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8
(一)唯物观 9
(二)辩证观 14
三、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16
(一)整体观念 16
(二)辨证论治 26
第一章 阴阳、五行 3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34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34
(一)何谓阴阳和阴阳学说 34
(二)事物的相关性和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34
(三)阴阳属性的归类分析 36
(四)阴阳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 36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7
(一)阳光向背,正与反两方面的朴素认识 37
(二)对阴阳运动的物质的理解 38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代辩证的哲学认识 39
(四)中医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40
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41
(一)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41
(二)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42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3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43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46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49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53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6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56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57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59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61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62
六、关于阴阳学说的近代认识 6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68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68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发展 68
(一)五方说 68
(二)物质说与元素说 69
(三)哲学的认识 69
(四)中医学的认识 70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1
(一)五行的特性 71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72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规律 74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2
(一)归属人体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统一 82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3
(三)概括脏腑病变的某些发病和传变规律 85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87
五、五行学说的现代认识 92
六、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94
(一)两者的不同侧重点 94
(二)两者的综合应用 94
第二章 藏象 99
第一节 概述 99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99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100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102
第二节 脏腑 103
一、概说 103
(一)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103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其区别 104
二、五脏 106
(一)心 106
〔附〕心包络 112
(二)肺 113
(三)脾 120
(四)肝 126
(五)肾 134
〔附〕命门 143
三、六腑 152
(一)胆 154
(二)胃 155
(三)小肠 157
(四)大肠 158
(五)膀胱 159
(六)三焦 160
四、奇恒之腑 166
(一)脑 166
(二)髓 167
(三)骨 168
(四)脉 169
(五)女子胞 169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73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74
(一)心与肺 174
(二)心与脾 175
(三)心与肝 176
(四)心与肾 177
(五)肺与肾 177
(六)肺与肝 178
(七)肺与肾 179
(八)肝与脾 180
(九)脾与肾 181
(十)肝与肾 182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83
(一)心与小肠 184
(二)肺与大肠 184
(三)脾与胃 185
(四)肝与胆 186
(五)肾与膀胱 186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87
第四节 人体的精神活动 191
一、神志活动的概念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191
(一)神 192
(二)魂 192
(三)魄 192
(四)意 193
(五)志 193
二、情志活动的概念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193
(一)五脏精气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194
(二)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影响 194
第五节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 196
一、饮食物的受纳与腐熟 196
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输布 196
(一)胃的初步消化 197
(二)小肠的消化吸收 197
(三)脾的运化 197
(四)肝胆对消化的促进 197
(五)心肺对水谷精微的布散 197
(六)肾阳对消化的推动 198
(七)三焦为水谷精微及津液运行之道路 198
三、食物糟粕的传导和排泄 198
第三章 气、血、津液 205
一、气 206
(一)气的基本概念 206
(二)气的生成 207
(三)气的生理功能 208
(四)气的运行和运行方式 210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 212
二、血 217
(一)血的基本概念 217
(二)血液的生成 217
(三)血液的功能 219
(四)血液的循行 220
三、津液 22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222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22
(三)津液的功能 223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224
(一)气和血的关系 224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225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227
第四章 经络 232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232
一、经络的概念 232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233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234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239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43
一、名称分类 243
二、循行部位 244
(一)手太阴肺经 244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5
(三)足阳明胃经 247
(四)足太阴脾经 247
(五)手少阴心经 250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1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2
(八)足少阴肾经 252
(九)手厥阴心包经 255
(十)手少阳三焦经 255
(十一)足少阳胆经 257
(十二)足厥阴肝经 257
三、走向与交接规律 260
四、分布规律 261
五、表里关系 262
六、流注次序 263
第三节 奇经八脉 267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特点 267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268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269
(一)督脉 269
(二)任脉 271
(三)冲脉 272
(四)带脉 274
(五)阴跷脉、阳跷脉 275
(六)阴维脉、阳维脉 275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282
一、十二经别 282
(一)基本概念 282
(二)基本特点 282
(三)基本功能 283
(四)循行部位 284
二、十五别络 286
(一)基本概念 286
(二)基本特点 286
(三)基本功能 286
(四)循行部位 287
三、十二经筋 289
(一)基本概念 289
(二)基本特点 289
(三)基本功能 289
(四)循行部位 289
四、十二皮部 292
(一)基本概念 292
(二)基本特点 292
(三)基本功能 292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98
一、阐释病变机理 298
(一)病邪传递的途径 298
(二)脏腑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98
(三)反映病变的部位 299
二、指导临床诊断 299
(一)经络诊断 299
(二)腧穴诊断 300
(三)指导临床治疗 300
第五章 病因、发病 306
第一节 病因 306
概说 306
(一)中医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306
(二)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沿革 307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308
(四)关于内伤、外感与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 310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 311
(一)六淫 311
(二)疠气 329
(三)外伤、虫兽伤及寄生虫 331
二、内伤性致病因素 334
(一)七情内伤 334
(二)饮食所伤 341
(三)房室、劳逸 345
三、其他致病因素 348
(一)痰饮 349
(二)瘀血 352
第二节 发病 364
一、发病的基本概念 364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365
三、体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367
四、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370
第六章 病机 377
概说 377
(一)中医病机学的概念 377
(二)病机学说的整体观和辩证观 378
第一节 基本病机 379
一、邪正盛衰 380
(一)邪正盛衰的概念 380
(二)邪正盛衰与病机的虚实变化 380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384
二、阴阳失调 389
(一)阴阳失调的概念 389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内容 390
三、气血失常 405
(一)气的失常 406
(二)血的失常 413
(三)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417
四、津液代谢失常 424
(一)津液亏损不足 424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概念与形成 425
(三)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427
第二节 内生“五邪”病机 430
一、风气内动 431
(一)肝阳化风 431
(二)热极生风 432
(三)阴虚风动 432
(四)血虚生风 432
(五)血燥生风 433
二、寒从中生 434
三、湿浊内生 435
四、津伤化燥 438
五、火热内生 440
第三节 经络病机 447
一、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447
二、经络气血运行逆乱 449
三、经络气血运行阻滞 450
四、经络气血衰竭 451
第四节 脏腑病机 457
概说 457
(一)脏腑病机的基本概念 457
(二)脏腑病机学说的源流 458
一、五脏病机 460
(一)心的病机 461
(二)肺的病机 469
(三)脾的病机 473
(四)肝的病机 477
(五)肾的病机 483
二、六腑病机 494
(一)胆的病机 494
(二)胃的病机 495
(三)小肠病机 498
(四)大肠病机 499
(五)膀胱病机 500
(六)三焦病机 501
三、奇恒之腑病机 503
(一)脑的病机 503
(二)髓与骨的病机 504
(三)脉的病机 504
(四)女子胞病机 505
四、脏腑病机的相互影响 506
第五节 外感热病病机 513
一、六经病机 516
(一)太阳病机 516
(二)阳明病机 517
(三)少阳病机 518
(四)太阴病机 519
(五)少阴病机 520
(六)厥阴病机 521
二、卫气营血病机 522
(一)卫分病机 523
(二)气分病机 526
(三)营分病机 526
(四)血分病机 527
三、三焦病机 528
(一)上焦湿热病机 529
(二)中焦湿热病机 530
(三)下焦湿热病机 533
第七章 防治原则 540
第一节 预防 540
一、未病先防 541
二、既病防变 544
第二节 治则 544
一、治病求本分清主次缓急 546
(一)标本缓急 546
(二)正治、反治 548
二、扶正祛邪,正确处理正与邪的关系 550
(一)扶正以祛邪 550
(二)祛邪以扶正 551
(三)先攻后补 551
(四)先补后攻 552
(五)攻补兼施 552
三、重视整体,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552
(一)调整阴阳 553
(二)调整脏腑功能 554
(三)调整气血关系 555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56
(一)因时制宜 556
(二)因地制宜 557
(三)因人制宜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