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元代报冤剧的产生背景 1
第一节 阶级歧视的政治背景 1
一、蒙元政治的本质 1
二、汉人的政治地位 7
三、取士的重吏轻儒 13
四、优渥的特权阶级 18
(一)怯薛 18
(二)承荫 19
(三)释道 21
五、狱政的黑暗严刻 25
附注 30
第二节 层层剥削的经济背景 34
一、钞法的虚弊败坏 34
二、赋役的苛重扰民 39
(一)粮税 39
(二)盐赋 42
(三)役法 44
(四)和雇和买 47
三、同于牲畜的躯口 49
四、斡脱与羊羔利 51
附注 54
第三节 报冤意识的心理背景 57
一、报冤意识的传统 57
二、鬼魂神只的报应 60
三、价值观念的转变 63
附注 68
第四节 本章总结 70
一、政治背景 70
二、经济背景 73
三、心理背景 75
第二章 元代报冤剧的报冤类型 79
第一节 藉助于清官贤吏的报冤 79
一包拯 80
二、张鼎 80
三、张天觉 81
四、钱可 82
五、王翛然 82
六、李圭 83
七、张本 83
第二节 藉助于冤魂神只的报冤 87
一、清官助冤魂伸冤者 88
二、神只助冤魂伸冤者 88
三、冤魂自行伸冤者 88
第三节 藉助于绿林好汉的报冤 92
第四节 藉助于忠臣烈士的报冤 96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报冤 101
附注 107
附录 现存元代报冤类杂剧剧目 108
第三章 元代报冤剧的情节结构 133
第一节 元代报冤剧的首折结构 135
一、矛盾激化、高潮呈现 135
二、由疏缓渐趋紧密 140
三、结构平缓松散 145
第二节 元代报冤剧的中腹结构 147
一、层层进逼、波澜迭起 147
二、紧密中透著疏缓 153
三、时空大幅跳跃 159
第三节 元代报冤剧的结局结构 162
一、柳暗花明 162
二、喜庆团圆 162
三、悲戚阴惨 163
四、其他 164
第四节 元代报冤剧的整体结构 166
一、依报冤剧类型列表归纳 166
二、依报冤剧题材来源列表归纳 176
第五节 本章总结 186
附注 192
第四章 元代报冤剧的人物塑造 193
第一节 元代报冤剧的脚色分配 195
一、各剧脚色分配概览表 195
表一、藉助于清官廉吏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 195
表二、藉助于冤魂神只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 200
表三、藉助于绿林好汉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 204
表四、藉助于忠臣烈士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 207
表五、其他类型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之一) 209
表六、其他类型的报冤剧脚色分配表(之二) 212
二、概述报冤剧脚色配置 214
第二节 元代报冤剧人物类型与塑造 217
一 主要人物的类型与塑造 217
(一)正面人物 217
1.刚正清廉的官吏 217
2.忍辱坚毅的女性 229
(1)家庭主妇 230
(2)闺阁小姐 233
(3)贤德母亲 234
(4)妓女与仆婢 237
(5)忍辱的弃妇 241
3.朝廷忠义之士 242
(1)护主赴难者 243
(2)功高遭忌者 250
4.誓报宿仇者 255
(1)三国英雄 259
(2)水浒好汉 260
5.困顿书生 271
(1)其他正面人物 274
(二)反面人物 277
1.权豪衙内 277
2.贪官污吏 286
3.前朝奸佞 292
4.淫狠妇人 299
5.邦老恶棍 312
6.赛卢医 316
7.负心文士 318
8.其他反面人物 319
二、次要的类型人物 320
(一)官僚只从 321
(二)店小二 326
(三)解差 328
(四)出家人士 330
(五)一般官员 331
第三节 本章总结 335
一、总结「主要的正面人物」 335
二、总结「主要的反面人物」 346
附注 354
第五章 元代报冤剧的套曲组织与排场艺术 357
第一节 元代报冤剧套曲组织概览 357
表一、元代报冤剧第一折套曲组织一览表 357
表二、元代报冤剧第二折套曲组织一览表 362
表三、元代报冤剧第三折套曲组织一览表 367
表四、元代报冤剧第四折套曲组织一览表(附第五折) 372
表五、元代报冤剧残剧套曲组织一览表 377
表六、元代报冤剧楔子一览表 378
表七、元代报冤剧各折曲牌数目比较表 379
表八、元代报冤剧二、三折所用宫调比较表 379
第二节 元代报冤剧套曲组织的特色 380
一、第一折套曲组织的特色 380
二、第二折套曲组织的特色 383
三、第三折套曲组织的特色 389
四、第四折套曲组织的特色(附第五折) 394
五、楔子、插曲以及散场 398
第三节 元代报冤剧的排场艺术 405
一、开场部分 406
二、剧首楔子 408
三、各折排场 410
(一)排场的次数 411
(二)排场的处理 412
附注 422
第四节 本章总结 425
第六章 元代报冤剧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433
第一节 歌颂民族气节 433
第二节 批判霸权阶级 437
第三节 悲悯民生艰困 444
第四节 维系倾颓的伦理传统 454
第五节 记录民间信仰与习俗 460
一、民间信仰 460
二、民间习俗 466
第六节 本章总结 472
附注 476
第七章 结论 479
参考书目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