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卷上序论 3
第一章 释迦本行记 4
第一节 佛教之渊源及释迦之种姓 4
第二节 释迦诞生为白净王太子 12
第三节 释迦出家 19
第四节 释迦成道 26
第五节 释迦初说法及感化记 33
第六节 释迦还乡 45
第七节 释迦中年以后说法 52
第八节 释迦灭度 59
第九节 释迦十大弟子 71
第二章 释迦灭度后佛教之传播及其教义之分判 74
第一节 印度佛教略述 74
第二节 佛教东渐略述 79
第三节 四教之分判 81
第四节 五教之分判 97
第三章 东土佛教流传之十宗 117
第一节 俱舍宗 117
第二节 成实宗 121
第三节 律宗 123
第四节 禅宗 130
第五节 法相宗 139
第六节 三论宗 146
第七节 天台宗 149
第八节 贤首宗 151
第九节 密宗 153
第十节 净土宗 155
卷下本论 第一编 佛教论理学 159
第一章 因明学之渊源 160
第一节 外道之因明论 160
第二节 释迦以下之因明论 171
第二章 三支因明论 180
第一节 陈那改革之大要 180
第二节 现量及比量 183
第三节 三支论式 186
第四节 谬误之种类 189
第三章 因明学与论理学之比较 200
第四章 中土因明论之流传 205
本论 第二编 佛教心理学 208
第一章 总论 209
第二章 法相宗之心理学 216
第一节 心之百法 216
第二节 八识略义 231
第三章 般若宗之心理学 242
第四章 如来藏宗之心理学 253
第一节 总论 253
第二节 心其如论 256
第三节 心生灭论 260
第四节 染净熏习义 266
本论 第三编 佛教伦理学 272
第一章 理论之佛教伦理 273
第一节 究竟正鹄论 273
第二节 善恶论 278
第三节 报应论 284
第二章 实践之佛教伦理 289
第一节 实践要义 289
第二节 五戒及十戒 292
第三节 报恩论 296
第四节 六波罗密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