 349
二 各国对关税会议的态度及“金佛郎案”的议结 353
三 关税特别会议的召开 359
第四节 法权会议 379
一 法权会议召开的背景 379
二 北京政府促成法权会议召开的努力 384
三 法权会议与《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 387
第五节 北京政府的修约活动 401
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各国对华方针的调整 401
二 民族主义高涨和北京政府的修约活动 406
第六章 南北军阀混战与北京临时执政府的垮台 414
第一节 浙奉战争与孙传芳势力的兴起 414
一 浙奉战争的背景与原因 414
二 战事发动与奉方应对 419
三 战事的进展与停滞 424
四 北方冯张妥协与孙传芳撤兵 426
第二节 北京临时执政府的终结 430
一 大沽炮击事件与中外交涉 430
二 “三一八”惨案与段祺瑞执政府的垮台 435
第七章 南北军政格局的攻守势易 446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新陈代谢 447
第二节 北方边缘挑战中央的地理态势 460
第三节 反赤旗帜下北方军政的整合尝试 475
第四节 南方新兴武装势力的整合 484
第五节 中山舰事件与广州政局的新陈代谢 507
第六节 南北统一的愿望与可能性 547
参考文献 559
人名索引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