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基本进展 5
1.2.1 森林资源监测发展现状 5
1.2.2 城市绿地资源监测发展现状 14
1.2.3 森林及城市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现状 17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25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7
1.3.1 研究内容 27
1.3.2 研究方法 28
1.4 章节组织 29
2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内涵分析 31
2.1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协同相关概念定义 31
2.1.1 大都市内涵 31
2.1.2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 32
2.1.3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 33
2.2 大都市森林与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内涵分析 34
2.2.1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基本内涵 35
2.2.2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目的 35
2.2.3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对象 36
2.2.4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内容 37
2.2.5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特点 37
2.3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关系分析 39
2.3.1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的内在关系 39
2.3.2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管理关系 40
2.4 小结 42
3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分析 43
3.1 森林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分析 43
3.1.1 监测业务概述 44
3.1.2 监测涉及的业务部门 44
3.1.3 监测涉及的业务数据 46
3.1.4 监测业务流程 46
3.1.5 森林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存在的问题 47
3.2 绿地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分析 49
3.2.1 监测业务概述 49
3.2.2 监测涉及的业务部门 49
3.2.3 监测涉及的业务数据 50
3.2.4 监测业务流程 51
3.2.5 绿地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存在的问题 51
3.3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业务协同分析 52
3.3.1 指标体系协同分析 52
3.3.2 区划协同分析 62
3.3.3 调查协同分析 65
3.3.4 更新协同分析 71
3.3.5 应用与服务协同分析 74
3.4 小结 77
4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模型及体系框架研究 80
4.1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体系框架 80
4.1.1 信息协同内容 80
4.1.2 信息协同体系框架 81
4.2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指标体系信息协同 82
4.2.1 指标体系协同目标 82
4.2.2 指标体系协同框架 82
4.2.3 指标体系关系模型构建 83
4.2.4 协同方法 84
4.2.5 指标体系协同 86
4.3 森林及绿地资源区划信息协同 88
4.3.1 协同目标 88
4.3.2 协同框架 88
4.3.3 协同共享及约束机制 89
4.3.4 区划信息协同 89
4.4 森林及绿地资源调查信息协同 90
4.4.1 协同目标 90
4.4.2 协同模式及结构 91
4.4.3 协同框架 91
4.4.4 协同模型 93
4.4.5 调查信息协同 94
4.5 森林及绿地资源更新信息协同 95
4.5.1 协同目标 95
4.5.2 协同模式及结构 95
4.5.3 更新信息协同模型 96
4.5.4 更新信息协同 96
4.6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应用及服务协同 97
4.6.1 协同目标 97
4.6.2 协同模式及结构 97
4.6.3 应用及服务过程分解 97
4.6.4 应用与服务协同 98
4.7 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评价 99
4.8 小结 99
5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系统研究 101
5.1 系统概述 102
5.1.1 用户分析 102
5.1.2 协同系统功能分析 104
5.2 系统架构 107
5.3 协同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109
5.3.1 监测业务流程协同技术 109
5.3.2 监测信息协同安全与访问控制技术 111
5.3.3 区划数据完整性约束技术 113
5.3.4 监测信息协同系统智能客户端设计 117
5.4 小结 120
6 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系统实现——以北京市为例 122
6.1 实验区概况 122
6.2 系统结构 124
6.3 系统功能实现 126
6.3.1 区划协同系统 126
6.3.2 调查协同系统 129
6.3.3 更新协同系统 136
6.3.4 应用与服务协同系统 138
6.4 系统特点 139
6.4.1 整合了森林资源监测和绿地资源监测的业务 139
6.4.2 实现了各级监测部门的协同工作 139
6.4.3 易于部署和更新的协同智能客户端 139
6.4.4 基于角色的协同信息系统安全控制访问 140
6.4.5 区划数据完整性约束 140
6.5 小结 140
7 结论与展望 142
7.1 结论 142
7.2 创新点 144
7.3 展望 144
参考文献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