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什么是哲学 1
一、历史上的不同说法 1
二、学科与学说 4
三、哲学的学科特征 6
四、哲学与“中国哲学” 8
五、立足学科,发展学说 14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 18
第一节 哲学的发生与发展 18
一、哲学的主体根基 18
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 21
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 25
第二节 哲学的对象和视域 28
一、哲学对象的二重性 29
二、物之探究 30
三、人的世界 31
四、概念王国 33
第三节 哲学的问题和构成 36
一、哲学的元问题 36
二、存在之思 37
三、意识之问 39
四、价值之辨 40
第二章 哲学的特性 44
第一节 哲学的思维特性 44
一、抽象性 44
二、批判性 46
三、反思性 49
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51
一、哲学之路 51
二、研究方法 54
三、叙述方法 57
第三节 哲学与其他学科 61
一、哲学与科学 61
二、哲学与宗教(信仰) 64
三、哲学与艺术 67
第三章 哲学的价值 71
第一节 研究价值问题的哲学方法 71
一、哲学“万能”还是“无用” 72
二、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74
第二节 哲学之于人类的价值 75
一、哲学的工具价值 76
二、哲学的目的价值 80
第三节 哲学之于个体的价值 84
一、哲学的民族文化意义 84
二、哲学与人的生成 88
第四节 哲学的价值实现 91
一、哲学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91
二、哲学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92
三、哲学价值实现的主体因素 95
四、哲学价值生成和演化的逻辑 97
第四章 西方哲学 103
第一节 西方哲学的形成 103
一、作为西方文明开端的古希腊 104
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109
三、柏拉图:哲学的开始 113
四、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115
五、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116
第二节 西方哲学发展的三次重大转变 118
一、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 119
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变 122
三、现代哲学的“语言的转向” 131
四、当代哲学的价值转变 135
五、现代与后现代 138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 139
一、思辨的形而上学 139
二、理性的科学方法 143
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 146
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 150
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154
第五章 中国哲学 159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159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 159
二、中国哲学形态的演进脉络 162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特质 176
一、中国式的思维和智慧 176
二、天人合一 178
三、求真与致善 180
四、哲学与宗教 182
五、斗争与和谐 184
六、形上与形下 185
七、人性与人心 186
八、生命与境界 188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主要学派 190
一、儒家 191
二、墨家 197
三、道家与道教 199
四、法家 204
五、阴阳家 207
六、名家与辩学 209
七、佛教的中国化 21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217
一、马克思的哲学之路 217
二、为新的世界观奠基 223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 227
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 23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39
一、恩格斯的重大理论贡献 239
二、苏俄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24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阐释 25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58
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 259
二、新中国建设的理论得失 265
三、理论的回归与发展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