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词调研究的现况 3
第二节 源流与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浣溪沙之主题演变 23
第一节 影响主题递嬗的因素 25
(一)缘其本事以创作 25
(二)乐舞形式的作用 28
(三)青楼歌妓的繁盛 30
(四)唱和酬赠的风气 32
(五)时代环境的剧变 34
(六)宗教传播的工具 35
第二节 唐五代:隐逸与闺怨两端 46
(一)敦煌民间词—隐逸闲适与乡愁国恨 48
(二)唐五代文人词—闺怨与美人的咏歌 55
第三节 两宋词:多元化主题发展 64
(一)唐五代的承继与开拓 65
(二)愁思满怀而寻欢逐乐 73
(三)咏物写景的崛起盛行 83
(四)歌颂祝寿与边塞之作 88
第四节 金元词:全真教修炼新题 99
第三章 浣溪沙之格律形式 111
第一节 正统沿革之争 114
第二节 体式类型之辨 125
(一)基本式—齐言体 130
(二)基本式—长短体 134
(三)摊破式 139
(四)加衬式 143
(五)衍慢式 150
第三节 律句格式之别 160
第四章 浣溪沙之用韵探究 177
第一节 用韵分佈的情形 179
第二节 越出部界的观察 191
(一)变而不离其宗 192
(二)-n-ng-m相混 198
(三)其他 203
第三节 用韵声情的关连 210
(一)隐逸闲适的声情 213
(二)怨恨惆怅的声情 217
(三)欢愉祝贺的声情 222
(四)咏物写景的声情 224
(五)边塞黍离与修行 226
第四节 和韵的音韵特色 229
第五章 浣溪沙之名家名作 243
第一节 选评标准暨名家特色 245
(一)浣溪沙第一词人—苏轼 250
(二)明亮情境的营造—韩淲 258
(三)严谨的技巧运用—贺铸 260
(四)壮阔与清新合一—毛滂 265
(五)农村隐逸的展现—辛弃疾 268
第二节 名作选评与篇章结构 278
(一)空间结构 284
(二)时间结构 287
(三)情景结构 289
(四)其他结构 292
第六章 结论—词体的中介与传播之先 299
参考文献 307
附录一浣溪沙主题格律用韵分析表 339
附录二 历代选集中之浣溪沙统计表 419
附录三「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系统」、「唐宋文史数据库——唐宋词检索系统」勘误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