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 国家形象排名背后的反思 1
二 文化热背后的文化失败主义 2
三 全球化的代价是全球美国化 4
四 亚洲价值与大国文化竞争力 6
五 重视文化输出重塑大国形象 7
六 孔子学院、世宗学院与日语中心的角逐 9
七 后霸权时代的中国艺术文化精神 10
八 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输出 13
第一编 文化输出 17
东方思想应该世界化——与季羡林先生的对话 17
一 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互动和对话 17
二 从文化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主义 20
三 玄奘精神与中外文化交流 24
四 文化输出的重要环节——东方书法的世界化 26
五 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身份 33
六 人间情怀与和谐生命观 37
大国文化与正大气象——与李泽厚先生的对话 39
一 从美学本体论到情感伦理学的演进 40
二 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了解中国 43
三 向海外推介中国现代性经验和思考 46
四 超越后现代重新厘定大国文化形象 47
五 汉字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价值 50
六 美学观照下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解读 53
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主编胡森森博士的访谈 55
一 重新确立传统与经典的意义 55
二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文化 68
三 文化输出的理念与实践 74
四 守正创新的大国底蕴 84
五 大国崛起的文化软实力 95
六 文化立场与文化自信 104
七 中国文化身份呈现 108
八 形象中国与思想中国 111
九 艺术的文化提升 119
十 中国文化的世界化 124
文化生态时代与中国文化自觉——艺术家沉睡的访谈 128
一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危机 128
二 走向文化对话 143
三 人文意识与形象重塑 145
四 文化境界与精神提升 152
五 文化差异与文化生态 157
六 以人为本的发展 164
七 中国文化境遇 167
八 知识分子的责任 169
九 走向世界的精神路标 172
中国文化精神的远游——与周瑾博士的对话 177
一 超越表象而直指人心的艺术 177
二 挺立生命的尊严 181
第二编 中国立场 187
“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论现代转换问题审理——《中国艺术报》何瑞涓的访谈 187
一 文论对话的当代性与历史性 187
二 文论复兴的主体创造性 189
三 东方文化复兴的独特价值 190
四 文论研究的中西互体互用 191
五 文论研究的人文性与世界性 1
文论研究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性价值——时胜勋博士的访谈 194
一 文艺理论研究的多元视界 194
二 西方文论研究的前沿视野 196
三 发现中国文论的世界性价值 199
文化缺失与文化自审——《解放日报》曹静的访谈 202
一 文化断根 202
二 古今冲突是人类共同的问题 203
三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 204
四 警惕美国化的危险 205
五 文化中国的输出 207
西湖是有魂的:文化遗产的精神阐释——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 209
一 西湖是有魂的 209
二 西湖的再发现 212
三 西湖申遗与文化精神阐释 214
当代电视文化与大国形象——央视网《电视批判》的访谈 219
一 国际电视理论批评态势 219
二 图文时代的电视文化 222
三 全球化与中国电视走向 224
四 电视文化的理性观照 230
五 电视批判的文化内涵 234
六 生态文化批评 236
七 电视批评的价值立场 241
八 电视需求的精神维度 245
九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247
十 电视文化现象透视 249
十一 电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50
十二 电视文化与中国形象 253
文化偶像盲视与个体自觉——与中国人民大学学术网网友的对话 257
一 文化偶像的黄昏 257
二 文化世俗化与精神化 259
三 发现东方的知识分子意识 261
四 超越偶像的思想自觉 265
当代语境中的“文化李敖”——新浪网的视频访谈 268
一 颠覆性的思维方式 268
二 思想传承与发展 2
三 置之死地而后生 272
四 文化之旅与文化之思 273
第三编 艺术对话 279
超越现代性之弊提升艺术原创力——《山花》主编何锐先生的访谈 279
一 现代性审视与中国艺术身份 279
二 后现代多元话语 285
三 文化的整体性创新 287
四 文学的表征与处境 290
五 艺术的精神生态 295
六 艺术的文化立场 298
七 东方的文化精神 304
八 艺术的文化底蕴 308
九 东方艺术的谱系 310
十 东方经验与人类经验 313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与画家丁方先生、《文艺研究》金宁先生的对话 315
一 中国当代艺术海外炒作的文化身份危机 315
二 现代性话语霸权中艺术精神消散的世界性 321
三 历史表象中东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本源性清理 327
四 大国艺术形象建立必须坚持文化生态创新 332
五 海外炒作的意识性与中国艺术经验的对话性 335
人类危机的呈现与救赎——与画家刘亚明先生的对话 338
一 艺术穿透人类良知 338
二 人类灾难的艺术警醒 342
三 大文化绘画的人类情怀 347
当代艺术症候的文化检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访谈 350
一 电影文化形象 350
二 建筑试验与本土立场 354
三 奥运文化中的中国意味 355
书法申遗与中国形象——《中华文化画报》记者的访谈 358
一 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兴衰 358
二 书法申遗与中国书法未来发展 360
三 中国书法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态意义 363
第四编 学术心路 369
孤岛境遇中体验天地人通感——北京文艺台黄集伟先生的访谈 369
一 孤岛——精神的理想憩园 369
二 自然——天地人的通感 370
三 跨度——学术之路 372
四 音乐——知识与情趣的和谐 375
西方理论旅行的文化话语——山东电台金小凤记者的访谈 379
一 德里达:怀疑一解构—宽恕 379
二 荆棘鸟:痛苦与超越 393
三 肖斯塔科维奇:生命的反抗 397
精神契约与话语力量——《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访谈 402
一 永无止境的个人修为 402
二 学术方向的选择 4
三 学问总结的十六字 410
四 北大精神与人生信念 411
五 知识与心性的双飞 413
六 当代人文学者的使命意识 414
人间情怀与思想探险——《新远见》记者的访谈 417
一 童心凝悟与人生体验的敞开 417
二 慧眼清明与中外文化观照 420
三 侠骨担当与思想探险 427
四 柔肠之爱与人文境界复归 435
后记 438