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学、教学 1
“教学”的误用及后果 1
教、学、教学的意义阐释 4
教的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7
第二章 教:方法论的选择 11
我国当代两种研究倾向的思考 11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15
概念的选择与分类 16
逻辑起点的探索 21
第三章 教:逻辑链条中的历史凝缩 30
施加条件 32
训练 38
灌输 43
教 47
第四章 教学:关系中的一般范型与准则 61
目的论范型与准则 63
认识论范型与准则 67
伦理学范型与准则 80
美学范型与准则 97
第五章 教学:社会、文化因素的渗透 104
案例一:我国近现代教学方法 108
移植史的讨论 108
案例二:我国当代教学实验的 121
基本条件的讨论 121
教学中的社会因素的研究 130
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 136
第六章 教学理论:规范的前提与结构 145
教的连续统的存在条件 146
教学中的关系准则的运用 154
一般规范理论的结构 159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的条件 161
第七章 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 175
教师劳动的性质 176
教师劳动的特点 184
我国师范院校职业课程设置的建构与说明 188
第八章 学生:主体性的确立与消失 204
如何确定“主体问题”的研究价值 204
“主体性”的说明 209
教学关系中主体性的确立 212
实现最优教学关系的条件是主体性的消失 218
第九章 课程:研究的还原 222
课程辩护的问题 222
为普通教育辩护 230
为人的教育辩护 239
一条思考课程问题的途径 254
第十章 教学理论研究展望 262
确立学科研究的自主性意识 262
加强原生性命题的抽象与研究 268
加强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272
加强理论的实践性研究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