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洞开前后西学传播之路径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岩厦著
  • 出 版 社: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8087933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英文版《中国丛报》为主线,并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就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教育、知识与医务三方面文化在华传播路径的探索与具体实施,进行探讨与论述。这一时期所探索出的西学传播途径与施行办法一直主导着晚清的“西学东渐”活动方向。

绪言 1

一、中外学术界对早期在华新教传教士传教活动研究成果概述 1

(一)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1

(二)西方学术界和宗教界的研究状况 3

二、国内外史界研究早期新教传教士文化传播活动存在的困难 6

三、《中国丛报》的史学价值与该书的研究重点 6

(一)《中国丛报》的史学价值与史学界的研究情况 6

(二)本书的研究重点 8

第一章 新教入华与西学传播路径探索的历史背景 9

第一节 新教入华时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 9

一、清廷的禁教政策 9

二、国人的世界观 11

第二节 新教传教失败与西学传播思路的形成 14

一、新教传教士早期在华传教活动 14

二、传教失败与西学传播思路的形成 15

第二章 西式教育模式探索 18

第一节 西式教育活动的开启与发展 18

一、英华书院及南洋华人学校 18

二、马礼逊学校及港澳地区其他学校 20

第二节 教育主张的演变 27

一、马礼逊与米怜论英华书院教育目标:中英文学交互拓展与传播基督教 27

二、理雅各的办学思路:直接入华办学 33

三、《中国丛报》作者群的中国教育观:以西式教育否定中国传统教育 35

四、马礼逊教育会的教育主张:创办西式学校改造中国 40

第三节 教学重心的转移 42

一、语言教学:从中英双语互重到侧重英语教育 42

二、教学内容:从中英文化到人文科技 53

第三章 西学著述之路探索 57

第一节 西学著述的作用与在华传播基本条件 59

一、马礼逊、米怜和裨治文论西学著述的作用 59

二、西学著述在华传播基本条件具备 60

第二节 宗教书籍汉译 64

一、《圣经》汉译工作 64

二、其他传道书刊的撰写与发行 67

第三节 西方史地科技等知识引荐的目标演进与传播过程 71

一、西学知识引荐目标调整 71

二、西方史地科技等知识的传播过程 80

第四章 医务传道之路探索 115

第一节 马礼逊、郭雷枢、伯驾的医务实践与国人的反响 115

一、马礼逊、郭雷枢和伯驾的医务实践 116

二、国人对义诊的积极反响 120

第二节 郭雷枢、伯驾和裨治文等论医务传道 124

一、对医务传道活动因由、目标及预期效果的探索与阐述 124

二、对医务传道工作思路的探索与阐述 129

三、论传教医生的基本条件 131

四、确定中国医务传道会宗旨 133

第三节 伯驾美英游说之旅的国际反响 135

一、美国基督教社团与医学界的积极回应 136

二、英国基督教社团与医学界的热烈响应 138

第四节 中国医务传道会的医务活动 142

一、伯驾与广州眼科医院 143

二、合信与澳门医院、香港医院及广州金利埠医院 148

三、其他医院的医务活动 152

第五节 伯驾医术评述与传教医生论中医 157

一、伯驾医术评述 157

二、传教医生对中医的评述 160

第六节 医务过程中的传教活动 163

一、鸦片战争前广州眼科医院的宗教劝导 163

二、中国医务传道会名下医院医务过程中的传教活动 165

第五章 教育文化与医务活动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174

第一节 西式教育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174

一、英华书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74

二、马礼逊学校西式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178

三、国人对西式教育的逐渐接受与认同 186

第二节 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9

一、西方史地知识的传播促进中国“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形成 190

二、西方科技知识的输入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 196

第三节 医务传道活动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198

一、医务活动对传教目标的推动作用 198

二、西医人才培养与西方医学引进 200

三、医务活动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与作用 206

第六章 结论 210

附录 216

附录1:马礼逊教育会章程 216

附录2:1842年马礼逊学校学生的2封信 218

附录3:1845年马礼逊学校学生的6篇作文 219

附录4:传教士在宁波出版的中文书刊补表 228

附录5:中国医务传道会章程 230

附录6:1807-1870年新教传教大事记 231

附录7:《中国丛报》所载1807—1851年传教士名录 235

附录8:1807—1865年来华新教主要差会名录 240

主要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