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节能管理的经济学依据 1
一、节能的经济属性 1
二、行政手段 3
三、法律手段 5
四、经济手段 6
第二章 中央政府推进节能的对策及全国节能进展 9
一、中央政府推进节能的政策措施 9
1.行政手段 10
1.1 明确节能的战略地 10
1.2 强化节能领导机构 11
1.3 节能目标按地区分解及考核 12
1.4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7
1.5 组织、推行重大节能行动 20
1.5.1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20
1.5.2 千家企业行动 21
1.5.3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 24
1.5.4 加强节油节电工作 25
1.5.5 全民节能行动 26
1.5.6 政府发挥节能表率 28
1.6 加强能源消费统计体系 29
2.法律手段 31
2.1 修订、完善《节能法》 31
2.2 确立六项节能长效机制 32
2.3 制定《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标准 33
2.3.1 《节能法》配套法规和规章 34
2.3.2 完善节能标准 37
2.3.3 扩大节能标识覆盖范围,提高能效标准 44
2.4 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 47
2.5 建立执法体系,开展执法检查 49
2.6 广泛宣传《节能法》 50
3.经济手段 50
3.1 促进节能的财政政策 51
3.1.1 《节能法》关于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的规定 51
3.1.2 安排节能财政资金 51
3.1.3 淘汰落后产能转移支付资金 53
3.1.4 建筑节能改造补贴政策 54
3.1.5 促进节能技术进步的财税政策 55
3.1.6 支持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55
3.2 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 56
3.2.1 《节能法》有关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规定 56
3.2.2 企业所得税减免 56
3.2.3 增值税减免 57
3.2.4 出口退税 62
3.2.5 汽车消费税和车船使用税 63
3.2.6 成品油税费改革 64
3.2.7 资源税 64
3.3 促进节能的价格政策 66
3.4 促进节能的金融政策 68
3.4.1 国家法规有关促进节能金融政策的规定 68
3.4.2 示范和推广基于市场的节能投融资机制 69
3.4.3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71
3.4.4 发展融资租赁业 71
3.5 促进节能的政府采购政策 72
二、全国的节能成效 73
1.单位GDP能耗上升趋势得以扭转,下降幅度逐年加大 73
2.政府推进节能的主导能力明显加强 75
3.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速度加快 75
4.十大重点工程推动节能技术加快普及 77
5.千家大型重点用能企业成为企业节能领头羊 77
6.节能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81
7.全社会节能意识显著提高 81
三、截至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节能手段 82
四、问题 82
1.“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形势依然严峻 82
2.经济增速偏快,经济结构节能难度大 83
3.全球金融危机对节能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84
4.行政手段多,法律、经济手段少 85
5.《节能法》确立的长效机制尚未到位,既有政策执行力需要保证 85
6.行业性节能服务能力弱 86
五、建议 86
1.坚定节能目标和信念不动摇 86
2.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 87
3.加强节能管理机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88
4.培育有利于节能的市场环境 88
5.着力抓好节能的长效机制,抓好政策落实 89
6.加强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89
7.加大建筑、交通、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的力度 90
8.加强国际先进节能经验的研究和示范 90
第三章 地方政府推进节能的主要措施与实施效果 91
一、各地区“十一五”节能目标中期评估结果 91
二、各地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政策和措施 101
1.行政措施 101
1.1 各级政府层层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101
1.2 建立节能工作统筹领导体系 102
1.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02
1.4 强化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管理 104
1.5 强化能源消费统计 105
2.法律措施 105
2.1 制定地方性《节能法》配套法规 105
2.2 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节能配套政策 106
2.3 完善节能执法机构 109
3.经济措施 109
3.1 推行差别电价 109
3.2 建立节能专项资金 110
3.3 加大节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 111
3.4 实施节能奖励 112
三、各省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112
1.基层干部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尚待提高 112
2.各地在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关系时面临挑战 113
3.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3
4.地方节能工作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114
5.节能投入相对不足 114
6.地区内的行业节能管理亟待加强 114
四、支持地方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对策和建议 115
1.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115
2.进一步加强节能机构的有效协调和能力建设 115
3.妥善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115
4.“条块齐抓”,建立分行业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116
5.进一步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覆盖面 116
6.建立推动节能的经济激励机制 116
第四章 上海市节能政策及实施效果 117
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 117
1.经济发展状况 117
2.能源消费和节能状况 117
2.1 上海能源消费现状 118
2.2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118
2.3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118
二、上海市推进节能的措施 119
1.行政手段 119
1.1 制定规划和计划 119
1.1.1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9
1.1.2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119
1.1.3 《上海市节约能源“十一五”规划》 119
1.1.4 《关于本市实施“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通知》 119
1.2 建立和完善节能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120
1.3 建立行政约束和激励机制 120
1.3.1 节能目标分解 120
1.3.2 建立和完善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121
1.3.3 分级分层进行考核 121
1.3.4 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22
1.3.5 实施行政限批 123
2.法律手段 124
2.1 修订《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124
2.1.1 修订《节能条例》的指导思想 124
2.1.2 修订《节能条例》的“四项原则” 125
2.1.3 修订《节能条例》力争做到“六个突出” 125
2.2 制定其他法律法规 126
2.3 完善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26
2.4 强化节能监察中心职责 127
3.经济手段 128
3.1 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出台《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8
3.2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129
3.3 价格政策 130
3.3.1 较大幅度提高高耗能行业电价 130
3.3.2 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 131
3.3.3 执行国家制定的差别电价 131
3.3.4 其他价格政策 131
3.4 投融资政策 132
三、上海市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 132
1.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 132
2.单位产品能耗有所下降 133
3.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效果明显 133
3.1 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分层、分类管理 133
3.2 年耗能5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得到控制 134
4.节能技改取得实质性进展 134
5.主要行业节能效果显著 134
6.其他节能进展顺利 135
6.1 建筑施工节能 135
6.2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和能效公示 135
四、存在的问题 136
1.新增能耗总量控制难度较大 136
2.用能结构变化加快,居民用能调控手段有限 136
3.能效标准制定滞后,对监管带来难度 136
4.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工作难度大 136
五、建议 137
1.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办法,完善节能降耗的约束机制 137
2.加大政府投入 137
3.抓紧完善和制定节能减排相关标准 137
4.深化节能措施,扩大覆盖面 137
5.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137
第五章 山东省节能措施及实施效果 139
一、山东省经济和能源发展状况 139
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39
2.能源消费及节能状况 140
2.1 经济结构偏重,能耗总量大 140
2.2 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141
2.3 节能成效逐渐显现 141
2.4 实现节能目标形势依然严峻 142
二、山东省推进节能的主要措施 143
1.行政手段 143
1.1 加大节能政策规划指导力度 143
1.2 强化节能管理机构 143
1.3 建立节能的行政考核制度 144
1.4 强化千家用能企业考核 145
1.5 贯彻国家对千家企业的工作要求 146
1.6 将淘汰落后与项目限批相结合 147
1.7 实施统计指标公报制度 147
2.法律手段 147
2.1 启动修订《山东省节能条例》 147
2.2 修订《节能法》配套法规 148
2.3 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 148
2.4 强化节能执法队伍建设和专项执法监察 149
2.5 开展节能督查 149
3.经济手段 150
3.1 财政支持政策 151
3.1.1 省政府设立节能奖 151
3.1.2 节能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补贴 153
3.1.3 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 156
3.1.4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奖励 158
3.2 税收优惠政策 158
3.3 实施差别电价 159
3.4 有利于节能的投融资政策 160
三、节能政策的效果 161
1.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161
2.单位产品能耗稳步下降 161
3.主要用能行业节能效果显著 162
4.涌现出一批企业节能典型 162
四、山东省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163
1.“十一五”后三年节能目标任务艰巨 163
2.结构调整任务繁重 163
3.一些地方对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163
4.节能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63
五、建议 164
1.加强节能考核问责力度 164
2.建立健全促进节能的财税政策 164
3.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推动节能的作用 164
4.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164
5.完善企业节能指标考核体系 165
6.培育专业节能中介服务组织 165
7.组织开展节能培训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