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4
三 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5
四 调查的村庄 18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35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36
二 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41
三 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45
四 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57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70
一 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70
二 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110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125
一 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129
二 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131
三 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158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181
一 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182
二 “谋地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189
三 案例分析: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198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204
一 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207
二 朴村“谋地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210
三 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219
四 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243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248
一 桥村征地情况 251
二 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255
三 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269
四 案例分析:“谋地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279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281
一 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281
二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293
三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295
参考文献 301
附录 335
附录1 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335
附录2 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343
写作后记 393
出版后记 398
表0-1 被访人员信息简表 15
表0-2 1986年宁阳县行政区划表 22
表0-3 2002年宁阳县行政区划表 23
表0-4 2001~2002年磁窑镇基本情况表 27
表0-5 1985~2000年磁窑镇基本情况表 28
表0-6 1985~2000年南驿镇基本情况表 28
表0-7 个案村落类型表 32
表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12个一号文件 116
图0-1 研究中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 10
图0-2 光绪《宁阳县志》之《三修原序》 20
图0-3 三村位置与磁窑镇区划图 24
图0-4 桥村桥群 32
图1-1 国家—社会—市场关系示意图 58
图1-2 本研究分析框架图(插页)图3-1 臧村臧氏族谱支系图之一 137
图3-2 臧村普通平房院落平面图 145
图3-3 臧村宁方明购买宅基地字据 150
图3-4 臧村宁氏族谱支系图 155
图3-5 臧村臧氏族谱支系图之二 156
图3-6 费孝通的“绅权的本质”示意图 169
图4-1 金村相对位置示意图 197
图4-2 长支金村支系图(插页)图5-1 朴村交通位置示意图 205
图5-2 朴村土地租赁协议 232
图5-3 朴村占地补偿单据 233
图6-1 桥村在宜昌市的相对位置卫星图 249
图6-2 宜万铁路示意图 252
图7-1 “谋地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