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194998
  • 页数:8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限为民国元年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41

第一章 建置 41

第一节 沿革 41

第二节 境域 44

第三节 治所 48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8

第一节 民国区划 48

第二节 建国后区划 51

第三章 乡镇 54

第一节 直属镇 54

第二节 其它乡镇 56

第二篇 自然环境 65

第一章 地质 65

第一节 地层 65

第二节 构造 68

第三节 矿藏 69

第二章 地貌 71

第一节 里下河平原 71

第二节 高沙土平原 71

第三章 气候物候 71

第一节 四季特征 71

第二节 温度 湿度 72

第三节 降水 75

第四节 霜雪 76

第五节 日照 蒸发 77

第六节 风 77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 78

第八节 物候 79

第四章 水系 水文 83

第一节 河流 83

第二节 湖泊 84

第三节 水位 84

第四节 水资源 84

第五章 土壤 88

第一节 种类 88

第二节 特征 88

第三节 分布状况 92

第六章 动植物 94

第一节 动物 94

第二节 植物 95

第七章 自然灾害 95

第一节 台风灾害 95

第二节 暴雨灾害 96

第三节 旱灾 96

第四节 龙卷风 雷暴 冰雹 大雪 97

第五节 病虫灾害 97

第八章 环境保护 104

第一节 污染 104

第二节 防治 106

第三篇 居民 111

第一章 人口 111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11

第二节 人口结构 115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19

第二章 民族 姓氏 120

第一节 民族 120

第二节 姓氏 121

第三章 婚姻家庭 126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26

第二节 家庭规模 127

第三节 家庭结构 128

第四章 生育 129

第一节 生育状况 129

第二节 生育节制 130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31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131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135

第四篇 农业 14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1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41

第二节 二五减租 145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47

第四节 农业互助合作 151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54

第六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7

第二章 种植业 159

第一节 粮棉油 159

第二节 其它经济作物 164

第三节 肥料 165

第四节 耕作制度改革 167

第五节 良种繁育 169

第六节 作物栽培 171

第七节 植物保护 172

第三章 农具 农机 176

第一节 排灌机具 177

第二节 耕作机具 177

第三节 播种插秧机具 177

第四节 植保机具 178

第五节 脱粒机具 178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 运输机具 178

第四章 畜禽业 179

第一节 生猪 179

第二节 家禽 181

第三节 其它牧业 182

第四节 饲料 183

第五节 疫病防治 184

第五章 林木 花卉 185

第一节 用材林 187

第二节 经济林 187

第三节 花卉苗木 188

第四节 林木保护 188

第六章 水产业 188

第一节 捕捞 189

第二节 养殖 189

第三节 渔政管理 190

第七章 蚕桑业 191

第一节 栽桑 191

第二节 养蚕 192

第八章 农牧林渔场圃 192

第一节 良种场 192

第二节 林业站 193

第三节 通扬河林场 193

第四节 果林场 193

第五节 种猪场 194

第六节 水产养殖场 194

第七节 渔业生产合作社 194

第五篇 水利 197

第一章 里下河地区建设 197

第一节 河道治理 198

第二节 圩堤建设 199

第三节 圩内工程 201

第四节 涵闸工程 202

第五节 湖荡开发 205

第二章 通南平原建设 206

第一节 河网建设 206

第二节 田间工程 214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16

第三章 机电灌排 217

第一节 机灌 217

第二节 电灌 217

第三节 排涝站 218

第四章 经营管理 218

第一节 负担政策 218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19

第六篇 工业 227

第一章 经济成分 227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27

第二节 城镇集体工业 229

第三节 乡镇集体工业 231

第四节 私营个体工业 235

第二章 纺织工业 235

第一节 棉纺织 236

第二节 毛纺织 237

第三节 丝织 237

第四节 针织 238

第三章 机械工业 238

第一节 农业机械 239

第二节 工业专用设备 240

第三节 通用设备及部件 241

第四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 242

第四章 轻工工业 243

第一节 压力容器 灶具 243

第二节 工艺美术品 244

第三节 造纸 印刷 纸制品 244

第四节 服装 鞋帽 245

第五节 家具 木制品 245

第六节 眼镜 照明器材 245

第七节 塑料 橡胶制品 246

第八节 日用玻璃钢制品 246

第九节 金属制品 246

第五章 化学工业 247

第一节 化肥 248

第二节 药品 248

第三节 有机化学 合成材料制品 249

第六章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制品工业 249

第一节 建筑材料 249

第二节 非金属制品 250

第三节 磨料 磨具 251

第七章 电子仪表工业 251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 251

第二节 电子整机 252

第三节 仪器 252

第四节 仪表 252

第八章 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 252

第一节 钢铁冶炼铸造 253

第二节 有色金属冶炼 253

第三节 轧钢 253

第四节 金属型材 254

第九章 食品工业 254

第一节 粮油加工 254

第二节 副食品加工 255

第七篇 交通邮电 261

第一章 交通 设施 261

第一节 路道 261

第二节 航道 265

第三节 港口码头 269

第四节 桥梁渡口 270

第二章 运输业务 277

第一节 陆运 277

第二节 水运 279

第三节 联运 281

第四节 装卸搬运 281

第三章 交通管理 282

第一节 公路管理 282

第二节 车辆管理 282

第三节 航道管理 283

第四节 船舶管理 283

第五节 安全管理 284

第六节 运输管理 284

第四章 邮政 285

第一节 机构 285

第二节 网路 287

第三节 邮政业务 289

第五章 电信 291

第一节 电报 291

第二节 电话 292

第八篇 能源 297

第一章 电力 297

第一节 发电 297

第二节 供电 298

第三节 用电 304

第二章 煤炭 石油 307

第一节 煤炭购销 307

第二节 节煤 309

第三节 石油购销 309

第四节 节油 311

第三章 柴草 沼气 风力 311

第一节 柴草 311

第二节 沼气 311

第三节 风力 313

第九篇 商业 317

第一章 经济成分 317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17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318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19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322

第五节 合作商店组 324

第六节 个体商业 324

第二章 购销 325

第一节 生产资料 325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329

第三节 农副产品 333

第四节 副食品 336

第三章 饮食服务 338

第一节 饮食业 338

第二节 服务业 338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40

第一节 经营 340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 342

第三节 购销渠道 343

第十篇 粮油 347

第一章 粮油市场 347

第一节 姜堰粮市 347

第二节 溱潼粮市 350

第三节 集市贸易 351

第二章 粮食购销 353

第一节 统购 定购 353

第二节 统销和留粮 355

第三节 城镇粮食供应 357

第三章 油脂购销 359

第一节 收购 359

第二节 销售 360

第四章 粮油储运 361

第一节 储备 361

第二节 保管 362

第三节 调运 363

第十一篇 经济管理 367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67

第一节 计划拟订 367

第二节 计划实施 367

第二章 工商管理 371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71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72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73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37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74

第三章 物价 375

第一节 物价演变 375

第二节 物价管理 379

第三节 监督检查 380

第四节 成本调查 380

第四章 物资管理 383

第一节 物资分配 383

第二节 物资协作 383

第五章 土地管理 384

第一节 权属 384

第二节 开发 385

第三节 征用 385

第四节 管理 385

第五节 清理 386

第六章 计量标准化管理 386

第一节 计量管理 386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390

第七章 统计管理 390

第一节 全面调查 391

第二节 抽样调查 391

第三节 统计分析 391

第十二篇 财税 金融 395

第一章 财政 395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395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97

第三节 债券 411

第四节 财务管理与财政监督 412

第五节 审计 415

第二章 税收 415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 415

第二节 工商税收 415

第三节 契税 422

第四节 农业税收 423

第五节 税务管理 428

第三章 金融 429

第一节 机构 429

第二节 货币 431

第三节 信贷 433

第四节 存款 436

第五节 民间借贷 437

第六节 保险 439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44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43

第一节 规划制定 443

第二节 道路 444

第三节 桥梁 444

第四节 公共建筑 445

第五节 公用设施 446

第六节 住宅建设 447

第七节 绿化 448

第八节 房产管理 448

第二章 集镇建设 450

第一节 溱潼镇 450

第二节 港口镇 451

第三节 白米镇 451

第四节 蒋垛镇 452

第五节 寺巷镇 453

第六节 苏陈镇 453

第七节 新兴集镇 454

第三章 农村建设 457

第一节 农房 457

第二节 公用设施 458

第三节 白蚁防治 458

第四章 建筑业 459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59

第二节 设计施工 460

第三节 建筑安装 462

第十四篇 党派社团 46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65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活动 465

第二节 中共泰县委员会 467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 470

第四节 组织工作 476

第五节 宣传工作 479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481

第七节 纪律检查工作 482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 483

第九节 党校工作 486

第十节 保密工作 48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及三青团 487

第一节 国民党泰县县党部 487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泰县分团部 488

第三章 社会团体 489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89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91

第三节 妇女组织 492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493

第五节 工商界团体 497

第六节 其它社会团体 497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 501

第一章 代议制机构 501

第一节 议事会 501

第二节 参政(议)会 502

第二章 民国县政府 50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02

第二节 官佐 503

第三章 民主政权 505

第一节 县级机构 505

第二节 乡级机构 506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 506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06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0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11

第四节 主要工作 512

第五章 人民政府 514

第一节 县级机构 514

第二节 乡级机构 521

第三节 侨务 522

第四节 外事 522

第五节 信访 523

第六章 人民政协 524

第一节 历届会议 524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27

第三节 工作纪要 529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 535

第一章 公安 535

第一节 户政 535

第二节 治安 536

第三节 侦查破案 539

第四节 消防 540

第五节 监所 542

第六节 专记 542

第二章 检察 543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44

第二节 经济检察 545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45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46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46

第三章 审判 547

第一节 刑事审判 547

第二节 民事审判 549

第三节 经济、行政审判 551

第四节 申诉复查 552

第五节 执行 552

第六节 信访接待 55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53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53

第二节 律师事务 554

第三节 公证 554

第四节 人民调解 555

第十七篇 民政 559

第一章 支前拥军 559

第一节 支前 559

第二节 拥军 560

第二章 烈士衰扬 560

第一节 建陵树碑 561

第二节 命名纪念 561

第三节 编书立传 561

第三章 优抚安置 562

第一节 优属 562

第二节 抚恤 564

第三节 安置 564

第四章 救灾救济 565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6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66

第三节 居民生产自救 567

第四节 农村扶贫 568

第五章 社会福利 568

第一节 社会慈善事业 568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 569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570

第四节 孤老、孤儿、弃婴要收养 571

第五节 社区服务 571

第六章 其它工作 572

第一节 婚姻管理 572

第二节 殡葬改革 573

第三节 收容遣送 573

第四节 地名工作 574

第十八篇 人事 劳动 577

第一章 干部管理 577

第一节 干部来源 577

第二节 编制管理 579

第三节 任免 奖惩 580

第四节 落实干部政策 580

第二章 劳动管理 581

第一节 用工制度 581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83

第三节 劳动力调配 584

第四节 定员定额 585

第五节 劳动保护 585

第三章 工资福利 587

第一节 工资 587

第二节 奖金 589

第三节 津贴 590

第四节 福利 590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591

第一节 离休 591

第二节 退休 591

第三节 退职 591

第十九篇 军事 595

第一章 兵役 595

第一节 征兵制 595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595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596

第四节 预备役 596

第二章 驻军 596

第一节 联军 596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 597

第三节 人民军队 607

第三章 地方武装 613

第一节 自卫民团 613

第二节 地方警保 613

第三节 县级人民武装 614

第四节 区级人民武装 615

第四章 民兵 617

第一节 组建 617

第二节 参战 617

第三节 民兵工作“三落实” 619

第四节 重要活动 620

第五章 战事 621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62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62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625

第二十篇 教育 科技 641

第一章 学前及初等教育 641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41

第二节 私塾 641

第三节 小学 642

第二章 中等教育 648

第一节 普通中学 648

第二节 农业职业中学 656

第三节 中等专业学校 658

第三章 业余教育 659

第一节 平民教育 659

第二节 冬学 659

第三节 扫盲 660

第四节 文化技术教育 660

第五节 成人高等教育 661

第四章 师资队伍 662

第一节 构成 662

第二节 素质 663

第三节 待遇 663

第五章 教育经费 设施 644

第一节 经费 664

第二节 设施 666

第六章 科技机构 667

第一节 县级科技机构 667

第二节 企业办研究所 668

第三节 四级农科网 668

第四节 群众学术团体 669

第七章 科技普及 670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70

第二节 科技培训 671

第三节 科技咨询 671

第四节 科技辅导 671

第五节 科技成果 672

第八章 科技开发 674

第一节 信息发布 674

第二节 学术交流 674

第三节 协作攻关 675

第四节 技术承包 675

第五节 挂钩服务 675

第九章 科技管理 676

第一节 科技人员管理 676

第二节 情报管理 677

第三节 计划项目管理 677

第四节 经费管理 678

第二十一篇 文化 681

第一章 民间文艺 681

第一节 灯彩 681

第二节 音乐 681

第三节 民谣 693

第四节 谚语 695

第五节 歇后语 699

第六节 曲艺 704

第七节 舞蹈 711

第八节 故事 715

第二章 群众文化 719

第一节 机构 719

第二节 创作 720

第三节 活动 720

第三章 电影 戏曲 721

第一节 影剧场 721

第二节 电影队 723

第三节 戏曲团体 723

第四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725

第一节 报刊通讯 725

第二节 广播 726

第三节 电视 727

第五章 图书档案 728

第一节 图书 728

第二节 书店 728

第三节 档案 729

第六章 文物 729

第一节 革命纪念地 730

第二节 古遗址 730

第三节 古建筑 731

第四节 碑刻 石刻 732

第五节 出土文物 733

第六节 库藏文物 734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 743

第一章 医疗 743

第一节 医疗机构 743

第二节 中医 749

第三节 西医 750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752

第五节 医疗制度 752

第二章 卫生防疫 753

第一节 防疫 753

第二节 公共卫生 756

第三章 妇幼保健 758

第一节 生育保健 758

第二节 妇女病查治 758

第三节 儿童保健 759

第四章 药品生产和管理 759

第一节 药品生产 759

第二节 药政管理 760

第五章 体育事业 761

第一节 学校体育 76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63

第三节 人才培养 763

第四节 场地设施和体育经费 764

第六章 体育竞赛 764

第一节 县级竞赛 764

第二节 参加市(地区)级以上竞赛 768

第二十三篇 风俗 宗教 777

第一章 生活习俗 777

第一节 饮食 777

第二节 穿戴 778

第三节 住宅 779

第四节 家具 780

第二章 岁时习俗 780

第一节 传统节日 780

第二节 新兴节日 784

第三章 婚丧喜庆 784

第一节 婚俗 784

第二节 分娩 785

第三节 求子 786

第四节 取名 786

第五节 寿诞 787

第六节 丧葬 788

第七节 上梁 789

第八节 乔迁 790

第九节 放爆竹习俗 790

第四章 会船节 791

第一节 来历 791

第二节 形式 791

第三节 赛事 792

第五章 香火庙会 793

第一节 庙会 793

第二节 青苗会 794

第三节 荷花灯会 795

第四节 老君会 796

第六章 行业习俗 796

第一节 农事 796

第二节 渔民 797

第三节 船户 798

第四节 商贸 798

第五节 工匠 801

第六节 砖窑 801

第七节 戏班子 802

第七章 新事录 803

第一节 助人为乐 803

第二节 无私奉献 804

第三节 敬老爱幼 805

第四节 拾金不昧 807

第五节 救死扶伤 808

第六节 舍己救人 809

第八章 宗数信仰 809

第一节 佛教 809

第二节 道教 811

第三节 基督教 811

第四节 黄门 812

第二十四篇 方言 815

第一章 语音 815

第一节 声韵调 815

第二节 同音字汇 817

第二章 词汇 832

第三章 语法和标音举例 837

第一节 语法 837

第二节 语法例句 839

第三节 标音举例 840

第二十五篇 人物 847

第一章 传记 847

第二章 烈士名录 875

《泰县志》编修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人员 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