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匈奴登上历史舞台 1
一、匈奴源流 1
蒙古高原的生活 1
北方民族系谱 2
匈奴登上历史舞台 4
司马迁的匈奴史观及其华夷意识差别 5
匈奴源流及其故地 8
匈奴人的容貌 10
何谓“匈奴民族” 13
二、匈奴的勃兴 15
匈奴人的战法 15
匈奴与秦始皇 17
万里长城 19
三、匈奴游牧政权的建立及其发展 22
冒顿登上历史舞台 22
公元前3世纪北部亚洲的形势 25
冒顿雄飞 27
平城之役 30
匈汉关系 32
月氏的原住地 35
赶走月氏、控制西域 37
第二章 匈奴与西汉的攻防守卫 40
一、匈汉对峙 40
汉武帝即位 40
张骞远使 41
伊稚斜单于即位 47
马邑之谋 48
汉军攻伐河西 49
霍去病的功绩 50
匈奴浑邪王降汉 54
匈奴北撤 56
汉朝势力进入西域 58
汉军远征大宛 59
名马东来 61
二、匈奴地区的中原人与匈奴的内争 63
匈奴地区的中原人 63
李陵和苏武 64
卫律的幕后活动 70
匈奴的内部纷争及其衰败 72
三、匈奴东西分裂 76
日逐王降汉 76
五单于争立 77
郅支与呼韩邪 78
郅支西迁 79
四、嫁往异域的姑娘们 82
最初的和亲公主 82
乌孙公主细君 83
乌孙公主解忧 87
王昭君下嫁 89
昭君事迹 90
关于王昭君的故事、传说和文艺作品 92
五、匈奴中兴时期 97
长城的和平 97
匈奴与新莽的对立 98
匈奴最后的黄金时代 100
第三章 匈奴文化 103
一、匈奴文化的特征 103
匈奴文化编年 103
绥远青铜器文化 104
匈奴的铁器文化 107
诺颜·乌拉文化 109
二、经济与产业 113
游牧与狩猎 113
农业 115
商业与手工业 116
三、匈奴人的衣食住 119
匈奴人的服装 119
匈奴人的饮食 120
匈奴人的住所 122
四、匈奴人的风俗习惯 124
贵壮贱老 124
妇女地位与嫂婚制 124
匈奴的葬俗 125
法律 126
祭祀 128
五、匈奴的文字 129
借用汉字说 129
文字还是记号? 130
第四章 匈奴社会 132
一、匈奴的部族组织 132
“种”的含义 132
“匈奴”这个名称 133
“部”的概念 135
“部”的结构 135
“氏”的性质 137
“氏”与“氏族”的关系 138
“氏”乃政治产物 139
挛鞮氏与匈奴的关系 140
特殊家族的出现 141
二、政治权力的产生 142
冒顿政变 142
茏城大会 143
三、行政机构 144
行政机构即军事组织 144
二十四长 145
四、匈奴君长权力的性质 149
单于称号 149
单于权位与挛鞮氏 150
单于权力的界限 151
暗中活跃的姻亲氏族 152
骨都侯 153
贵种氏族的势力扩张 154
五、匈奴入掠中原真相 155
关于掠夺的各种说法 155
掠夺实况 156
掠夺人口的意图 157
关于掠夺物品的分配 158
普通牧民的地位 159
首领即军事指挥官 160
单于权力与掠夺行动 161
六、匈奴游牧政权论 163
以往的匈奴游牧政权论 163
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规定 165
单于与各氏族长的关系 166
手工业支配与单于权力 168
政治权力和政权权力 169
第五章 匈奴的分裂及其以后的情况 172
一、匈奴南北分裂 172
乌桓兴起与匈奴的饥馑 172
单于权位之争 173
比的奋起与南北分裂 174
南匈奴与东汉的关系 175
南匈奴分布地域 176
东汉的民族政策 177
北匈奴民众南下 178
逢侯之乱 179
二、北匈奴的动静 183
交换与掠夺 183
经营车师 184
班超与班勇 187
北匈奴西迁 188
北匈奴呼衍王 189
北匈奴的去向 190
三、匈奴与Huns同族说 192
匈奴是否与Huns同族 192
德·基涅的主张 193
匈奴与Huns同族论展开 194
争论问题的焦点所在 196
“民族”和“人种” 197
四、匈奴与五胡动乱 198
东汉末年的南匈奴 198
南单于权力的崩溃 199
南匈奴分割为五部 199
匈奴王朝——汉·前赵的建立 200
石勒的后赵政权 203
其他的匈奴系政权 204
北魏拓跋鲜卑 206
北魏统治下的匈奴 207
匈奴独孤氏的中原贵族化 207
匈奴普通民众的汉化 208
附录1匈奴历史年表 210
附录2参考文献 213
附录3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216
作者后记 233
译者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