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在经济学中的唯心论的批判 1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一些论述 5
(一)自然科学转变为直接生产力 5
(二)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7
(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8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 10
(五)对从事科学研究的脑力劳动要有足够的估计 14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一些论述 16
(一)社会的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造成经济上的危机 16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不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个别方面或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的 19
(三)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只有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这个规律使我们有可能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但是不能把可能同现实混为一谈 21
(四)技术进步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 24
(五)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剩余产品,首先是农产品,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社会财富的多少和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剩余劳动的生产率 25
(六)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28
(七)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不能没有价值规律。必须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 29
(八)社会主义企业要建立在经济核算制的基础上,要对本企业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 31
(九)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小部门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关心上面,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32
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35
(一)农业是基础 35
(二)工业是主导 42
(三)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45
(四)农业内部的比例 55
(五)工业内部的比例 56
五、毛泽东关于农业和工业的部分论述 59
(一)论以农业为基础 59
(二)论以工业为主导 62
(三)论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64
(四)论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66
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物质利益的论述 71
(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71
(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利益必然是私人的利益 73
(三)在阶级社会中,一切阶级斗争都是阶级利益冲突的表现 75
(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物质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80
(五)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82
(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之间的利益不是彼此对立的 83
(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大大提高生产力 87
(八)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93
(九)应该善于关心个人利益 99
(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行物质奖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 103
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问题的部分论述 111
(一)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111
(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 113
(三)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代没有奖金是不行的 121
(四)巴黎公社原则和限制资产阶级权利 123
八、列宁、毛泽东论吸取外国的好东西 129
(一)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 129
(二)不以资本主义所获得的经验为基础,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 131
(三)采用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方法 133
(四)保留资本主义曾经采取过的某些经济形式 135
(五)同外国资本家合作,吸收外国资本 136
(六)同资本家做生意 137
(七)必须取得和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 138
九、列宁关于利用外资问题的部分论述 140
十、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的谈话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