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基础 1
引言 1
1.1 服务平台的硬件构成 1
1.1.1 服务器的选配 1
1.1.2 计算机基本组成 3
1.1.3 存储设备 4
1.1.4 辅助设备 9
1.2 操作系统的选择 11
1.2.1 操作系统的演进 11
1.2.2 UNIX操作系统 13
1.2.3 Linux操作系统 14
1.2.4 嵌入式操作系统 15
小结 16
第二章 网络环境 19
引言 19
2.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9
2.2 计算机网络组成 21
2.3 网络设备 22
2.3.1 中继器(Repeater) 22
2.3.2 网桥(Bridge) 22
2.3.3 交换机(Switch) 23
2.3.4 路由器(Router) 24
2.3.5 网络适配器(网卡) 25
2.3.6 防火墙 25
2.3.7 网关(Gateway) 26
2.3.8 域名系统(DNS) 27
2.3.9 网络负载均衡 28
2.4 网络协议与通信标准 29
2.4.1 OSI参考模型 29
2.4.2 TCP/IP 32
2.4.3 HTTP 34
2.4.4 FTP 34
2.5 IPv6 35
2.5.1 IPv6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35
2.5.2 IPv6技术概述 36
2.6 物联网 40
2.6.1 物联网的产生背景 40
2.6.2 物联网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 41
2.6.3 IPv6与物联网 43
2.6.4 物联网应用服务 43
小结 44
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 47
引言 47
3.1 数据库的结构框架 47
3.1.1 数据库的发展 47
3.1.2 数据库基本结构 48
3.1.3 数据模型 49
3.1.4 数据库系统 50
3.1.5 数据库管理系统 51
3.1.6 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环境 53
3.1.7 数据存取 53
3.1.8 数据库语言 53
3.2 常用数据库的选用比较 54
3.2.1 数据库的规范化 54
3.2.2 常用数据库的功能优势 56
3.3 XML数据库 59
3.3.1 Oracle XML DB 60
3.3.2 Oracle XML DB核心技术 60
3.4 数据仓库 61
3.4.1 数据仓库构成 61
3.4.2 数据仓库关系模型 62
3.4.3 数据集市 62
3.4.4 Oracle Warehouse Builder(OWB) 63
3.4.5 数据ETL(Extract,Transformtion,Load) 64
3.4.6 数据仓库创建过程 70
3.4.7 部署与执行 71
3.4.8 数据仓库的增改 71
3.5 数据挖掘技术 72
3.5.1 数据挖掘方法 72
3.5.2 数据挖掘过程 73
3.5.3 数据挖掘算法 73
3.5.4 经典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76
3.5.5 关联规则评价标准 79
小结 81
第四章 软件构架 84
引言 84
4.1 构架的作用 84
4.1.1 影响构架的因素 84
4.1.2 构架的双重作用 85
4.2 构架模式 87
4.2.1 构架的结构 87
4.2.2 构架的模式 88
4.3 开发方法 90
4.3.1 生命周期法 91
4.3.2 原型化方法 91
4.3.3 软件构件方法 91
4.3.4 CASE方法 91
4.3.5 面向对象方法 92
4.3.6 元数据方法 93
4.3.7 Rational统一过程法 94
4.4 系统开发策略 95
4.5 构架模型选择和构架创建 96
小结 98
第五章 开发工具与优化技术 100
引言 100
5.1 J2EE开发工具 100
5.1.1 J2EE的特点 100
5.1.2 J2EE的四层模型 101
5.1.3 J2EE结构 102
5.1.4 J2EE核心API 103
5.1.5 SSH框架 104
5.2 统一建模语言UML 106
5.2.1 UML图示方法 106
5.2.2 UML和Java 107
5.2.3 需求与用例 110
5.3 J2EE技术的组合应用 114
5.3.1 J2EE组件 114
5.3.2 J2EE服务组件 115
小结 121
第六章 数据集成 122
引言 122
6.1 数据集成技术 122
6.1.1 虚拟数据库技术 124
6.1.2 复制技术 124
6.1.3 混合技术 124
6.1.4 Web Services 124
6.2 网格 128
6.2.1 网格相关概念 128
6.2.2 网格体系结构 129
6.2.3 网格技术的发展 132
6.2.4 网格计算软件平台 134
6.2.5 一个基于网格的技术成果数据集成系统(GDBEngine) 135
6.2.6 网格应用与未来发展 145
6.3 云计算 146
6.3.1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146
6.3.2 云计算的评判标准 148
6.3.3 云计算的应用形式 149
6.3.4 网格与云计算 151
小结 152
第七章 元数据管理与运营模式 153
引言 153
7.1 异构数据 153
7.2 元数据、标准与规则 154
7.2.1 元数据标准 155
7.2.2 元数据扩展规则 157
7.2.3 元数据著录规则 159
7.2.4 元数据著录格式 160
7.3 元数据结构 161
7.3.1 元数据元素集合 161
7.3.2 元数据组成结构 166
7.4 元数据模型 167
7.4.1 管理元数据模型 167
7.4.2 用户档案信息库元数据模型 170
7.4.3 信息交互编码库元数据模型 171
7.4.4 信息交互模板元数据模型 178
7.4.5 信息交互规则库元数据模型 183
7.4.6 信息资源库元数据模型 187
7.4.7 功能模块元数据模型 190
7.4.8 业务流程元数据模型 198
7.4.9 平台信息传输模式 205
小结 206
第八章 信息系统运营与服务 208
引言 208
8.1 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管理模式 208
8.1.1 平台信息资源 209
8.1.2 信息服务职能 210
8.1.3 平台技术转移各方的关联关系 212
8.1.4 以流程为导向的网络服务管理模式 215
8.1.5 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驿站服务管理模式 216
8.1.6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服务管理模式 218
8.2 信息系统业务运营模式 219
8.2.1 信息系统运营服务目标 219
8.2.2 信息系统运营服务内容 220
8.2.3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服务要素 221
8.2.4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服务支持结构 222
8.2.5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服务组织架构 223
8.2.6 信息系统业务运营模式 223
8.3 平台信息系统运营服务流程 227
8.3.1 信息服务支持流程 227
8.3.2 常态业务服务流程 229
8.3.3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非常态服务流程 231
8.3.4 资源管理业务服务流程 236
8.4 平台信息系统运营服务的知识库管理 241
8.4.1 知识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 241
8.4.2 信息系统运营服务知识体系 241
8.4.3 知识库基本功能 246
8.4.4 知识库的体系结构 247
8.4.5 知识库的层次结构 248
8.4.6 知识库的访问控制 249
8.4.7 XML知识模式 250
小结 253
第九章 平台系统测试与评审方法 256
引言 256
9.1 面向服务的系统测试 256
9.1.1 面向服务系统的关键性测试要素 257
9.1.2 面向服务的功能测试要素 257
9.1.3 兼容性测试要素 258
9.1.4 性能测试要素 258
9.1.5 安全性测试要素 259
9.1.6 测试技术的研究发展 259
9.2 系统测试建模 259
9.2.1 测试模型建模方法 259
9.2.2 测试模型建模 260
9.3 平台系统测试计划 263
9.3.1 制订测试计划 263
9.3.2 平台系统测试需求与测试方案 264
9.3.3 测试环境与工作台 265
9.4 测试任务结构 266
9.4.1 项目启动 267
9.4.2 项目支持 268
9.4.3 测试环境评估 269
9.4.4 制订测试计划 270
9.4.5 测试场景设计 273
9.4.6 测试程序开发 274
小结 276
第十章 平台运营的制度保障 278
引言 278
10.1 平台建设目标 278
10.2 平台建设原则 279
10.3 平台运营经费 280
10.4 平台组织机构 280
10.4.1 技术转移联盟理事会 280
10.4.2 平台管理办公室 281
10.4.3 平台运营中心 282
10.4.4 行业协会 282
10.4.5 服务支撑网络 283
10.4.6 区域技术转移联盟 283
10.5 平台运营制度与规则 284
10.5.1 平台运营制度 285
10.5.2 平台信息处理统一管理规则 285
10.5.3 平台信息共建共享规则 285
10.5.4 平台运营评价规则 285
10.5.5 平台资源公益性共享规则 286
10.5.6 平台数据交换规则 286
10.6 技术转移信息服务规范 289
10.6.1 信息服务的基本原则 289
10.6.2 信息服务范围 290
10.6.3 信息服务要求 290
小结 291
第十一章 技术转移中心门户网站 292
引言 292
11.1 网站的总体设计 292
11.1.1 设计思路 293
11.1.2 设计原则 294
11.1.3 业务需求 295
11.1.4 技术体系 298
11.1.5 组件交互进程 300
11.1.6 系统运行环境 300
11.2 网站系统分析 302
11.2.1 系统动态管理需求 302
11.2.2 系统架构与动态管理模式创建 303
11.2.3 系统用户与角色 304
11.2.4 用户权限分配规则 306
11.2.5 网站用户身份认证 310
11.2.6 系统功能分析 312
11.3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317
11.3.1 系统管理功能 317
11.3.2 网站管理功能 322
11.3.3 代码表管理功能 327
11.3.4 数据库表管理功能 331
11.3.5 动态报表管理功能 336
11.3.6 网站内容管理功能 341
11.4 数据库设计 345
11.4.1 动态管理数据库 345
11.4.2 成果库 353
11.4.3 需求库 356
11.4.4 专家库 358
11.4.5 中介库 360
11.5 技术交易支付模式 362
11.5.1 技术交易模式的转变 362
11.5.2 网上支付模式 363
11.5.3 网上技术交易支付系统 364
11.5.4 移动支付模式 366
11.5.5 移动支付技术 367
小结 368
第十二章 技术转移工作流系统 370
引言 370
12.1 工作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371
12.1.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 371
12.1.2 工作流参考模型 371
12.1.3 工作流建模方法 372
12.1.4 工作流网WF-net 375
12.2 工作流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378
12.2.1 InforFlow开发平台 378
12.2.2 InforFlow工作流中间件 378
12.2.3 InforFlow体系结构 380
12.3 技术转移工作流系统建模 382
12.3.1 技术转移工作流建模过程 382
12.3.2 技术转移工作流实例模型 383
12.3.3 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流提取 385
12.4 技术转移工作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389
12.4.1 技术转移中心办公管理系统 389
12.4.2 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中心的技术转移工作流系统 397
12.4.3 技术转移工作计划管理工作流系统 399
12.4.4 技术转移信息采集工作流系统 405
12.4.5 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流系统 409
12.4.6 技术成果评估工作流系统 413
12.4.7 技术成果管理工作流系统 416
小结 422
参考文献 424
后记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