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世梅,贺利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0716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儒家博大精神的伦理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和谐观念,基本内涵主要有仁爱观、中和、中庸观、义利观、诚信观、德治思想,天人合一观和人口观等,对这些观念必须进行辨证的思考,既要看到它们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应看到它们的历史局限性。结合新的时代,必须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转换:把儒家的仁爱观转换为现代的以人为本;把儒家的中庸观转换为现代的公平正义;实现儒家义利观向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升华;实现儒家诚信观向现代诚信友爱的转化;由儒家的德治思想转向现代的民主法制、德法兼治;把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转换为现代的人天和谐新理念。

序言 1

上篇 儒家和谐观的基本内涵 4

第一章 儒家的仁爱观 4

第一节 孔子的“仁爱”观 5

一 “仁者爱人” 6

二 “仁者爱人”的具体表现 8

第二节 孟子的“仁民爱物”和“仁政”思想 10

一 孟子仁爱观的性善论基础 11

二 “仁民而爱物” 13

三 “仁政”思想 18

第三节 荀子的“行礼为仁” 25

一 荀子“礼”的“人性恶”理论基础 26

二 荀子的礼治思想 28

三 荀子“礼”的本质在于“等差有序” 32

四 行礼为仁,仁本礼末 34

第四节 汉代及以后儒者对仁爱观的继承和改造 35

一 陆贾是汉代儒学改造的先驱 36

二 董仲舒对孔孟之“仁”的继承和改造 39

三 汉代以后儒者对仁爱观的发展 45

第二章 儒家的“中和”思想 48

第一节 “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48

一 中和是儒家的最高价值原则 48

二 中和在儒学中兼有世界观的意义 50

三 中和又是儒家的方法论 51

第二节 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 52

一 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渊源 52

二 儒家“中和”观的文化意蕴及特征 54

第三章 儒家的义利观 62

第一节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63

一 孔子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64

二 孔子、孟子提倡舍生取义 66

三 承认追求私利是人的本能欲望 67

第二节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演变 68

一 以董仲舒为代表,儒家义利观发生了第一次蜕变 69

二 宋代儒家义利观发生的第二次蜕变:宋明理学对儒家义利观的扭曲 71

三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复归 72

第四章 儒家的诚信观 74

第一节 儒家诚信之“诚” 74

第二节 儒家诚信之“信” 76

第三节 儒家的诚信观 78

第五章 儒家的“中庸观” 81

第一节 对孔子“中庸”基本内涵的误解 81

第二节 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84

一 孔子“中庸”的“中”的含义 85

二 孔子“中庸”的“庸”的含义 86

三 孔子“中庸”含义的准确定位 88

第六章 儒家的“德治”思想 90

第一节 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 90

一 以“礼”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 91

二 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92

三 重“人治”,轻“法治”,主张贤人治国 92

四 视民为本,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 94

第二节 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95

一 “以义正我”、“以仁安人” 95

二 施“教化”,守“等级” 97

第七章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 100

第一节 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发展 100

一 儒家“天人合一”之天 100

二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进 103

第二节 “天人合一”思想的三重意蕴 105

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政治管理之策 106

二 “天人合一”是理想的生存状态 106

三 “天人合一”是超拔的道德境界和高远的审美境界 111

第八章 儒家的人口思想 112

第一节 儒家多子多福、早婚早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113

第二节 儒家人口思想略述 116

一 儒家以“仁”作为其人口思想的核心 116

二 儒家以“足”作为其人口数量的主张 117

三 儒家以“教”作为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119

四 儒家以“孝”作为维护亲属因缘的纽带 120

五 儒家以“心”“德”作为划分人口结构的标准 123

中篇 儒家和谐观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127

第一章 儒家“仁爱”观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127

第一节 儒家“仁爱”观的历史局限性 127

一 儒家“仁爱”观的不平等性 127

二 儒家“仁爱”观的虚幻性 128

第二节 儒家“仁爱”观的现代价值 130

一 儒家“仁爱”观中几种仍须弘扬的宝贵精神 130

二 儒家“仁爱”观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36

第二章 儒家中庸观的历史局限和中和观的现代价值 138

第一节 儒家中庸思想的历史局限 138

一 儒家中庸思想只是一种相对“平等”,其中包含着最大的“不平等” 138

二 儒家中庸思想提倡原始的、简单的“平均主义” 140

三 儒家“中庸”思想的唯一实现途径——全民修身 141

第二节 儒家中和观的现代价值 142

一 “和实生物”的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深邃的哲学之源 143

二 “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是我们处理国际国内事务、注重和平手段的重要依据 143

三 “和而不同”思想是现代社会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和运用的有力论证 144

四 “致中和”的思想也为今日和谐发展理论构建中的地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5

第三章 儒家义利观的消极影响和现代价值 146

第一节 儒家义利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146

一 重义轻利,安于现状,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悖 148

二 重义轻利,道德至上,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精神相悖 149

三 重义轻利,重农抑商,与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相悖 150

第二节 儒家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151

一 以义为上的道德追求有助于加强对个人主义的道德约束,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 152

二 先义后利的价值观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抑制拜金主义的蔓延,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 153

三 注重公利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解决当今生态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3

第四章 儒家诚信观的时代局限与现代价值 156

第一节 儒家诚信观的时代局限 156

一 儒家诚信观受封建仁义道德的钳制 157

二 儒家诚信观缺少法治要求 157

第二节 儒家诚信观的现代价值 160

一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 160

二 诚信是交往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也是基本的交友之道 162

三 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164

四 诚信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基本的立国立民之道 165

第五章 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168

第一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169

一 人治 169

二 过犹不及 170

三 僵化 170

第二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171

一 扬弃儒家“德治”思想,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 172

二 以德治国的主要内容 173

三 以德治国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提示 174

第六章 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局限和现代价值 180

第一节 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局限性 181

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其冲突的一面 181

二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过于强调自然的伦理道德意义而忽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探索 182

三 儒家“天人合一”观以内省自思的思维方式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脱离了“实然”的“应然”之思 183

第二节 儒家“天人合一”观的现代价值 184

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 185

二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186

三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188

第七章 儒家人口思想之辩证观 189

一 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强调重民爱民 189

二 提倡通过全民教化、崇尚德育,提高人口质量 190

三 主张“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人口生育观 191

下篇 儒家和谐观的现代转换与科学建构 196

第一章 把儒家的仁爱观转化为现代的以人为本 196

第一节 “以人为本”概念的历史演变 196

一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人本思想,其中以中国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最为典型 197

二 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思想 200

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道主义思想,是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 201

第二节 “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 203

一 “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 204

二 “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9

三 “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 213

四 “以人为本”的实现机制 214

第二章 把儒家的义利观升华为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2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义利关系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223

一 社会主义义利关系问题的提出 223

二 社会主义义利关系问题的科学内涵 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义利关系问题提出的意义 231

一 形成和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231

二 社会主义义利观解决了在市场条件下的义利矛盾,实现了以往义利观不能解决的义利统一问题 234

三 形成和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2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建构 238

一 形成完善的教育科研机制 239

二 建构完美的传媒舆论机制 240

三 实施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 241

四 研究生动通俗的文化艺术机制 242

五 发展强大的经济杠杆机制 243

第三章 把儒家诚信观转换为现代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 244

第一节 诚信友爱的科学诠释 244

一 诚信友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245

二 诚信友爱是指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245

第二节 诚信友爱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46

一 诚信友爱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47

二 诚信友爱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50

第三节 现代社会诚信友爱美德的缺失 253

一 现代社会诚信友爱缺失之种种表现及其影响 253

二 现代社会诚信友爱缺失之根源 255

第四节 现代社会诚信友爱美德的重塑 257

一 加强社会的调控机制 257

二 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和体系 261

三 强化市场的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的制度规范 262

第四章 扬弃儒家的中庸思想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64

第一节 公平正义的内涵分析 264

一 权利公平 265

二 机会公平 266

三 过程公平 266

四 结果公平 267

五 “四种”公平之间的关系 268

第二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 269

一 公平正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70

二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原则和必然要求 270

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 271

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核心 272

第三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3

一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 273

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对策 275

第四节 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效率 280

一 正确认识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效率的关系 281

二 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82

第五章 完善儒家的德治思想,构建和谐道德 285

第一节 和谐道德的主要内容 285

一 和谐道德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86

二 “和谐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288

第二节 “和谐道德”的形成路径 295

一 和谐道德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国家的道德推行和对公众的道德动员 295

二 形成和谐道德必须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联姻,取得法律强有力的支撑 296

三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道德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价值目标 298

四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道德人格 299

五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世界优秀道德文明成果,建设以优良道德为内核的和谐文化 299

第六章 把儒家“天人合一”观转换为现代人天和谐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02

第一节 现代天人和谐观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302

一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现代天人和谐观的科学理论基础 303

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准和意义 305

第二节 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07

一 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07

二 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08

第三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312

一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312

二 在实践活动中多措并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5

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反对两种极端的错误倾向——“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319

第七章 把儒家的人口观升华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适度人口观,为构建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323

第一节 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适度人口观 324

一 保持适度的人口总量,是适度人口观的根本要求 324

二 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是适度人口观的核心内容 325

三 建立合理的人口结构,是适度人口观的客观必然 326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人口问题 326

一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发展现状 327

二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发展现状的成因及影响 333

三 农村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现状、成因及影响 335

第三节 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39

一 基本思路 339

二 新时期新思路 340

三 主要对策 341

第八章 由儒家“静态的和谐”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现代“动态和谐”的转变 3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活力 355

一 正确理解“社会活力”的科学内涵 355

二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 365

一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安定 366

二 安定的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368

三 建设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70

参考文献 379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