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笔下的儒佛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宗民著
  • 出 版 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807681083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有关儒佛道笔记小说二百多篇为研究文本,托狐怪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褒扬又有谴责,针对“本旨”、“体用”、“道”与“术”等学说都有纪晓岚的见解,肯定了儒、佛、道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种书写方式既避开了不能直接言说的严酷社会现实,也在文中鲜活地借他人之口抒己之见。作者研究《阅微草堂笔记》从儒佛道切入,视角独特,有一定的理论创新。

概述 1

第一章 儒的亮点与贻患 9

第一节 纪晓岚对孔子原创儒学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10

一、孔子学说的亮点 10

二、孔子注重其学说的实用性,程朱学派不及 13

三、儒家学说影响深远 13

四、儒家学说的传承历经三个时段 14

五、孔子的为政以德说教不具可行性 17

六、实践出真知,孔子的上智下愚之说没有道理 22

七、《六经》为人所共有,孔子作《易》,但为一二上智设 25

八、儒家学术不是万能的 30

第二节 纪晓岚对程朱学派与程朱理学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31

一、洛闽诸儒崇尚心性空谈,败坏了学风与政风 31

二、讲学家近名好胜、自命圣贤,其贻害大于佛、道 33

三、讲学家泥于古礼,动以一死责人 35

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对妇女的迫害太深 37

五、儒者外假仁德之名,暗行人欲之实 39

六、程朱理学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41

七、讲学家罔顾史实,诋毁齐桓公、管仲的为政功绩 43

八、以讲经求科第、立门户,经越讲越荒唐 45

九、明清两朝尊崇理学,弥重科举,贻患巨大 47

第三节 儒之本旨,明体达用而已 58

一、明体达用即以仁为体,以礼为用 58

二、为政以德是仁与礼体用关系的完整体现 62

三、孔子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易为后人所诟病 63

第四节 儒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 66

一、儒以修己为体,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亮点 67

二、儒以治人为用,不具可行性 69

第五节 文章记诵,非也 72

一、文章记诵使读书人成为无用之材 72

二、文章记诵窒息了中国的创新文化 73

第六节 谈天说性,亦非也 75

一、谈天说性的目的是扶起三纲五常 75

二、谈天说性与孔子也有思想渊源 77

三、朱子理学在立论上是一隅之见 79

第七节 纪晓岚批儒的原因分析 83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83

二、对儒之本旨有深透的把握 90

三、对清王朝用单一的儒家思想治国的忧虑 92

第八节 纪晓岚评说儒,有助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儒 93

一、孔子的为政理念和能力与管仲相比差距太大 93

二、孔子是专制者和宋儒共同追捧起来的,朱熹功不可没 102

三、独尊儒学并用以选人治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主要成因 121

四、儒家学说有其局限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博采众长 127

第二章 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 133

第一节 纪晓岚对佛教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135

一、认识佛教,要从原始佛教开始 135

二、佛教能在中国长期流行,是其教义对觉悟人生、促人向善有积极作用 136

三、佛只是劝人为善,若供养求佛可以降福,则佛如贪官受贿无异 137

四、供佛不如施丐者 138

五、人既造恶业又求解脱,佛祖也无能为力,忏悔改过是唯一途径 139

六、因果牵缠,无施不报;冥司业镜,罪有攸归 140

七、人定胜天,缘起论否定了天命论 147

八、原始佛教的无我与涅槃之说有存疑之处 149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末流贻患 152

一、僧徒诱人布施,有晦佛之本旨 152

二、布施须用己财,有心布施无益,芸芸施主却大都处于茫然 155

三、信徒愚痴,自信持斋诵咒可以免罪 158

四、逢场作秀,信徒以限定的某日持戒为功德 159

五、唐儒、宋儒都批佛,但僧徒畏惧唐儒 160

第三节 佛之本旨,无生无灭而已 163

一、无生无灭是释迦牟尼所设立的最高修行目标 163

二、《阿含经》中的诞妄与不尽善处 184

第四节 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 186

一、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说的就是按有漏法修行 186

二、纪晓岚以有漏法评说佛教,是他对佛之本旨准确把握的体现 187

第五节 布施供养,非也 188

一、释迦牟尼对布施供养的基本态度与要求 188

二、檀施供养过度,既劳民伤财,同时又给佛教带来了灾难 192

第六节 机锋语录,亦非也 195

一、机锋语录是禅宗顿悟派为实现言下成佛需要而产生 195

二、宋以后,机锋语录之佛统领了禅宗顿悟派 197

三、顿悟派的根本问题是违背了释迦牟尼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教理 203

第七节 纪晓岚评说佛教对我们的启示 208

一、中国佛教在设教对象及修行取向与方法上有别于佛之本旨 208

二、《阅微》中所说的佛之末流的贻患,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214

第三章 道家清净,方士幻化,二者本非一途 217

第一节 纪晓岚对道家学说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219

一、风俗质朴之地,其异类也淳良如是 220

二、老子的知足说教,是垂世千古的探本之论 221

三、积而不散,怨之府也;怨之所归,祸之丛也 223

四、老子的学说若仅用以养生,只能视其为粗浅者 225

五、天地无心,视听在民 226

六、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227

七、任何人都不能做法外施虐的过分之事 228

八、老子的和光之说,能运用好就是高人一等 229

九、冲和之气,化生万物 230

第二节 纪晓岚对方士、道士之术的态度与认识 233

一、方士以术充道,导致神仙泛滥,而术中也有假冒者 233

二、一切术数,皆无所用 235

三、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243

第三节 道之本旨,清净冲虚而已 245

一、清净冲虚,从宏观上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45

二、道家学说为法治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50

三、老子的道家学说也有易为人非议之处 252

第四节 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 254

一、体用说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处世准则及为政方略 254

二、老子的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255

第五节 章咒符箓,非也 257

第六节 炉火服饵,亦非也 258

第七节 纪晓岚评说道与术的现实意义 259

一、本旨说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仍需我们高度重视 259

二、体用说体现了人生处世从政的辩证思维,对我们仍有警示作用 260

三、一切术数,皆无所用,仍是今天我们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265

第四章 纪晓岚以笔记小说评说儒、佛、道的动因分析 269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