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57
第一章 建置沿革 57
第一节 沿革 57
第二节 县境 6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5
第一节 唐至清代 65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第三章 城镇 75
第一节 县城变迁 75
第二节 县直属镇乡 78
第四章 区 乡(镇) 84
第一节 永临区 84
第二节 罗浮区 90
第三节 沙头区 94
第四节 岩头区 99
第五节 岩坦区 107
第六节 碧莲区 111
第七节 四川区 11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21
第一章 地质 121
第一节 地层 121
第二节 侵入岩 123
第三节 构造 123
第二章 地貌 125
第一节 山地丘陵 126
第二节 平原盆地 128
第三节 七都岛 130
第三章 气候 131
第一节 气温 131
第二节 降水 137
第三节 湿度 蒸发 143
第四节 日照 太阳辐射 144
第五节 气压 风 145
第四章 水文 146
第一节 水系 147
第二节 瓯江 潮汐 151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56
第一节 成土母质 156
第二节 土壤类型 157
第三节 土壤养分 161
第四节 植被 162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63
第一节 土地 163
第二节 水 164
第三节 野生植物 165
第四节 野生动物 169
第五节 矿物 175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81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 181
第二节 地震 195
第三节 虫(病)灾 197
第三编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199
第一章 概貌 199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99
第二节 风景特点 200
第三节 景区分布 204
第二章 溪山十景 208
第一节 石桅岩 208
第二节 岩门底七折瀑 208
第三节 狮子岩 209
第四节 九漈瀑 石门台 209
第五节 陶公洞 210
第六节 十二峰 211
第七节 百丈瀑 211
第八节 崖下库 212
第九节 藤溪瀑潭 213
第十节 石板岩 213
第三章 沿江古村落 215
第一节 岩头村(镇) 215
第二节 枫林村(镇) 217
第三节 芙蓉村 219
第四节 苍坡村 221
第五节 花坦村 222
第六节 蓬溪村 223
第七节 溪口村 224
第四章 开发与管理 226
第一节 开发梗概 226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27
第三节 旅游设施 227
第四编 人口 229
第一章 历代人口 229
第一节 数量与变动 229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 238
第二章 人口构成 242
第一节 民族 242
第二节 性别 242
第三节 年龄 244
第四节 寿星谱 250
第五节 文化程度 254
第六节 职业 256
第七节 残疾人 259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姓氏 260
第一节 婚姻 260
第二节 家庭 261
第三节 姓氏 262
第四章 计划生育 2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74
第二节 节育措施 275
第三节 晚婚晚育和少生优育 276
第四节 政策措施 277
第五节 实施成效 278
第五编 华侨 281
第一章 旅居海外 281
第一节 历史 281
第二节 分布 289
第三节 职业 290
第二章 东瀛沉冤 293
第一节 华工遇害 293
第二节 控诉与交涉 295
第三章 华侨社团 309
第一节 亚洲华侨社团 309
第二节 欧洲华侨社团 310
第三节 美洲华侨社团 311
第四章 爱国爱乡 311
第一节 抗日救亡 311
第二节 捐资援乡 312
第三节 投资兴乡 317
第四节 侨汇 318
第五章 侨务管理 320
第一节 侨务机构 320
第二节 侨务工作 320
第六编 城乡建设 32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23
第一节 街巷 323
第二节 公共建筑 326
第三节 市政建设 329
第四节 居民住宅 331
第二章 乡镇建设 331
第一节 县属镇 332
第二节 区属镇 337
第三节 农村住宅 348
第三章 建筑业 349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49
第二节 勘测设计 351
第三节 建筑施工 354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355
第一节 公房管理 355
第二节 私房管理 356
第三节 土地管理 357
第四节 白蚁防治 360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61
第一节 环境状况 361
第二节 污染源 362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363
第四节 环境监测 363
第七编 交通 邮电 365
第一章 陆路交通 366
第一节 道路 366
第二节 运输 379
第三节 管理 383
第二章 水路交通 385
第一节 航道 385
第二节 设施 387
第三节 运输 389
第四节 管理 394
附:重大事故 395
附:简易机场 397
第三章 邮政 399
第一节 网络 399
第二节 业务 404
第四章 电信 408
第一节 电话 408
第二节 电报 412
第八编 水利 415
第一章 蓄水 416
第一节 水库 416
第二节 山塘 420
第三节 河道 423
第二章 引水 423
第一节 堰坝 423
第二节 渠道 425
第三节 工程选介 427
第三章 提水 428
第一节 传统提水工具 428
第二节 水锤泵 水轮泵 429
第三节 抽水机站 430
第四节 机井 喷灌 433
第四章 水电站 433
第一节 500千瓦以上水电站 434
第二节 75至500千瓦水电站 437
第五章 防洪挡潮 438
第一节 溪堤 438
第二节 江堤 440
第三节 水闸 442
第六章 防汛抗旱 443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 443
第二节 抗灾纪实 443
第七章 水利管理 445
第一节 制度 445
第二节 水费 446
第九编 农业 447
第一章 生产条件 448
第一节 耕地 448
第二节 劳力 451
第三节 机具 453
第二章 所有制 经营体制 456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45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457
第三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459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461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464
第三章 粮食作物 468
第一节 生产实绩 471
第二节 耕作制度 476
第三节 农技农艺 477
第四节 农本核算 486
第四章 经济作物 487
第一节 油料 487
第二节 果品 489
第三节 土特产 492
第四节 蔬菜 496
第五章 畜牧业 498
第一节 家畜 499
第二节 家禽 505
第三节 养蜂 505
第四节 疫病防治 506
第六章 渔业 509
第一节 养殖 511
第二节 捕捞 514
第三节 渔政 515
第十编 林业 517
第一章 森林资源 517
第一节 植被 517
第二节 面积 蓄积 519
第三节 树种 521
第二章 营林 526
第一节 采种育苗 526
第二节 植树造林 526
第三节 林业基地 530
第三章 森林保护 536
第一节 封山育林 536
第二节 山林防火 536
第三节 病虫防治 538
第四章 林政 539
第一节 山林权属 539
第二节 森林公安 541
第三节 山林纠纷 541
第五章 林产品 543
第一节 木材 543
第二节 竹类 547
第三节 柴炭 548
第四节 油料 549
第五节 干果 550
第六节 棕箬 550
第七节 林化产品 551
第八节 其他 551
第六章 经营单位 554
第一节 国营场圃 554
第二节 乡村林场 556
第三节 林业专业户 557
第四节 森工站 557
第十一编 工业 559
第一章 工业体制 561
第一节 国营工业 561
第二节 二轻工业 564
第三节 乡镇工业 566
第四节 部门工业 569
第二章 工业门类 570
第一节 机械工业 570
第二节 化学工业 572
第三节 陶瓷建材工业 573
第四节 电子电器工业 574
第五节 服装鞋革工业 575
第六节 钮扣拉链工业 577
第七节 造纸印刷工业 578
第八节 文体用品工业 579
第九节 工艺美术工业 580
第十节 食品饮料工业 582
第十一节 采掘冶炼工业 583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 584
第三章 电力工业 586
第一节 发电 586
第二节 输电变电 588
第三节 用电 591
第四节 用电管理 592
第四章 企业与产品选介 594
第一节 厂家 594
第二节 产品 604
第十二编 商业 609
第一章 商业体制 610
第一节 国营商业 610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611
第三节 集体商业 612
第四节 私营商业 612
第二章 粮油购销 613
第一节 粮食征购 613
第二节 粮食供应 617
第三节 油脂购销 620
第四节 饲料供应 623
第五节 保管储运 624
第三章 生产资料经营 62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628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 632
第三节 建筑材料 633
第四章 生活资料经营 636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636
第二节 针棉纺织品 641
第三节 食品 副食品 643
第五章 石油煤炭经营 648
第一节 石油 648
第二节 煤炭 650
第六章 土特产品经营 651
第一节 特产 652
第二节 土产 653
第三节 畜产品 654
第七章 市场 65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55
第二节 主要集镇 657
第三节 专业市场 659
第四节 庙会 665
第八章 对外贸易 666
第一节 出口 666
第二节 进口 670
第三节 经营方式 671
第九章 饮食服务 672
第一节 饮食业 672
第二节 服务业 673
第十三编 金融 保险 675
第一章 机构 675
第一节 典当 钱庄 675
第二节 银行 677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678
第四节 保险业 679
第二章 货币 682
第一节 种类 682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684
第三节 管理 684
第三章 存款 688
第一节 单位存款 688
第二节 个人储蓄 689
第四章 贷款 694
第一节 农业贷款 694
第二节 工业贷款 697
第三节 商业贷款 698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 699
第五节 信托贷款 699
第六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 702
附:呆帐核销与农贷豁免 703
第五章 国际业务 704
第一节 侨汇 704
第二节 外汇 704
第六章 金融市场 705
第一节 债券 705
第二节 同业拆借 706
第三节 社会集资 707
第四节 民间借贷 707
第七章 保险 708
第一节 财产保险 708
第二节 人身保险 709
第三节 农业保险 709
第十四编 财政 税务 711
第一章 财政 711
第一节 体制 711
第二节 收入 715
第三节 支出 719
第四节 管理 724
第二章 税务 726
第一节 农业税 726
第二节 工商税 732
第三节 其他税收及基金 744
第四节 稽征管理 747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 749
第一章 计划 74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749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750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753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结构 754
第二章 工商行政 757
第一节 企业登记 758
第二节 市场管理 760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763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76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765
第三章 统计 766
第一节 统计内容 767
第二节 统计调查 769
第三节 报表制度 772
第四节 服务与监督 773
第四章 物价 774
第一节 物价演变 774
第二节 物价管理 783
第五章 技术监督 785
第一节 计量 78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787
第三节 质量监督 788
第六章 审计 788
第一节 政府审计 788
第二节 部门内部审计 789
第三节 社会审计 789
第十六编 党派 社会团体 79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永嘉县地方组织 791
第一节 组织建立与发展 791
第二节 代表大会 797
第三节 县委机构 804
第四节 党务工作 808
第五节 纪律检查 81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永嘉县地方组织 820
第一节 组织建立及发展变化 82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822
第三节 三青团永嘉分团 824
第三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嘉县地方组织 825
第四章 社会团体 826
第一节 工人团体 826
第二节 农民团体 829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830
第四节 妇女团体 835
第五节 老人团体 838
第六节 工商业者团体 838
第七节 科学技术团体 840
第八节 文学艺术团体 841
第九节 其他团体 841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 843
第一章 历代县政机构 843
第一节 县衙 县署 84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856
附:汪伪政权简况 858
第三节 议政机构 859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86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861
第二节 历届大会和会议 863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868
第三章 人民政府 873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机构 873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879
第三节 政事纪要 880
第四节 台湾事务 884
第五节 信访 885
第六节 行政监察 886
第四章 人民政协 88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887
第二节 历届会议 88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891
第十八编 军事 893
第一章 驻军 893
第一节 宋至清驻军 893
第二节 北洋军 894
第三节 国民政府军 894
第四节 人民武装 898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900
第二章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904
第一节 部队创建 904
第二节 战斗历程 906
第三章 兵役制度 910
第一节 募兵制与世袭制 910
第二节 征兵制 911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911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912
第五节 预备役 912
附一:征收兵役义务费 912
附二:国防福利基金会 913
第四章 民兵 915
第一节 民兵组织 915
第二节 军事训练 916
第三节 重要活动 918
第五章 战事纪略 919
第一节 农民起义 919
第二节 抗击倭寇 921
第三节 抗日战争 921
第四节 日本侵略军暴行 923
第五节 解放战争 925
第六节 剿匪 929
第六章 军事设施 932
第一节 城堡 932
第二节 烽堠 炮台 碉堡 934
第三节 防空设施 935
第十九编 公安 司法 937
第一章 公安 937
第一节 惩治反革命 938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941
第三节 治安管理 941
第四节 户籍管理 944
第五节 消防管理 946
第六节 监所管理 947
第二章 检察 947
第一节 刑事检察 947
第二节 经济检察 948
第三节 法纪检察 949
第四节 监所检察 949
第五节 控诉申诉检察 950
第三章 审判 950
第一节 审判制度 95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951
第三节 民事审判 95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954
第五节 行政审判 955
第六节 申诉复查 95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956
第一节 法制宣传 956
第二节 人民调解 957
第三节 律师事务 958
第四节 公证 959
第二十编 民政 961
第一章 拥军优属 961
第一节 支前 拥军 961
第二节 群众优待 963
第三节 国家补助 964
第四节 褒扬 抚恤 965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967
第二章 赈灾救济 968
第一节 赈灾 968
第二节 救济 970
第三节 扶贫 974
第三章 社会福利 976
第一节 历史上慈善机构 976
第二节 五保供给 977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978
第四节 弃婴收养 979
第四章 革命老区建设 979
第一节 老区分布 979
第二节 老区建设 983
第五章 社会行政管理 984
第一节 婚姻登记 984
第二节 殡葬管理 986
第三节 社团登记 987
第四节 地名管理 987
第六章 支宁 上山下乡 移民 988
第一节 支援宁夏建设 988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989
第三节 移民 989
第二十一编 劳动人事 991
第一章 干部 991
第一节 干部队伍 991
第二节 干部管理 992
第三节 干部制度 995
第二章 工人 998
第一节 工人队伍 998
第二节 劳动就业 1000
第三节 用工制度 1002
第三章 工资 奖金 1003
第一节 工资 1003
第二节 奖金 1009
第四章 劳保 福利 1011
第一节 劳动保护 1011
第二节 福利 1013
第三节 劳动保险 1016
第二十二编 教育 1019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 1020
第一节 县学 1020
第二节 书院 1020
第三节 私塾 1023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 1024
第一节 学前教育 102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1026
第三节 中学教育 1032
第四节 教学 1040
第三章 专(职)业教育 1046
第一节 师范学校 1047
第二节 农业学校 1048
第三节 工业学校 1049
第四节 卫生学校 1050
第五节 职业培训学校 1050
第四章 成人教育 1052
第一节 识字扫盲 1052
第二节 文化技术补习 1054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 1055
第四节 函授刊授 1056
第五节 自学考试 1056
第五章 教师 1057
第一节 师资 1057
第二节 待遇 1059
第三节 培训 1060
附: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名单 1061
第六章 教育行政 106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062
第二节 经费 1064
第三节 设施 1067
第二十三编 科学技术 1071
第一章 科技组织 1071
第一节 科研单位 1071
第二节 农村科技网络 1073
第三节 学术团体 1074
第四节 科技队伍 1076
第二章 科技活动 1078
第一节 引进开发 1078
第二节 科普宣传 1080
第三节 科技信息 1082
第四节 科技培训 1084
第五节 学术活动 1085
第六节 民间创造 1086
第三章 科技成果 1088
第一节 成果鉴定 1088
第二节 成果奖励 1088
第三节 专利申报 1094
第四节 成果选介 1096
第二十四编 文化 110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1103
第一节 县文化馆 1103
第二节 区乡(镇)文化站 1104
第三节 群众文化娱乐场所 1104
第二章 文物 1105
第一节 历史文物 1105
第二节 古建筑 1109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1114
第四节 馆藏文物 1114
第五节 文物保护 1115
第三章 文学艺术 1118
第一节 文学 1118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1119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1121
第四节 摄影 1123
第五节 戏剧 1124
第六节 曲艺 1126
第四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1127
第一节 报刊 1127
第二节 广播 1129
第三节 电视 录像 1131
第五章 电影放映 113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137
第二节 电影院 1137
第三节 电影宣传 1138
第六章 图书 1139
第一节 图书馆(室) 1139
第二节 图书发行 1142
第七章 档案 1144
第一节 档案管理 1144
第二节 档案利用 1145
第二十五编 体育 1147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11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47
第二节 场地设施 1148
第二章 学校体育 1149
第一节 体育教学 1149
第二节 体育运动会 1151
第三节 业余训练 1151
第三章 群众体育 1151
第一节 农民体育 1151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154
第三节 体育社会化 1155
第四章 体育比赛 1155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 1155
第二节 参加地(市)比赛 1159
第三节 参加省级比赛 1166
第四节 参加全国比赛 1168
第五节 破全省全国纪录 1169
第二十六编 卫生 1171
第一章 医疗机构 1171
第一节 县医院 1172
第二节 区卫生院 1174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1177
第四节 企事业单位医务室 1179
第五节 个体诊所 1179
第二章 医疗队伍 1180
第一节 中医 1180
第二节 西医 1181
第三节 医务人员培训 1182
第三章 卫生防疫 1183
第一节 防疫保健 1184
第二节 公共卫生 1189
第四章 妇幼保健 1192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193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194
第三节 妇幼卫生合作项目 1195
第五章 医政药政 1195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 1195
第二节 社会办医管理 1196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 1196
第四节 中药生产 1197
第五节 药品管理 1198
第二十七编 民俗 宗教人民生活 1199
第一章 民俗 1199
第一节 岁时节令习俗 1199
第二节 生产习俗 1202
第三节 喜庆丧葬 1205
第四节 其他习俗 1209
第二章 宗教 1211
第一节 道教 1211
第二节 佛教 1214
第三节 天主教 1217
第四节 基督教 1218
第三章 人民生活 1220
第一节 收入 1220
第二节 消费 1225
第三节 储蓄 1233
第二十八编 方言 1235
第一章 语音 1235
第一节 声母 1235
第二节 韵母 1236
第三节 声调 1237
第二章 同音字汇 1238
第三章 词汇 1254
第一节 天文 地理 方位 1254
第二节 时令 时间 1255
第三节 称谓 称代 1256
第四节 人体 疾病 1258
第五节 动物 植物 1259
第六节 房屋 器具 1262
第七节 生活习俗 1263
第八节 动作行为 1264
第九节 性质状态 1265
第十节 文化教育 1266
第四章 语法 1267
第一节 语序 1267
第二节 指代 1267
第三节 重叠 1269
第四节 特殊副词 1269
第五节 量词 1270
第六节 语缀 1270
第二十九编 人物 1273
第一章 传略 1274
第二章 表 1403
第一节 进士表 1403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北伐战争牺牲志士表 1432
第三节 烈士表 1432
第四节 抗日阵亡官兵表 1464
第三十编 艺文 1481
第一章 著述 1481
第二章 文选 1514
第三章 诗歌 1539
第四章 民间故事 1559
第三十一编 丛录 1567
第一章 永嘉学派 1567
第一节 永嘉学派渊源 1567
第二节 永嘉事功之学兴起 1569
第三节 叶适与永嘉学派 1571
第四节 永嘉学派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1574
第二章 历代《永嘉县志》序言 1576
第三章 金石遗文 1584
第四章 歌谣谚语 1593
第一节 歌谣 1593
第二节 谚语 1599
第五章 奇闻轶事 1605
索引 1609
要目索引 1609
人名索引 1641
地名索引 1721
著述索引 1830
图照索引 1851
表格索引 1857
编纂始末 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