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立宪与省制 25
第一节 “立宪”的隐微与显白 25
为什么是穆勒,而不是洛克 25
“作”的含义:译还是著 32
从“代议制”到“立宪”的转换 37
第二节 立宪的“药方” 41
立宪的民主底色 42
开明专制的面相 45
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药方” 51
第三节 反对联邦制 54
联邦十不可 55
建构还是进化 61
第四节 《省制条议》:联邦制的替代品 69
条议的精神 70
条议的内容 74
第二章 政治德性与自由教育 84
第一节 在哲学与革命之间 84
“跳到哲学” 85
观察革命 91
第二节 宪法与德性 97
“人民的喝彩”:建国基础与政体构造 98
政治决断:直接民主制与总统 103
提高国民政治品格 109
第三节 《国宪议》:相对宪法与政治教育 116
联邦制的真意 117
假总统与真议会 121
“养育”人民 127
第四节 人生观:宪政的栖息之地 132
“人生观”的问题意识 132
人生观、教育与宪政 137
第五节 自由的“新路” 142
夭折的自由教育 143
《政治典范》的典范意义 145
“新路” 154
第三章 民族国家的宪政形态 159
第一节 国家哲学 159
黑格尔的启示 159
天下观的危害 162
何谓国家哲学 166
张氏国家哲学 169
第二节 民族精神与现代国家 175
破碎的正义与民族精神的复兴 175
新文化与精神自由 178
民族国家:法律公器与道德载体 186
第三节 修正的民主政治 191
民主还是独裁 192
何种民主 196
修正民主:从议会政治到均衡政体 200
第四节 推动宪政 207
反对党治,倡导民主 208
宣扬人权,奠基宪政 214
第四章 民主宪政与儒家传统 221
第一节 宪政的意蕴 221
宪政的条件与目的 222
宪政的内部构建 228
宪政的实施 234
第二节 民主:意义与实践 239
民主的张力:平等与自由 240
“第三种方式”的民主 245
“进化式的革命” 251
第三节 民主宪政的道德基础 257
民主宪政与个性主义 258
从道德主体转出政治主体 263
新时代的新德性 268
第四节 新儒家政治哲学 272
会通的德治与缺失的法治 274
德法并用的新儒家政治哲学 281
余论 288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